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宗教信念与认知发展

2017-02-09 15:38阅读:89,535
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认知发展使年轻人对宗教的看法发生改变。青少年对宗教信仰的看法比儿童更为抽象。在一项研究中,金德(Elkind)(1978)对数百名514岁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儿童进行访谈,问他们关于宗教的各种问题,例如“什么是一个天主教徒?”“世界上所有的男孩和女孩都是基督教徒吗?”等关于他们对宗教信仰和家庭看法的问题。当他们到了青春期早期时,答案与年幼时相比变得更加抽象和复杂。年幼的儿童倾向于通过外在行为解释作为某种宗教教徒的意义,而青少年更强调内在、抽象的标准,例如人们的信仰以及与上帝的关系。
詹姆士·福勒(James Fowler)提出了一个从出生到成人这段时期与认知发展相关的宗教发展阶段理论(Fowler, 1981,1991; Fowler & Dell, 2004)。根据该理论,青春期早期是诗意与习俗的信仰阶段(Poetic-conventional faith)。该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信念中的象征主义,对于宗教的理解趋于复杂,年幼的青少年不断认识到有多种途径了解真相。青春期后期和成人初显期是一个根据自己的判断而不依赖父母确定自己的价值观(Individuating-reflexive faith的阶段。该阶段,人们更少受父母信念的影响,而是发展一种基于质疑父母信念并整合个人经历于信念的更加个人化的信念。当然,该阶段的活动同样反映出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宗教信念之间的整合。福勒的理论是基于对美国白人的研究,处于非主流文化的人可能不会经历福勒描述的个体化进程。
与美国主流文化中宗教发展的个体化进程相反的例子可以在伊斯兰文化中找到。在伊斯兰社会中,青少年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斋月(Ramadan(Al-Mateen & Afzal, 2004; Nanji, 1993)。斋月是纪念穆斯林的圣书——可兰
经(Koran)的出现(该书由上帝传给先知穆罕默德)。在每年的斋月,穆斯林被禁止参加任何放纵享乐的活动,并要从每天的日出至日落进行斋戒(这意味着不能进食、饮酒和发生性行为)。斋月的最后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全世界的一亿穆斯林都遵循这一仪式。世界上大部分穆斯林不在中东而在亚洲——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拥有伊斯兰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名列其后。
年幼的穆斯林在青春期以前没有斋戒的义务。女孩月经初潮后可以斋戒,男孩出现第二性征后可以斋戒(Davis & Davis, 1989)。接近青春期的儿童有时会斋戒一两天,他们的父母或兄姐会监督他们,但不强迫。不过,他们一旦进入青春期就要在斋月斋戒(Jacobson, 1998)。事实上,一个明显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斋戒是一件可耻的事。青少年穆斯林参加宗教活动很少取决于个人意志,更多来自社会压力。社会化对宗教行为的影响很有限——无论是否斋戒都不由个人做主。
最近,在一些城市出现过青少年拒绝斋戒的反叛行为。但在偏远的小地方,来自家庭和社区的压力很大,没有青少年拒绝斋戒(Davis & Davis, 1989; Ghuman, 1998; Nanji, 1993)。确切地说,他们在一种崇尚斋戒的文化中长大,进入青春期会期待参加这种活动。他们已经把文化信念内化了,不需要外在压力。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