新浪博客

孩子学习类型分三类——视觉型 听觉型 触觉型

2012-06-20 10:17阅读:2,054

孩子学习类型分三类——视觉型 听觉型触觉型


每个人都习惯于用某种感官系统去感受世界,有人的靠眼睛洞察这个世界,有人的靠耳朵聆听这个世界,而有的人用皮肤感受这个世界。眼观,耳听,手摸,不同的人依赖不同的感官,视觉型的人对看到的文字或图像印象较深,因此喜欢阅读,尤其是默读;听觉型的人对听到的内容比较敏感,喜欢听而不喜欢读;而触觉型的人喜欢一边学习一边操作。
了解确定孩子的学习类型,根据孩子的学习类型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突破口。
孩子学习类型分三类——视觉型 <wbr>听觉型 <wbr>触觉型

1、视觉型

特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且表达能力较好。多数时间视线紧随教师,喜欢看板书、PPT、VCD等,对自己看过的事物记忆深刻,回答问题时说话速度也是比较快的。集会或上课时通常是坐在前排的人,如果他看不到演讲者或教师,就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他们不仅是在听,更多的是看,从说话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视觉型的人喜欢快节奏,说话很快,思考也很快,喜欢阅读图表,行动力强。老师会认为这种类型的学生是好学生。他们做事风风火火,是个急性子,视觉型的人爱说“你看”。有80%左右的人属于视觉型学习者。
行为模式:①头多向上仰,行动敏捷,手势多,且多数在胸部以上;②喜欢颜色鲜明、线条流畅、外形美丽的人事物;③能够在同一时间里兼顾数件事,并引以为荣;④喜欢事物多变化、多线条、多节奏;⑤要求环境整洁,东西摆放整齐;⑥坐不稳,多小动作;⑦衣着得体,颜色搭配很好;⑧说话简短轻快、声调平和,不耐烦冗长说话;⑨批评的话多针对速度、时间、烦闷、单调;⑩说话开门见山,三两句便结束;⑾说话声大、响亮、快速;⑿在乎事情的重点,不在乎细节;⒀呼吸快而浅,用胸的上半部呼吸。
2、听觉型
孩子学习类型分三类——视觉型 <wbr>听觉型 <wbr>触觉型 特征:你在和他说事情,他并不会完全一直看着你,而是更多地左右看,或只朝一个方向看,做思考状。听觉型的人喜欢秩序,说话较慢但很有条理,喜欢交谈与聆听,行动力稍次。口才好,善于言辞,很会模仿,到了陌生的地方能很快学会地方方言。在集会或课堂上只要能听清楚演讲者或教师的声音,即使离得很远,看不到说话者本人也没关系,照样能吸收得很好;和人交往时喜欢多说,同时也是个好的倾听者。思维通常是偏理性的,重逻辑,讲因果,条理分明。听觉型的人爱说“你听”。有15%左右的人属于听觉型学习者。
行为模式:①说话内容详细,经常会重复;②在乎事情的细节;③爱说话,且往往滔滔不绝;④重视环境的宁静,难以忍受噪音;⑤注重用字和措辞的优美、发音准确,不能忍受错别字;⑥喜欢事务有节奏感;⑦做事注重程序、步骤,按部就班;⑧说话时常有描述性或象征性的声音,如“沙沙的响声”等;⑨说话时常用连接词,如:“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 ⑩说话声音悦耳,声调节奏分明,往往善于歌唱,喜欢找聆听者,自己也是很好的聆听者;⑾头常侧倾,手托脸部的某个部位,手脚爱打拍子;⑿内心时常自言自语,肢体语言有节奏感;⒀呼吸平稳。
孩子学习类型分三类——视觉型 <wbr>听觉型 <wbr>触觉型 3、触觉型——最适宜用体验式学习法学习
触觉型的人通过感觉活动认识世界,这种活动常常涉及嗅觉和味觉。他们必须亲自动手才能学习、理解和接受事物,所以应该让他们行动起来,调动其肢体,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做、去碰、去抓。
触觉型的人多以自身的感觉去理解记忆事物,对于教师讲述的内容必须经过自己内心思考感受才能有良好记忆!往往这种记忆也是比较深刻、长久的!同样,提取记忆内容的速度也是相对较慢,必须通过回忆情境进行提取,他们说话有时是不看对方的,且说话速度较慢!当他们回答问题,尤其需要思考时,他们的眼神通常往左下方看。触觉型的人容易情绪化,要么是特立独行,要么是落伍者。善于与人进行身体的接触建立感情,但有时反而会招致别人的反感。触觉型的人多谈“你摸摸”。有5%左右的人属于触觉型学习者。
有一个故事:某天森林里的小猪、小牛、小羊、小兔、小狗、相约泛舟游乐。正当他们在小舟上观赏着湖边无限风景的时候,小兔忽然发现船身破了个洞正在进水,船身下沉。于是它们商量把谁先扔下水,决定每位讲一则笑话,如果有其中一个人不笑的话,那讲笑话的就要被扔下水中。小牛先讲,没想到平常不声不响的它,讲起笑话来却风趣幽默,听着听着,兔子笑得抱着肚子,小狗笑得直喘气,只有小猪面无表情地坐着,小牛急了,更加卖力地讲,可是故事讲完了,小猪还是板着脸,可怜的小牛被扔下水了。轮到小狗讲了,别看它平时叫得欢,可是讲的故事一点都不好笑,可是小猪却哈哈大笑了起来,小羊问它笑什么?小猪说:“小牛,小牛刚才讲的故事太好听了,哈哈哈……”
行为模式: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喜欢被别人关怀,注重感受、情感、心境;③不在乎好看和好听,重视意义和感觉;④头常向下做思考状,行动稳重,手势缓慢,多在胸部以下;⑤坐时静默、少动作,头多下倾,呼吸慢而深;⑥说话声音低沉而慢,给人深思熟虑的感觉,多用有关价值观的词汇;⑦不善多言,可长时间静坐;⑧说话多提及感受及经验;⑨往往一次不能说完一句完整的句子,要两三次才能说完;⑩批评的话多针对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如意的事情等;⑾呼吸用胸的下半部及腹部。 
4、触觉型的人明显不适合学校教育方式,该怎么办?
学校的传统教育是靠老师的讲课,学生动手、动口机会很少。触觉学习者往往是老师不太喜欢的学生,甚至有些人被归结为“儿童多动症”。其实,触觉学习是最好最快的学习。他们更需要运动、需要感觉、需要触摸、需要动手去做的过程。所以,如果强迫他们坐在课堂上不动,他们就会感觉非常的无聊乏味。
案例:一名教师很认真与A孩子家长进行交流,总结孩子有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二是不善于与同伴交流;三是考试成绩不佳!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于是家长为孩子找了心理医生,访谈的结果是A孩子属于触觉型学习者!回答不积极的原因是当他想好答案举手的时候其它孩子都已经举手了。触觉型的人比较感性化,更多的处于自我感觉状态中,情商相对较低,所以人际关系不够理想。同样,考试成绩不佳是与记忆提取的方式不同有关!
A孩子从心理来讲并没有什么毛病!只是其学习类型与众不同罢了!这样一个没有问题的孩子,却长期被教师和家长认为是有毛病的,时间长了,没毛病的孩子也成为有毛病的了!
第一、参加注意力强化训练,重点是静心训练和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听觉、视觉注意力训练,听觉、视觉记忆力训练,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第二、体验式学习法——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经过动作体验,个人亲自去做。
①读课文背单词可以配上一些动作,可以手舞足蹈去读,甚至可以边走边读边背;
②尽量做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实验;
③做一些模型作为数学方面的辅导理解工具;
④模仿老师教的方法学习,像老师一样手舞足蹈讲给自己听;
⑤多和同学讨论学习问题;
⑥在学的过程中,让他们亲自去摸、去做,动手动脚,手脑并用,效果才好。
⑦一起做饭:选择一个简单的菜谱,然后你高声朗读操作步骤,孩子按照你的语言执行任务:量出一量杯的米,挑出一根黄瓜,打两个鸡蛋……
⑧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你的口头指令置若罔闻,那么不妨借助他的好朋友奥特曼的影响力,或者动用高科技武器,比如把你的指令录在MP3里放给他听。
⑨玩“故事接龙”:最好全家都能参与进来,从爸爸开始:“从前,河边住着小白兔一家……”然后是妈妈:“有一天兔妈妈出去采蘑菇……”这样,孩子必须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叙述才能把自己的故事续上。如果你的孩子太小,还不会编织故事,你可以交给他一些比较“细节”的任务,比如根据故事的进程问他:“兔妈妈采的蘑菇是什么颜色的?”
⑩出门寻宝:带上一个小盒子或者小瓶子,带着孩子到大自然里探寻宝贝,无论是一根鸽子的羽毛,一块奇异的石头还是一片美丽的树叶,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捡回来。回到家以后,鼓励他讲述今天的寻宝经历:宝贝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发现的经过。
⑾让孩子给你讲个小故事:鼓励孩子给你讲今天发生在学校的故事,或其它童话故事,鼓励他为自己的故事配上插图,你可以在图的旁边注上简单的文字。
⑿加强视觉和听觉的训练
为孩子提供很多实践机会固然很重要,还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使各种感官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刺激。比如当老师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到底哪点不同时,如果孩子单凭老师的语言和演示很难理解时,就要想办法拿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玩具,亲手加以比较。
先天学习管道有视觉型、听觉型、体觉型三种。
每个人都是三种学习管道同时应用,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侧重。鉴别孩子以哪种管道为主的简易方法,是观察他在思考问题时的眼神,眼睛朝向的方向不同。在学习思考回答提问时如果眼睛向上看或者直视,一般是视觉型学习管道;如果左右移动基本属于听觉型;体觉型的朝向下方右侧。
视觉型特征:有的学生上课时喜欢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或者黑板,就是视觉型的,他们喜欢阅读、看影视作品、关注图片表格信息,他们注重外表、着装色彩搭配和谐。指导他们学习多给他阅读机会,要说服他也要让他看到一目了然的道理。
听觉型特征而有的孩子喜欢趴在桌上听课,看似心不在焉可是学习成绩还不错。其实并不是他们不认真学习,而是正在用自己最优势的听觉管道学习。他们更容易注意和记忆有关声音的信息,喜欢听音乐听广播,愿意通过大声朗读来获取知识的记忆,喜欢口头交谈和讨论,特别是对某些内容理解不够深刻的时候。回忆起来的也多是声音。要说服这样的孩子需要让他听到权威的声音。
体觉型特征:体觉型需要亲身参与,较好的学习方法是记课堂笔记、反复用纸笔演练、做各种实验,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等。培养孩子思考和记笔记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对于体觉型的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得到尊重和理解。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好动,或者怀疑是多动症,或者渐渐失去耐心大声呵斥,而没有给予合理的学习方式,给予更多得耐心和鼓励。
重要的是:在心态上,家长都喜欢孩子的优势,喜欢表扬和广而告之。但更重要得是,接受孩子得不足,不要表现出厌恶或不满的情绪,改正或改进可以通过合理的训练,时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的耐心和坚持。

孩子的沟通模式
不同的孩子有不一样的学习优势管道,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沟通模式。很多家长会反映说孩子不听话,或者是自己一说话孩子就嫌烦,还有的家长总是纳闷为什么自己每天都说都提醒但是孩子就是记不住。其实孩子不是故意的,他可能是不喜欢你的沟通方式,所以总是忽略你的话。在了解孩子的沟通模式后再与之沟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知型
认知型的孩子,顾名思义,他们以自己发现,自己领悟为主。比如说,你禁止他做一件事,他们心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会问,“为什么不行?”。除非这件事之前造成了他们的困扰,否则他们很难一次就听进你的告诫。你越是强硬禁止,他们越是要试试看,充分展现吃软不吃硬的特质。所以,面对这种孩子,你不能显得太强势,而要给予相当的尊重。在平等的前提下,再慢慢引导他们。
特征:爱问为什么。除非自己认可,否则不会赞同你的观点。
方案:不要唠叨,唠叨会引起孩子反感;不要用命令句,而要用询问沟通的语气,并引起他的赞同。比如你想让他关窗户,不要直接说,“去把窗户关上!”他会抱怨“为什么要我关,你自己不会关吗?”或者说“为什么要关窗户,开着挺好的。”让你觉得很头痛,怎么关个窗户都不愿意了,这么不听话。其实换个方式就好。你可以说“孩子妈妈觉得有点凉了,你帮妈妈把窗户关上好吗?”他了解了关窗户的原因,同时你又是尊重他的语气,让他觉得可以帮助妈妈做事,就会比较乐意去做这个事情啦。
模仿型
孩子善于模仿,看到别人学什么,他们也想学,容易受到周围人们的影响。如果父母依着他们不成熟的喜好,容易错失了孩子优势潜质最佳的开发时机,日后很难补回来。很多时候,顺着孩子的兴趣走,不见得是在帮孩子。面对这种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并在生活上帮他们找榜样,让他们能跟从。
特征:模仿能力强,容易以父母或别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言行的标准,并进行比较。
方案:父母自己要言行一致,不要让孩子有机可乘;树立好的榜样,多读经典故事或名人的故事,让他以好的参照为榜样;最重要的是,如果做错事,要问他做错的原因,和应该如何解决或弥补错误,并尽可能让他自己来弥补过失。通常模仿型孩子的自省能力较弱,因为他们总是能找到推卸的理由。父母在这个部分要尤其重视。
逆思型
比较喜欢用反向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因为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容易让人觉得孩子是怪胎,叛逆,另类。这种孩子,在沟通过程中如果能适当的采用激将法,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很多时候逆思型的孩子不讨人喜欢,并不是他真的说(做)错了,而是他的观点会让父母觉得不是常规,或者是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因而觉得孩子很不听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不一致不能代表说孩子就是错的呀。父母要开阔心胸接受孩子的想法才对。
特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希望能以自己的想法做事。
方案:不要在听到孩子想法的第一时间就打断孩子的话,或者就认为他是错的;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是这么想的,并尽可能启发孩子的多角度思维;如果孩子的想法的确不可行,可以拿出自己的想法互相比较,以事实让孩子认可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
开放型
比较容易压抑自己的感情,也比较会退缩。因此,对这种孩子,要更强调展现父母的关爱和耐心。不过这种孩子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在学习上,就像吸水的海绵,有教就会,不教就不会。所以,父母必须要掌握在0-8岁的过程中,尽量让他们学习。您还会觉得家里出了一个小天才。不过,这种孩子容易让自己的情绪来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让他们能保持情绪的稳定是很重要的。
特征:听话,乖巧。父母有时候会因为孩子太听话在沾沾自喜的同时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和个性的发展。
方案:发挥优势,让孩子按照兴趣来发挥和学习;不要因为孩子出色的成绩就忽略了对孩子生活能力上的培养,注重规矩;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不要成为书呆子,要有健康的体魄哦。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