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清明节的由来-介子推割肉救重耳

2021-03-27 19:48阅读: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 大约始于周代,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固有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比较接近,而寒食呢,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那渐渐的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清明节的由来-介子推割肉救重耳
寒食的意思啊,就是在这一天只能不动烟火,只吃冷的凉的食物,关于寒食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栗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毒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以后,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而原来一直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也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个就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在逃难的过程当中饿晕了过去,跟他在一起的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并且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19年以后重耳回国做了君王,他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清明节的由来-介子推割肉救重耳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这个时候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来的时候,介子推一定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 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
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就把这封血书藏入了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了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的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都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以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既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届清明,人们都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这就是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由来-介子推割肉救重耳
此后呢,也有人因为介子推的退让而管他叫介子退,那么清明节又有哪些传统习俗呢,首先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寒食,当然现在已经很少有现代人还遵守这一个寒食的传统,古代啊,寒食节是一定要严禁烟火的,那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大家就会在这一天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第二个习俗是荡秋千,这也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为揪着皮绳而迁移,古代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在山上采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所以从古至今,这都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游戏。
清明节的由来-介子推割肉救重耳
此外还有一项体育运动,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蹴鞠,鞠就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后来啊,这个游戏就在民众间也渐渐地流传开了,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刚好是春回大地的时节,自然界到处都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的由来-介子推割肉救重耳
如果说以上我所说的每一个习俗都没有被很完整地传承下来的话,那么清明扫墓,一定是这个节日从被创立至今,每一个中国家庭都会遵守的习惯了,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扫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情,好了,说了这么多,不知道这个清明小长假,你是怎么安排的呢,我想这样一个假期,既可以用来纪念和怀念先人,也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加的珍惜身边人,珍惜眼前的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