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奚美娟在上海的小剧场里演出话剧《留守女士》。小剧场的演出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眼望过去约二三十平米的小舞台,舞台下坐着一圈观众,甚至于台阶在哪儿都瞧不见。小剧场,地如其名,舞台小,观众少。但是小剧场的演出对演员的要求更高了,因为观众都在台下,一声咳嗽都可以传到台下去,那自然演员的表演尽数被观众看去了,没有丝毫保留。我在观看小剧场话剧视频资料时,第一眼就被那种亲切真挚的氛围所感动。也是带着这样一份心情,我认认真真地观看了《留守女士》这部话剧。
《留守女士》是由奚美娟和吕凉领衔主演,上海艺术中心出品(可以这样说吗?)的一部话剧。奚美娟饰演的女主角乃川是一位丈夫留学美国,独自留守上海照顾老父的36岁女人,吕凉饰演的子东是妻子在美国,自己留守上海的男人。相似的命运际遇似乎是一块魔石,将两个青年人吸引在一起。那除夕夜里的“伴侣契约“,我姑且这样叫吧,从开始注定了最后的悲剧命运。如果说是悲剧,那么这是一个动情的悲剧,关于一份特殊的爱的悲剧。这份爱本不该有,说好except
love,但是俩人的心越走越近,情不自禁地打破了这条约定。他俩就像两只飘飘荡荡的浮萍,最后紧紧相拥在一起。爱就发生了!但是他们只止于情人,在结局时,他们分别要去往美国与自己的妻子丈夫一起,那也是他们最后分别的时刻。可是乃川怀上了子东的孩子,分别就显得更加不舍。乃川与子东相拥而舞,泪流满面。此情此景,可怜!可恨!可叹!那可以让人感到与主人公们一样揪心的酸和疼,我的眼泪到这里就止不住了。
关于奚美娟和吕凉的表演技巧,我也没有专业的点评,自然也是不具有资格的。再次寻到资源,观看《留守女士》,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书作《上海话剧百年史述》的影响,作者丁罗男对奚美娟的表演点评的相当精彩,有兴趣者可以寻书翻阅。抛开我个人对奚美娟老师的欣赏和敬慕,单就表演而言,我可以理解话剧界”南北三娟“的份量(祝希娟,奚美娟,姚锡娟被称为话剧界“南北三娟”)。观众的好口碑是对一个演员,一个话剧演员最大的肯定。
《留守女士》是一部时代烙印很强的话剧,那是在留学热潮下,催生城市留守一族的时代背景里,发生的一段“假戏真做”,缘起情动的爱情悲剧。所以,剧情虽然动人,但是如今看来多少显得格格不入了。所以再次重新演绎的机会渺茫,况且演员必要择新,唯恐毁了观众心中的《留守女士》。
《留守女士》是由奚美娟和吕凉领衔主演,上海艺术中心出品(可以这样说吗?)的一部话剧。奚美娟饰演的女主角乃川是一位丈夫留学美国,独自留守上海照顾老父的36岁女人,吕凉饰演的子东是妻子在美国,自己留守上海的男人。相似的命运际遇似乎是一块魔石,将两个青年人吸引在一起。那除夕夜里的“伴侣契约“,我姑且这样叫吧,从开始注定了最后的悲剧命运。如果说是悲剧,那么这是一个动情的悲剧,关于一份特殊的爱的悲剧。这份爱本不该有,说好except
关于奚美娟和吕凉的表演技巧,我也没有专业的点评,自然也是不具有资格的。再次寻到资源,观看《留守女士》,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书作《上海话剧百年史述》的影响,作者丁罗男对奚美娟的表演点评的相当精彩,有兴趣者可以寻书翻阅。抛开我个人对奚美娟老师的欣赏和敬慕,单就表演而言,我可以理解话剧界”南北三娟“的份量(祝希娟,奚美娟,姚锡娟被称为话剧界“南北三娟”)。观众的好口碑是对一个演员,一个话剧演员最大的肯定。
《留守女士》是一部时代烙印很强的话剧,那是在留学热潮下,催生城市留守一族的时代背景里,发生的一段“假戏真做”,缘起情动的爱情悲剧。所以,剧情虽然动人,但是如今看来多少显得格格不入了。所以再次重新演绎的机会渺茫,况且演员必要择新,唯恐毁了观众心中的《留守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