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犬史研究】雪纳瑞起源与发展历史

2016-01-08 16:46阅读:7,794
雪纳瑞共分为3个品种,分别是标准雪纳瑞、大型雪拉瑞和迷你雪纳瑞,是分别独立的3个犬种,适用于不同的FCI标准。但3种雪纳瑞在血缘上关系密切,所有的雪纳瑞均是由早期的粗毛宾莎犬(如下图)发展而来,在各自品系形成的过程中,混合了不同品种的其它犬血系。早期宾莎犬被农民喂养,通常用于马厩中捕鼠或用于放牧。所有的宾莎犬是唯一例外来自于英国之外的梗类犬。
雪纳瑞犬的血统起源较为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前公元635年左右德国莱茵河畔的梅罗文加部落喂养的洞穴犬bibarhund(bibar古语为水獭、海獭之意,hund为犬)暂译为水獭犬。14世纪,由早期的水獭犬发展出坦纳犬,该犬是粗毛型的地下犬,一本1832年的德国最早关于犬类记载的书中这样描述该犬:”整个口鼻部都长满了络腮胡子,身体短,尾巴通常被截尾。外层毛不长,但呈金属丝状硬而结实。“有人推测,19世纪时,德国坦纳犬与英国黑褐梗杂交,产生了名为”bentchur(pinscher的原始词源)“的后代,音译为平澈犬,别称”捕鼠者“。这些平澈犬正是所有宾莎犬的直系祖先。大约在1800年,首只宾莎犬在犬展亮相并大受欢迎。然而它并未获得那些养狗人的喜爱,之后数量一直锐减。
德国宾莎犬雪纳瑞俱乐部的一位主席曾在1959年出版的一本关于雪纳瑞的书中写道:”德国宾莎犬中的滑毛型和粗毛型犬在德国南部地区顽强地保留并存活下来,尤其是在乌腾堡,在这一地区,该犬由于立下功劳,被平民许以特权进行喂养。雪纳瑞的起源与这些地区的宾莎犬息息相关,不幸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起源地区的宾莎犬几乎消失殆尽,这些宾莎犬所产的同一窝幼崽中,可能既有滑毛的“宾莎犬”和粗毛的“艾芬-雪纳瑞犬”。
直到1870年,第一只酷似迷你雪纳瑞的犬在俄国南部被发现。该犬35cm高,灰色体毛,被俄国沙皇用于捕捉松鼠和貂。而第一个培育这种犬的人却来自德国的吕贝克(Lubeck)。大约在1750年,一个叫汉斯·约亨·克斯曼(Hans Jochen Kossman)的人将一只迷你雪纳瑞与一只德国宾莎犬杂交,得到了一只小型犬,也有人用宾莎犬与别的犬种杂交得到了类似稍有不同的小型犬。通过与巴哥犬杂交,使宾莎犬口吻变得更短,最终得到了如今的布鲁塞尔格林芬犬(Griff
on Bruxellois)。
关于“bentchur”一词,不得不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1852年,德国学者C.F.H Weiss将英文的'Terrier(梗)'翻译成'pinscher (宾莎犬)',而”pinscher“本应写作'bentchur',结果一直错用至今。另外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的宾莎犬与英国的梗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19世纪初期,标准型雪纳瑞开始逐渐发展。雪纳瑞犬的诞生跟喂养它的人的需求密切相关,一些喂养宾莎犬的商人和农民运载货车去集市贩卖东西,他们需 【犬史研究】雪纳瑞起源与发展历史要一种犬既能帮他们看护货车,又能方便地放入货车随行,而且还能在家里帮助捕杀害虫和老鼠。于是一些人将德国本地的黑色贵宾犬与银灰色狐狸犬以及粗毛宾莎犬进行杂交,最终诞生了雪纳瑞犬。这些原始的雪纳瑞犬体型与今天的标准雪纳瑞相当,是现今标准型雪纳瑞的原型,早期一直被作为“粗毛宾莎犬”进行参展。
到19世纪中叶,德国国内兴起了一轮犬种杂交热,原始型的标准雪纳瑞犬与不同种的犬类杂交,形成了迷你雪纳瑞和大型雪纳瑞。
早在1899年,迷你型雪纳瑞犬就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犬种进行参展的。迷你雪纳瑞被认为是标准雪纳瑞通过与猴面宾莎犬、灰色狐狸犬以及黑色贵宾犬杂交以进行高度小型化选育而衍生而来的。有资料甚至认为迷你宾莎犬和博美也可能参与了迷你雪纳瑞的选育计划。
大型雪纳瑞是最后培育出来的一个品种。20世纪初,大型雪纳瑞在德国南部的乌腾堡和巴伐利亚地区发展起来,当地一些养牛人将标准雪纳瑞犬与体型较大的巴伐利亚猎狼犬杂交,有记录表明,黑色大丹犬、弗兰德牧羊犬以及一些粗毛品种的牧羊犬也参与了杂交,通过这次杂交,诞生了第一只慕尼黑雪纳瑞犬,被用于驱赶牛群和保护牧民与牛群安全。大型雪纳瑞之父被认为是慕尼黑的”bear schnauzer“(熊型雪纳瑞)。该犬与古代德国牧羊犬关系密切,全身蓬乱的粗浓体毛。早期的大型雪纳瑞曾被叫做”慕尼黑雪拉瑞“。后来以名字”Risenschnauzer“闻名于世(也就是大型雪纳瑞 Gaint Schnauzer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标准雪纳瑞犬被用于德国军队的护卫犬以及红十字的托运犬,此外还被用于排爆嗅探犬、搜救犬等。战争结束后,很多士兵被它们的勇气和精神所感动,很多犬被他们带回领养。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型雪纳瑞均出色完成了赋予的任务,战后被用作警犬。然而,后来由于德国牧羊犬的大受欢迎,大型雪纳瑞的警犬角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早期的雪纳瑞犬仍然被称作粗毛宾莎犬(wired-haired Pinscher)。直到1879年第三届德国国际犬展上,3只来自乌腾堡的粗毛宾莎犬参展,并由一只叫“Schnauzer'的粗毛宾莎犬获得冠军,之后,所有的粗毛宾莎犬都被叫做“Schnauzer'(雪纳瑞)。1899年,第一部标准型雪拉瑞标准在英国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犬业俱乐部颁布。一战后,标准型雪纳瑞在英国被广为人知。
关于雪纳瑞的发展历程,可以参见下图中列出的雪纳瑞家族族谱。图中详细列出了3种品系的雪纳瑞的具体发展历史。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如今的雪纳瑞与宾莎犬(品犬)相貌差别巨大,但它们却来自于同一个祖先。由滑毛宾莎犬发展而来的迷你杜宾体毛光滑,由粗毛宾莎犬发展而来的现代雪纳瑞犬体毛粗糙如金属细丝状。(更多内容
【犬史研究】雪纳瑞起源与发展历史
PS:上图中“雪拉瑞”一词,应写为“雪纳瑞”,特此更正。
参考资料:
1.max-the-schnauzer.com
2.giantschnauzerclubofamerica.com
3.korppret.com
4.miniature-schnauzer-australia.com
5.affenpinscher
6.c-mark.us
7.saufinder
8.猴面宾莎犬的起源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