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求子圣地——普陀山灵异传说

2012-11-08 15:21阅读:809
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著名的道场,在这个佛教圣地曾经发生过不少的奇异事迹,连民国初年入侵我国的日本军队也要绕道而行,对它敬畏三分。

短姑圣迹


求子圣地——普陀山灵异传说X

相传有一位老翁和媳妇女儿虔持数年的愿心,远道航海来山
进香,舟抵普陀的时候,翁嫂们正预备舍舟登岸,上岸进香的当儿,忽然小姑天癸适值身体不清净,所以不能跟随父亲和嫂嫂一同上山拜佛,请她嫂嫂在菩萨面前,代为进香以了心愿,其嫂短而笑之,小姑更觉惭恨,自己无福亲见菩萨,只得独坐舟中,静待父嫂上山进香回来。那知正值海水涨潮,潮水不断上涨,把刚才上岸的一条路全淹没了。
道路断绝,无法上岸,而腹中又饥不得食,忽然看见一个老妪,手持饭箪而来,屡搬小石投水中,搴裳濡足登舟说:「特为姑娘送饭来!」说罢置饭箪而去,小姑甚为奇怪,以为是父亲使令此老婆婆送饭来吃的,直至下午天晚,父嫂在山上各处礼佛而归,那时已经潮退路现,他们实在忘记了预备小姑的午饭,迄至回船见面的时候,方才想起来小姑还没有吃午饭,因此忙问:「姑娘受饥饿了吗?」小姑说:「午后已经有一个老太婆,送饭来给我吃过了。我以为她是你们遣来送饭的,难道不是你们叫她送饭来的么?」他们翁媳两个很惊奇的说:「并没有叫人送饭呀!」小姑娘即将老太婆送来未吃完的饭,拿出来给他们看,表示所言不谬,嫂嫂这时已经悟知一定是观世音菩萨显圣,变现一个老婆婆送饭来,以济这个虔诚远道来山拜佛的少女,因身体不净,惭恨自己无缘得睹佛面为憾,所以菩萨现身变化给她看,以增其信念,她与她的公公赶快返殿祷谢,瞻仰莲坐,见大士之衣犹湿,因此后来就称靠船上岸的那个地方,名曰「短姑道头」。就是嫂嫂短笑小姑于此,菩萨显圣送饭的感应,说明小姑诚心的故事,后人名其地以志纪念也。那个地方也就是现在香客船来山靠岸边停船的码头,菩萨显圣的那个大殿,就是现在的慈云庵,紧靠在码头旁边上岸,不几步就到。

不肯去观音


求子圣地——普陀山灵异传说
公元863年,即唐咸通四年,日本国遣唐学问僧慧锷在五台山精舍见到一尊观音像,心生喜爱,便恳求寺僧让他将此观音圣像迎归日本。寺僧同意了他的请求。慧锷肩扛观音圣像来到宁波开元寺,从这里乘船回日本。当他上船的时候,本来很轻的观音像突然重不可举,十几个人一齐用力才抬到船上。当船经过普陀山时,本来风平浪静的莲花洋突然涛怒风飞,海水中布满了铁莲花,船被钉住,寸步难行。船上的人无不感到十分恐惧。晚上,慧锷梦到一个胡僧模样的人对他说:“你只要把我安放在此山,我就让风送你回日本。”慧锷惊醒,哭泣着告诉与他同行的人,大家都感到十分惊异。于是,慧锷和众人一起把观音像抬到普陀山上的潮音洞旁边,翦了许多茅草搭了一个简易的茅庵,恭恭敬敬的把观音像放在茅庵中,上船回日本去了。被慧锷留在潮音洞旁边茅庵中的观音像,因为不肯去日本,而愿留在普陀山,所以 就有了一个名字:不肯去观音。普陀山上一位姓张的岛民知道了此事后,内心感动,便把不肯去观音请归自己的家中,把房宅施舍出来建了一座“不肯去观音院”,这个“不肯去观音”的故事,后来被佛教称为“佛选名山”。

二龟听法石


求子圣地——普陀山灵异传说
关于二龟听法石,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这二龟原是东海龙宫里的左右丞相,因来此听观音大士讲经,来不及返回龙宫,就变成了石龟。又传说它们原是一对情侣,因在菩萨讲经时顾盼含情,因而被罚做石头,矗立至今。

无蛇传说


求子圣地——普陀山灵异传说
故事是这样的: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甚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昧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意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化众生呢?」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甚么能力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他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
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么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那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菩萨见蛇王无能为力了,笑着对它说道:「现在你不能围绕三匝,还有甚么话说?山该借与我开道场了!」
蛇王无可奈何的说:「今天不知倒了甚么运,每次我都能围三匝,今天怎么一转都围不上?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能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林,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由来和出典。

莲花斋饼的美丽传说


求子圣地——普陀山灵异传说
普陀山莲花斋饼的发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大唐文宗年间,明州有一个吴财主,嗜食鲜活禽畜鱼虾,杀生无数。一日骤患怪疾,喉间似有骨鲠,浑身如长芒刺,饮食不进,寝卧不宁,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遍延良医,均无方药可治。正处痛苦待毙之际,忽来游医,观形辨色,摇头叹道杀生过甚,遭此报应,欲求重生,速制素饼数百,去南海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虔诚忏悔,改恶从善,以素饼分斋信众,大士慈悲,必能救汝。言罢即去。吴翁不敢延缓,速急办理,果得菩萨垂救,痼疾顿消。从此厌食荤腥,念佛修行,每逢观音圣诞,必持素饼供奉,广斋全山僧俗。从此以后,普陀素饼誉满天下,凡来山礼佛香客游人,必携素饼回乡,敬老贻少,馈赠亲友,食之均得菩萨庇佑。明初动乱,佛山遭劫,素饼失传。近年经高僧指点,重新开发出来,精料细做,成为佛教僧俗喜爱的面食佳品。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