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马宏达:道不远人——南怀瑾老师的故事(6-6)

2022-12-21 21:17阅读:159
【本期精彩】
刚才颜回的办法,本身就是安心,你若真的照着去做了,你已经在安心了。刚才我们没讲另外一个,六祖悟道的时候讲,“菩提本无树”,为什么讲这个?因为神秀大师讲“身是菩提树”,这个身体用来修行,没错。可是六祖讲,菩提本无树,什么意思?你可以跟颜回这个坐忘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研究,放下身体观念,什么身是菩提树,菩提本无树,把身体观念放下,身体感觉也不理。神秀大师讲“心如明镜台”,六祖讲“明镜亦非台”,对吧?六祖慧能破掉“心如明镜台”的心,以及什么观照为善去恶等等。六祖说,明镜亦非台,把这个“心”的观念也放下,等于把知性、佛性、涅槃等等观念,什么六识、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等,统统放下,一概不理这些观念,当下清不清净?自然安心了,对不对?下一刻不安了,继续照此办理,一个一个的不安念头,一概不理,自然就安了。有什么不安的?不还是你自找烦恼?按照颜回的办法,继续练习下去,自己会有心得的。
六祖的偈语,与颜回的坐忘,异曲同工。六祖的偈语,不仅是顿悟的偈语,也是渐修的方法,同颜回的坐忘一样,都是身心两不住,身包括了身体观念与感觉触受,心包括了能知、所知、所思、所想、所感。其实“四念处”,也是这些方面,不过表述不同、入手不同而已。
但是你不要高推圣境,认为当下清净了,应该就有三明六通,至少也来个眼通或者耳通、他心通的,否则就不对。千古以来这种心理害死人了,使人永远无法起步,永远无法入道,都不能在平凡中体会,都困在高推圣境。证果的标准是烦恼解脱的能力,当下你能从各种念头中解脱清净,当然就是烦恼的解脱。下一刻不清净了,再如此修嘛,日积月累不就行了?什么是波罗蜜多?字面意思是到达彼岸,其实就是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功到自然成。……(点此阅读全文)

马宏达:道不远人——南怀瑾老师的故事(6-6)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