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国三寮
兴国梅窖镇三寮村称中国堪舆文化第一村。这个村状如太极图形,两座寺庙、七口池塘各具代表意义,大量宋休以来的古墓,是不同时代堪舆作品的汇集,堪舆先师杨筠松曾隐居于此。
杨筠松携其门徒曾文辿、廖瑀、刘江东、黄妙应等人,选中这块“宝地”,侨居二十多年,他们授徒传业,开创了中国南方堪舆文化之先河。三僚村的曾、廖两姓村民,自他们的祖上曾文讪、廖瑀师事杨公之术后,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国师辈出,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各朝千多年,约出国师24位,明师72位,其中白衣承昭,由皇帝直接封为钦赐。
2、于都寒信峡
寒信峡位于江西于都县城东北三十公里处,峡成北南走向,东面的庵背山与西边的车头嶂夹峙两边,峭壁悬崕,形成峡谷,梅水泻出其中,“每于岁暮, 峡中先寒”, 因以为名。寒信峡溪萧氏族谱中这样记载着寒信峡的独特景象 ——峡溪古八景:“双峡云过、横江练净、庵山密树、龙坝断烟、过龙摇石、砥水浮洲、车嶂朝岚、石峰晓照”;龙溪古八景:“金星护座、玉屏列槛、塔峰擎天、阁阴拔地、二水襟带、四洲迥兰、玉泉古寺、瑶金仙山”。寒信峡是赣派堪舆祖师杨救贫死后归葬之地,称“杨公坝”。
3、赣县杨仙岭
杨仙岭位于赣州城郊沙河镇的西北部,紧邻梅林大桥。这是一座以硅酸岩为主要地貌景观
兴国梅窖镇三寮村称中国堪舆文化第一村。这个村状如太极图形,两座寺庙、七口池塘各具代表意义,大量宋休以来的古墓,是不同时代堪舆作品的汇集,堪舆先师杨筠松曾隐居于此。
杨筠松携其门徒曾文辿、廖瑀、刘江东、黄妙应等人,选中这块“宝地”,侨居二十多年,他们授徒传业,开创了中国南方堪舆文化之先河。三僚村的曾、廖两姓村民,自他们的祖上曾文讪、廖瑀师事杨公之术后,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国师辈出,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各朝千多年,约出国师24位,明师72位,其中白衣承昭,由皇帝直接封为钦赐。
2、于都寒信峡
寒信峡位于江西于都县城东北三十公里处,峡成北南走向,东面的庵背山与西边的车头嶂夹峙两边,峭壁悬崕,形成峡谷,梅水泻出其中,“每于岁暮, 峡中先寒”, 因以为名。寒信峡溪萧氏族谱中这样记载着寒信峡的独特景象 ——峡溪古八景:“双峡云过、横江练净、庵山密树、龙坝断烟、过龙摇石、砥水浮洲、车嶂朝岚、石峰晓照”;龙溪古八景:“金星护座、玉屏列槛、塔峰擎天、阁阴拔地、二水襟带、四洲迥兰、玉泉古寺、瑶金仙山”。寒信峡是赣派堪舆祖师杨救贫死后归葬之地,称“杨公坝”。
3、赣县杨仙岭
杨仙岭位于赣州城郊沙河镇的西北部,紧邻梅林大桥。这是一座以硅酸岩为主要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