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古人在酉阳大酉洞中的桃花源情怀

2012-06-27 09:37阅读:441

酉阳大酉洞千百年来就是览胜佳境,文人题咏之所,它依托酉阳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人们无数的桃花源情怀。 一、“酉阳”语源简析
yǒu
《说文解字》:酉:其意成熟,饱满,秀。就也。就高也。《六书》曰:酉者,万物之老也。《天文训》曰:酉者,饱也。《释名》曰: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酉代表八月。(见1981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说文解字注》747页)《白虎通·五行》:酉者,老也。《图说汉字》(79页):酉:象形字。地支的第十位,用来表示生下女孩后的庆祝。构成源自酿酒所用的尖底陶瓶。《图说汉字》(315页)酉:盛酒的尖底陶瓶。酉在甲骨文中已有广泛运用。
yá
ng
《说文解字》:形声字,从阜昜(yáng)声。高也,明也。《释名.释山》:“丘高曰阳,丘体高近阳也”。《玉篇.阜部》:“阳山南水北也”。(1183页)
二、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1、“酉阳”最早在典籍《汉书.地理志》等中出现:“武陵郡,高帝置。……县十三……酉阳,义陵,鄜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莽曰建平。佷山,零阳,充。酉原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八》:“……诱动诸夷进攻酉阳,〔赤沙,盖在迁陵、酉阳之间。酉阳县属武陵郡,县在酉溪之阳。”
2、“酉阳”最早在考古遗物秦简中出现
2002年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有36千多枚秦简,其中(3)J1984正、背记录为:
“廿八年八月戊辰朔丁丑,酉阳守丞囗敢告迁陵丞:主亭里士五顺小妾囗馀有律事,囗囗囗囗迁囗令史,可听书从事,囗囗囗
  八月甲午迁陵拔谓都乡啬夫以律令从事朝手。即走印行都乡。
  八月壬辰,水下八刻,隶妾以来。囗手   □手
  文书大意:秦始皇28(219)98日,酉阳守丞囗对迁陵丞说:主亭里士五()“顺”的小妾“囗”涉及迁陵县某案,将此事交给迁陵县的令史去办,依文书来办。923日白昼,漏壶箭沈下8刻,顺的小妾(作为刑徒)从酉阳来到迁陵。925日,迁陵县官拔对都乡的啬夫说,依律令办事。由“朝”经手。盖印后即发往都乡。该件文书涉及酉阳、迁陵两县不同乡里之间的关系。从其内容看,酉阳县下属里中有主亭里。此案由迁陵县下属的都乡办理,说明都乡官
员地位较高。(见钟炜撰里耶秦简所见迁陵的乡里结构》)
3、考古遗址、遗迹证明酉阳远古文明早在新石器时代。
考古著作《酉阳清源》、《酉阳邹家坝》载:源遗址和邹家坝遗址证明其时代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绝对年代应在距今48004600年间,下线当不晚于距今4400年。在古老的清源遗址和邹家坝遗址中生活着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清源遗址的发掘,对建立渝东南地区的史前文化序列,早期巴文化重要问题的研究,湘鄂渝黔边相关地区史前文化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酉阳聚宝遗址等对研究东周时期巴文化和巴、楚、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酉阳先民在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就能造房修屋,过着居有定所的生活,奠定了当今吊脚楼建筑的历史基础。在商周时期就掌握了烧炭技术。将考古记录中烧炭的年代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新石器时代就驯养了家畜猪、牛、狗。在明末清初就掌握了冶锌技术。为中国冶炼史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在清代掌握了青花瓷器的烧制技术。唐宋就掌握了缸胎瓷器的烧制技术。
乌江流域的大规模开发可能始于汉以后。至迟在西汉中期阶段,汉文化已广泛地深入到乌江流域。在商周时期邹家坝先民在生活区内不埋葬死者,生活区与墓葬区的分隔更加严密。在清泉乡西南乌江范家坝一带的农家发现有战国至秦时期的辫纹耳铜鍪,提醒我们在此期间的某一阶段乌江下游地区仍是晚期巴文化的重要分区。
三、酉阳大酉洞自古就是酉阳最佳景致,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乐园,是远古先人心中的桃花源。(以下史料可见一斑)
1、元代至元题刻
据新华网重庆频道2012319日报道:日前,一处距今约730年历史的摩崖石刻,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发现。石刻位于景区大酉洞桃花溪右侧的绝壁之上,距河底20余米,正对清咸丰元年酉阳知州罗升棓手书的太古藏书摩崖石刻。由于年代久远,字迹较为模糊。经酉阳县书法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相关人士用长焦拍摄的照片在电脑上辨认,摩崖石刻采用篆体书写,曾用朱砂描红润色。石刻左边有大酉洞天、至元十九年等字样,右边字体尽管朱砂红印迹仍在,但在数百年的风化和岩石纹路的影响下,字体已完全无法辨认。根据石刻上至元十九年了解,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至元十九年,即公元1282年,这处摩崖石刻距今整整730年历史。
在清代大酉洞内就发现有东汉瓦当的记载。(见《酉阳历代诗词选》之《陈汝燮和赵藩咏大酉洞》)
和赵藩咏大酉洞
陈汝燮
猿仙州尊手书《游大酉洞》次韵奉和
使君之诗笔凌空,往往大篇尤从容。
作游大酉洞脱稿,小吏驰送骢马雄。
鸟鹊在树纷报喜,龙蛇满幅森云从。
发挥名胜涤尘瘴,屏弃细响调钟镛。
蔚蓝琼台共生色,写出洞府天苍窿。
能说山川大夫事,我如骑卒随元戎。
身长乡邦景皆见,携客造物诗无功。
洞壁晕藓鸟篆剥,洞泉涨岸渔舟通。
汉瓦当观拾细径①,石阑千诗题高墉②。
一角黝暗隙光漏,钟乳如盖张童童。
谽谺测转忽开朗,天地不与人间同。
绝壁云碓守猿父,团焦水槛眠凫翁。
田园花竹闭洞里,仿佛瓮城遮敌锋。
相传危崖有仙药,巨蛇卧护罗阴蒙。
架梯悬笮计往取,雄雷硬雨交来攻③。
疑藏秘籍洞灵惜,就中真有琅环宫。
武陵渔忘路远近,陶记纪实非虚供。
缘溪自映芳草碧,流水仍泛桃花红。
忍亵公诗写屏风,请镌贞石勿遽匆。
屐齿所到句不朽,凿空一笑张骞筇。
【注】:猿仙州尊手书《游大酉洞》次韵奉和。①何绍基东湖草堂诗纪,即君洞中所得汉瓦,当为东汉物。②洞壁传仙题七绝有“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倚石阑干”之句。③道光二十四年、光绪三年两见其事。
2、明代土司题名
土司冉维屏大酉洞题名隆庆三年七月七日(1569年)至大酉洞中观铁鹤遗址,仙风在焉,殊深仰止
【注】:冉维屏(?-1596)字逸卿,号眉坡。冉元次子。《明史.土司传》载:万历十七年(1589)宣抚冉维屏献朝廷大木(楠木)20根,价逾三千。十八年(1590)二月,得旨授怀远将军,亚中大夫,赐绣狮服色。
冉跃龙大酉洞题记万历丁巳(1617)季春,偶游鹿鸣草堂,饮于大酉洞天,飞花泛酒,松翠滴衣,好景娱人,不觉浮白大醉,时同游者为广陵缪天目,清江李子靖,各有题咏。斯游诚一乐也。
(mià)姓。
3、清代知州罗升棓在大酉洞绝壁题刻有:“太古藏书”。

4、明代土司及客居酉阳文人以大量诗作表达酉阳大酉洞为桃花源的情怀。(这里仅举几例聊以说明)
冉元题大酉洞一自逃秦别有天,洞门关锁白云边。
春来鼓桃花水,莫道渔郎尽是仙。
枻()船舷,短桨。
冉仪题大酉洞.桃涧: 浓因带雨淡蒸霞,几树无言自作花。
流出山来缘底事,赚他刘阮不回家。
龙惕庵题大酉洞八景之一桃涧流霞):
洞天深处一亭孤,涧水潺潺绕座隅。
山外已无秦岁月,石边还浸古菰蒲。
花飞随处流红蕊,客至都疑入画图。
刘阮不知谁洞是,却猜踪迹到樵夫。
【注】:龙惕庵,明代海州人(今连云港市海州区)。
5、清代文人冉崇文、陈汝燮等在成都旗帜宣明地提出酉阳大酉洞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的观点。从陈汝燮(答蝯)《桃源行并序》(见《答蝯诗草》第3卷)中可知。
桃源行并序:
戊午岁(1858年),世兄冉右之先生,同寓锦城石牛寺,出所著酉述稿见示,为言州北大酉洞,酷肖渊明所记桃花源。据《通志》酉阳在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