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明·赵釴《晏林子》:多技累人

2023-07-25 08:47阅读:6
赵承旨孟頫初至京,会诏集百官于刑部议法,众欲计至元钞二百贯赃满者死。承旨抗言其非,曰:“始造钞时以银为本,虚实相权。今二十年间,轻重相去至数十倍,故改中统为至元。又二十年后,至元必复如中统。使民计钞抵法,疑于太重。古者以米绢民生所须,谓之二实,银钱与二物相权谓二虚,四者为直,虽升降有时,终不大相远也。以绢计赃,最为适中。况钞乃宋时所创,施于边郡,金人袭而用之,皆出于不得已。乃欲以此断人死命,似不足深取也。”卒夺众议。又论王虎臣不宜往按总管赵全/及谕奉御彻里论桑哥丞相之恶,吾常伟之。 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当时有一个叫王虎臣的人,他上书朝廷检举平江路总管赵全有不法的行为。朝廷立即派王虎臣前去查办。赵孟頫进言说:“赵全的问题当然应该查问,但王虎臣以前曾任该地的长官,多强行买下别人田地,又纵容他的门客获取不法的利益。赵全多次与他争论,王虎臣怨恨他。王虎臣如果前去,必然会陷害赵全,即使赵全的不法行为得以证实,人们也不可能不怀疑的。”元世祖醒悟过来,于是另派官员前去。
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孟頫与阿刺浑撒里甚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桑哥派遣忻都以及王济等清理计算国家钱粮,已经征收了几百万, 还有几千万没有征收。这件事对百姓造成了巨大损害,导致民不聊生,自杀的百
姓比比皆是。赵孟頫和阿刺浑撒里交情很深,就劝说阿剌浑撒里上奏皇帝赦免天下,免除百姓缴纳的全部钱粮。阿剌浑撒里入朝向皇帝上奏度缤赵孟頫说的一样,皇帝听从了他的话。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总管缺员,赵孟頫独自主持总管府的政事。有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劳役,因忍受不了盐场的艰苦生活,乘机逃去。他的父亲找到一具他人的尸首,便诬告一起服劳役的人杀害了元掀儿,遭诬告的人被屈打成招。孟頫怀疑这是一起冤案,于是压下来没有判决。过了一个月,掀儿自己回来了,当地人都称赞赵孟頫断案如神。
曰:“承旨立朝大节,总总可称。乃独称其字画,何也?”史官杨载亦称孟頫之才,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乃知多技累人也。故法秀师亦尝让李伯时,为士大夫而以画名。行已可耻。又作马,忍为之耶?伯时恚曰:“作马无乃例能荡人心堕恶道乎?”师曰:“公业已习此,则日久思其情状,求为神骏,系念不忘。一日眼花落地,必入马胎无疑,非恶道而何?”伯时大惊,不觉身去坐榻。曰:“今当何以洗此过?”师曰:“但当画大士像。”伯时遂画此像,妙绝天下。夫以冥道相诱,虽非至论,谓士夫作画,行已可耻,亦名言也。学者当知所重,毋托辞于游艺焉。
有一次,元世祖“诏集百官于刑部议法”,邀请在尚书省起草诏书的赵孟頫一同参加。当时,刑部官员一致认为,凡是赃款满至元钞二百贯的,一律处死。赵孟頫觉得不合适,便旗帜鲜明地说:元初发行中统钞时,国家以银子为本,钱钞与实物价值大致对等。现在过了20年,通货膨胀,当今发行的至元钞比中统钞“轻重相去至数十倍”,以后至元钞也还会像中统钞一样贬值的,“使民计钞抵法,疑于太重”。他认为“欲以此断人死命,似不足深取”,并主张“以绢计赃,最为适中”。
这时,刑部郎中杨某马上气冲冲地站出来指责赵孟頫说:“今朝廷行至元钞,故犯法者以之计赃。公以为非是,岂欲沮格至元钞耶?”“沮格”就是阻止的意思,杨某给他戴政治帽子了:你反对用至元钞计赃,就是否定至元钞,就是反对现政权的财政政策!杨某还说:过去制订法律的时候,“亦与大儒共议”,难道过去的大儒都比你学问差吗?赵孟頫知道自己不是蒙古族人,别人对他歧视,存有偏见。但他理直气壮地反驳说:“法者人之命,议有重轻,则不得其死。某奉诏预议,心有所不可,不敢不言。中统钞虚,改至元钞,谓至元钞终无虚时,岂有是理哉!君言不揆于理,徒欲以势相陵,何也?”赵孟頫既然奉皇帝之命参加讨论,不能不把自己的观点公开讲出来。你不讲道理,光是以势压人,什么意思!义正词严的一番话,说得杨某羞愧万分,他连连说:“某之失在于不学,公之言是也。”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