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扬相衡,则天下平(1)
影响东晋历史的大事之八
纵观
东晋的皇室与望族共天下,并不是一种刚性稳定的结构,而是一路走来磕磕绊绊风风雨雨。在这一百零四年里,发生过望族向皇室的“清君侧”五次,皇室向望族的“削藩”三次,望族之间权利之争未遂内乱二次。为了维护这种不稳定的共天下局面,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贤相良臣们煞费心血,以保持帝室与望族间的平衡、各望族之间的平衡为己任,似乎琢磨出一套道道来了,但最后人亡政息,还是爆发了桓楚代晋这样的惨祸,最后东晋皇权名存实亡,被刘裕全部共去了。
晋承汉制,中央政府以下,分州。郡。县三级政府。州的最高长官是刺史,权力很大,掌管一州的军政民事。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当时与灭亡西晋的匈奴刘汉、羯族石勒隔江对峙,是东晋西面屏障,所以荆州刺史都由能力很强的将帅担任,手下兵多将广,人事权和财政权也比一般的州要大得多。
荆州远离朝廷中枢,能力过强的刺史往往性格跋扈,会做出一些越权的举动,引起朝廷中枢猜忌,就要想方设法削弱其兵权,这又会引起荆州刺史的不满。两者互不相让,就会兵戎相见,一个要 “清君侧”,一个则要“平叛”,闹得天下大乱。
东晋初期,晋元帝文靠王导帮他策划政事,武靠王敦为他制服东南强藩。这两人都是琅琊王氏的楚翘,于是很顺理顺章地与元帝共天下了。
王导温文尔雅,忠心耿耿,对元帝不构成威胁,但王敦性格跋扈,又担任荆州刺史,兵多将广,且天高皇帝远,就难免做出一些越权越轨的事来,就成为元帝的心腹大患,于是他开始谋划
影响东晋历史的大事之八
纵观
东晋的皇室与望族共天下,并不是一种刚性稳定的结构,而是一路走来磕磕绊绊风风雨雨。在这一百零四年里,发生过望族向皇室的“清君侧”五次,皇室向望族的“削藩”三次,望族之间权利之争未遂内乱二次。为了维护这种不稳定的共天下局面,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贤相良臣们煞费心血,以保持帝室与望族间的平衡、各望族之间的平衡为己任,似乎琢磨出一套道道来了,但最后人亡政息,还是爆发了桓楚代晋这样的惨祸,最后东晋皇权名存实亡,被刘裕全部共去了。
晋承汉制,中央政府以下,分州。郡。县三级政府。州的最高长官是刺史,权力很大,掌管一州的军政民事。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当时与灭亡西晋的匈奴刘汉、羯族石勒隔江对峙,是东晋西面屏障,所以荆州刺史都由能力很强的将帅担任,手下兵多将广,人事权和财政权也比一般的州要大得多。
荆州远离朝廷中枢,能力过强的刺史往往性格跋扈,会做出一些越权的举动,引起朝廷中枢猜忌,就要想方设法削弱其兵权,这又会引起荆州刺史的不满。两者互不相让,就会兵戎相见,一个要 “清君侧”,一个则要“平叛”,闹得天下大乱。
东晋初期,晋元帝文靠王导帮他策划政事,武靠王敦为他制服东南强藩。这两人都是琅琊王氏的楚翘,于是很顺理顺章地与元帝共天下了。
王导温文尔雅,忠心耿耿,对元帝不构成威胁,但王敦性格跋扈,又担任荆州刺史,兵多将广,且天高皇帝远,就难免做出一些越权越轨的事来,就成为元帝的心腹大患,于是他开始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