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形式对等,神韵再现——朱纯深英译《匆匆》片段赏析

2015-02-07 18:42阅读:1,925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精品散文。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将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时间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将这种虚无缥缈、难以把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作品以朴素的诗化语言兼以修辞手段增强了整篇文章的感染力和意境美。要将这样一篇含义深刻,语言优美的散文翻译成地道的英文,不仅要求译者具有较强的遣词造句能力,同时还要再创语言的优美神韵,以保持原文优美的语言风格、修辞风格和意境风格。如今,大多数的翻译教程都采用“忠实、通顺”(faithfulness;smoothness)的四字翻译标准。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纂改、歪曲、遗漏阉割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忠实还指保持原作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风格等。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要完全做到这些,实非易事。对于文学类篇章的翻译,可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是形式对等的翻译方式将更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征。形式对应常指疑问和原文在语言结构形式上的对应。朱纯深先生的《匆匆》英译版可
以说是较好地遵循了这一个原则,同时做到了与原文几乎一致的形式对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原文中表现的神韵。
一.标题的翻译
朱纯深先生将“匆匆”这个题目译为“Rush”。“匆匆”在这里表现的是时间的飞逝,而“Rush”是一个短元音单词,恰好可以和这里的匆忙之感相应和,不仅从形象上给读者一种紧迫感,同时也在音律上使读者产生了共鸣。但是“Rush”这个翻译给西方人的感觉是匆匆忙忙,让人感觉紧张而急促,缺乏美感,同时也同原文题目的意义上有一定偏离。
二.修辞格在翻译中的再现
1)原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译文:Swallows may have gone,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
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原文的开头即采用三个连续排比句,用燕子的去来,杨柳的枯荣,桃花的开败等具有周期性的实体物烘托出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同时也反映出作者低沉哀叹的情绪。译文用了类似的排比结构,达到了近似效果,体现了对原文的忠实。但是朱纯深先生的译文并没有完全按照排比句的句式.前两个分句均采用了“…may have done,but there is a time of? ”的结构.后一个分句却没有遵循这一结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原文: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译文:Like a drop of water from the point of a needle disappearing into the ocean,…
译文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采用明喻的修辞手法。而在内容上,笔者认为“disappearing”表示“滴”的含义也略显不当,可见此句的翻译形到而意未到。但是译者在后半句使用了进行时而不是一般现在时,更好地突出了时光无时无刻不在流逝的状态。
3)原文: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却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译文:Those by gone days have been dispersed as smoke by a light wind,or evaporated
as mist by the morning sun.
原文中采用了两个连续的明喻修辞,同时在对仗上也很工整,都是“如……被……”的形式。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一致,两个明喻都被译为“as…by…”的结构,前后形式对应,再现了原文中的明喻和排比结构。“dispersed”及“evaporated”的使用时的原文中表现的“吹散”和“蒸融”这两个意境如画卷般展现在读者面前,妙不可言。
三.形合和意合
形合是与意合相对的概念,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句子与词的组合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的标记;意合法是指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组合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标记,主要依靠意义关联的粘合。一般情况下,英语句法结构中比较看重形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以表示其结构关系;而汉语句法结构则看重意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而少用连接词(方梦之,2004:4-5)。这一点在朱纯深先生的译文中亦有所体现。
4)原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候。
译文:Swallows may have gone,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在汉语原文中,三个排比句自然流畅,没有使用任何连接词来衔接上下文;而在英语译文中,正是考虑到英语的习惯和前后语句的关系,而采用了相应的连接词“but”来连接上下文,使得上下文能够自然衔接。
5)原文:—是有人偷了它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译文:—If they had been stolen by someone,who could it be? Where could he hide them? If they had made the escape themselves,then where could they stay at the moment.
汉语原文中第一句话只用了一个“是……罢”句型即道出了作者的假设,而在英语翻译中则添加了相应的词“if”来表假设,是形合的体现;同样的,第二句话也使用了相同的句型“是……”表假设,译文中也添加了“if”用来表示假设,同时考虑到和冒号后句子的顺接关系,译者随之添加了相应的连词“then”来表示前后句子的关系,可谓恰如其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朱纯深先生的《匆匆》英译版本Rush总的来说是一篇较好的译文,既“忠实”又“通顺”。译文中较多地使用了直译的手法,译文注重与原文形式上的对等,力求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还原原文中的精美语言,注重选词,并采用了工整的对仗和修辞格,同时也注意目的语的习惯,部分采用形合法还原英语的真实性。但是译文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正如笔者前面所提到的,形式的注重可能会令在某些意义方面的传达上略有欠缺。总的说来,朱纯深先生的译文还是以精炼畅达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修辞,再现了作背笔下的飘忽淡远的意境。(作者单位:成都东软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2]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1月
[3]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4] 谭莲香《炉火纯青形神兼似一《匆匆》张培基英译本赏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9(原作者:段永佳)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