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延庆“火勺” 的来历

2010-01-24 15:34阅读:732


至今我不理解,延庆火勺的制作过程为什么叫做“打”,一个“打”字简洁、生动、内涵丰富。
延庆的火勺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问过很多人,答案却是众说纷纭。
我国是个面食大国,尤其对饼更是情有独钟,早在汉代,人们就把面粉和水调和做成“饼”。“饼”就是“合并吃食”的意思。延庆的火勺在饼类中则别具一格,乃是半发酵,先烙后烤,更与众不同的是,内里还夹着一块沾了花椒盐的馅心。这种制作方法堪称“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东不过四海,西不过怀来,出了延庆县境内,就再也见不到这种火勺了。
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都有火勺,有的写作“火烧”,按词典里的解释乃是“没有芝麻的烧饼”。北京城里有传统小吃“卤煮火勺”,所用的火勺比延庆的火勺要大,像大发面饼,掰开后里面雪白而蓬松,纹路很美。这种火勺应是传自山东,因其做法也是先烙后烤,但却是发面,面和得很稀,揉制方法更近似于做芝麻烧饼。除北京外,南方的上海等地也有火勺,以大黄米或小黄米为原料制成,夹红豆馅,食时蘸糖。与延庆火勺近似的,其实还得说是河北平山县的缸炉烧饼和西安羊肉泡馍使用的馍。平山的缸炉烧饼是在一只大“缸”里面烤制的,缸里面是炉子,也是圆形的,中间安了炉箅子,下面是火。缸炉烧饼用面是“死面”,不发酵。和好的面要揉到饧透。入炉时,先在面饼上洒点水,再把芝麻撒上去,将沾了芝麻的一面向火,另一面紧贴炉壁,盖上炉盖,一面烤一面烙。与延庆人一样,平山人不叫烤烧饼或是烙烧饼,而叫“打烧
饼”。 西安的馍也是不发酵的死面,基本使用烙,不怎么烤,做成的样子与延庆的火勺是极近似的,但很硬,不泡上特有的羊肉汤,是不好吃的。
在我看来,延庆的火勺应是山东火勺、南方火勺、西安的馍以及缸炉烧饼的综合发展。
明代初期,蒙古人退回漠北,明朝政府开始设立了居庸关千户所,进行军屯,到1567年,延庆当时驻军达到了七个部分,驻军总数应在四万人左右。
而这些官军都是哪里人呢?据记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江南的官兵定期要到北京来接受皇帝的检阅,之后部分就被抽调到京师北方戍边,因此可以认为,驻守在延庆的官兵亦是从这几处地方军中抽调出来的。
来自四面八方的士兵,必然也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惯。作为干粮,各地的火勺自然成为了首选,但山东的火勺是全发酵,延庆的气温较低,冷的时侯食用,对于不能按时吃饭的戍边士兵来说,胃是不好受的。  “延庆的火勺”更能适应延庆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更为大众所能接受和喜爱,独具地方特色的延庆火勺,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