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茶树品种
台湾茶树品种可按大类分为本地原生种(即台湾野生山茶)、外来种(源自中国大陆等地的青心乌龙、铁观音、阿萨姆等)、以及育成改良种(台湾自行选育而出的金萱、翠玉、四季春等)三大类。
根据官方资料统计,台湾茶园在1998年共有20,702公顷,茶叶年产量计22,948公吨。至2008年总种植面积减少为15,744公顷,收获面积15,174公顷,每公顷平均生产1,146公斤茶叶,总产量约17,384公吨。台湾的茶园大多分布在台北、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台中、云林、嘉义、台东、花莲、宜兰等县市。
尽管1990年代以前的台湾茶叶以外销为主,年外销量最高也曾达到23,516公吨,不过近年来外销量已大幅缩减,从外销量占总产量的75%~85%急速转成内需,外销量骤降至总产量的15%~20%左;从数字来看,至2008年外销量仅2,341公吨,远低于进口的25,700公吨。不过近年两岸关系紧密,大陆观光客骤增,茶叶成了大陆游客们来台【血拼】最爱的第四名,消费大幅增长每年超过5,000吨,且均为高档台湾茶,称之为【绿金】亦无不可。
其实早在三百多年前(1645),台湾就有野生茶树的记载,不过真正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及茶叶制造,则是近两百年前由先民自中国福建所引进,包括茶种及种植技术等。由于台湾无论地理环境或气候均十分适合茶树的生长,而青出于蓝成为世界知名的茶叶产区,所产制的绿茶、包种茶、乌龙茶及红茶都曾大量行销至全世界,为台湾创造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台湾茶树品种可按大类分为本地原生种(即台湾野生山茶)、外来种(源自中国大陆等地的青心乌龙、铁观音、阿萨姆等)、以及育成改良种(台湾自行选育而出的金萱、翠玉、四季春等)三大类。
根据官方资料统计,台湾茶园在1998年共有20,702公顷,茶叶年产量计22,948公吨。至2008年总种植面积减少为15,744公顷,收获面积15,174公顷,每公顷平均生产1,146公斤茶叶,总产量约17,384公吨。台湾的茶园大多分布在台北、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台中、云林、嘉义、台东、花莲、宜兰等县市。
尽管1990年代以前的台湾茶叶以外销为主,年外销量最高也曾达到23,516公吨,不过近年来外销量已大幅缩减,从外销量占总产量的75%~85%急速转成内需,外销量骤降至总产量的15%~20%左;从数字来看,至2008年外销量仅2,341公吨,远低于进口的25,700公吨。不过近年两岸关系紧密,大陆观光客骤增,茶叶成了大陆游客们来台【血拼】最爱的第四名,消费大幅增长每年超过5,000吨,且均为高档台湾茶,称之为【绿金】亦无不可。
其实早在三百多年前(1645),台湾就有野生茶树的记载,不过真正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及茶叶制造,则是近两百年前由先民自中国福建所引进,包括茶种及种植技术等。由于台湾无论地理环境或气候均十分适合茶树的生长,而青出于蓝成为世界知名的茶叶产区,所产制的绿茶、包种茶、乌龙茶及红茶都曾大量行销至全世界,为台湾创造了可观的外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