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

2015-11-30 11:26阅读:134
一、簪花高髻
此发式是唐代贵族妇女的时髦打扮。梳理时真、假发结合,向头的顶部分层卷梳而成,髻旁插玉簪,髻前插串珠步摇,顶上戴牡丹花。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X
簪花高髻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簪花高髻
二、扇形高髻
此发式是将头发梳拢于顶,再将假发梳成扇形固定,髻前插梳,显得端庄稳重。盛行于中、晚士庶妇女中。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
扇形高髻
三、惊鹄髻
此发式​是一种双高髻,很长好看。梳理时,将发提起,编盘成惊状之鸟展翅欲飞(典型)的样子;也有先做好义髻后固定于头顶。据传此髻始于魏文帝宫中,后传入士庶间,到了唐代,风靡于长安城中。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惊鹄髻
四、双刀髻
又称双刀半翻髻。假发制成双刀形,用簪钗固定头顶,与原发合成一个发髻的整体,髻前揰孔雀翎两枝(图片中用的是金制珠花,虽然华贵,反而显得俗气了)。此髻始于初唐宫中,后来贵族妇女也纷纷仿效,到盛唐时很为时兴。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双刀髻
五、半翻高髻
将发收拢于顶,再向上编成一髻。初唐时多为宫廷仕女所用,后在民间妇女中也盛行。图为《杨贵妃秘史》中贵妃的宫廷仕女。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半翻高髻
六、双缨髻
属双高髻一种。将发中分缚住灰后编盘两个缨状的髻高耸于头顶,每个缨髻前饰银花一朵。盛行晚唐宫廷和仕宦之家的妇女中,到宋代更为流行。其实比较像兔子耳朵~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 双璎髻
七、双环望仙髻
此发髻是将发分为两股,用黑毛线或黑带束缚成环,高耸于头顶,髻前饰一小孔雀开屏步摇,髻上珠翠如星。此发式有追求之感,瞻望之状,故称双环望仙髻。主要是流行于盛唐。
比较常见,各种“双环”:​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双环望仙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双环望仙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双环望仙
八、垂练髻
将发分成两边每边下垂后向上折起,用红绢缚之,并饰以少许珠翠。流行于中唐少女。
下图具体称“三角髻”​: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垂练髻
九、倭堕髻
发髻低垂、侧在一边,被认为是堕马髻之延续 。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 倭堕髻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 倭堕髻 
十、双丫髻
梳妆时将头发集束于顶,编结成左右各一的两个小髻,类似树丫叉,故称丫髻。这类发式从秦汉一直沿用下来,历代皆有采用,其典型的发式是“双丫髻”与“卯发”,“双丫髻”主要是宫廷侍女、侍婢丫环的发式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双丫髻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双丫髻
十一、堕马髻
此发髻是“盘桓髻”的改进,发髻偏坠一旁,犹如骑士的坠马一般,更显佻巧和妩媚。喻其似蔷薇花低垂欲拂之态。《古今注》载:“倭坠髻—云坠马髻之余形也。”其形似倒垂侧向一边。发髻挽得很低,这是此髻得特色。类似于汉代之坠马髻,约在唐天宝年间初现,到贞元年间重又流行,只是髻式稍有变化而已。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堕马髻
十二、反绾式【总结之一】
此发髻是将头发拢高翻绾而成,也属于高髻的发式,不使蓬松垂,便于轻捷姿态的活动。其制法是将头发往后拢结,用丝线结扎,再分若干股,翻绾出各种式样。有的梳编成惊鸟双翼欲展的样子,称为“惊鹄髻”,也有梳编成单刀或双刀的样子,称为“翻刀髻”,也有将多股的头发翻绾成花式,称为“百花”。其形式与手法甚多,皆靠拢结翻绾或反绾而成。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反绾式
十三、结鬟式【总结之二】
这类发型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巍峨华丽。皇后贵妃与贵女流的发型,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
十四、​拧旋式【总结之三】
这是汉代末期始创的一种发式,据记载为甄后所刨,后相互崇向而流行。这种发式的编法是将头发分成几股,象拧麻花似地把发蟠曲扭转而缠盘在头上。据记载甄后入魏宫时,宫中有一绿蛇,甄后每日梳妆时,此蛇则盘缠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为髻,每天皆因蛇形变化而梳髻不同,因而号为“灵蛇髻”。这种发型灵活生动又饶有风韵,为神女与未出室的名贵女流所好用。这种发式变化的形式很多,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头前,变化生动舒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尤为多见。造型时可灵活运用。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甄宓发明的灵蛇髻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灵蛇髻
十五、盘叠式【总结之四】
这种发式在唐代的绘画、雕塑与墓壁画皆可见到。据记载;唐长安的妇女好梳盘桓髻,其形高耸而不走落,号为螺髻。在长安风靡一时,这种“螺髻”主要以盘叠形式作成,其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然后采用编、盘、叠等手法,把发髻盘叠成螺状,放置在头顶或两侧或前额与脑后,也可随意盘叠各种形式。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盘桓髻
十六、回鹘椎髻
属于花髻的一种。回鹘是当时西北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回鹘文化曾对汉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回鹘髻”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将头发挽成椎状的髻式,髻上另戴一顶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两鬓一般还插有簪钗,耳边及颈项各佩许多精美的首饰。这无疑是身份显赫的人才能拥有的。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回鹘椎髻
十七、双环垂髻(少女)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双环垂髻
十八、抛家髻
两髻靠面,头顶再加一椎髻/三个或一个高耸起来的「朶子」,向一端倾斜呈抛状。多为盛唐和中晚唐贵族妇女所饰。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抛家髻
十九、圆椎抛髻
此发髻是将发收拢于顶,向上盘两卷成圆椎,然后向一侧绕一环成抛状,这种把椎髻和抛髻结合的发式称圆椎抛髻。发的一侧插步摇,一侧戴花。为晚唐时长安妇女所常用。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圆锥抛髻
二十、孔雀开屏髻
将发耸竖于头顶,梳成椎髻,用珠翠制成孔雀开屏状饰于髻前。此发式多为唐代贵夫人所喜用。因为《红楼梦》架空,所以87版王熙凤用了此髻:
唐朝女子发髻发型 孔雀开屏髻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