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股市已满14年了。收益来源主要是股息和股息再投入,其次是大波段操作,第三是打新(虽然中的都是牙签)。通常情况下,我会保持7成左右的仓位,因为这样的仓位几乎可以同时满足以上3项收益的基本条件。
其实,就时间的维度来说,我也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不过,我不是私募大神们所宣扬的那种“持有伟大公司穿越牛熊”的长期主义者,而是一个通过仓位管理来实现复利效应的“长期主义者”。
今天之所以再次审视仓位管理的重要性,缘于一位股友的电话。
股友小张前几天给我打电话,说家里急需用钱,清仓了。这是他 3年来的第2次清仓。
3年前,他满怀信心杀入股市的时候,我告诉他,一定要用闲钱,而且,要保持足够的仓位,不到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不要轻易清仓离场。
小张第一次清仓,说是有一个项目需要钱,利润老高了,被我训了一顿。
这次他说是家里有事,急需用钱。可能是怕我再训他,撒了个谎吧。依小张的家庭条件来看,不太可能就缺股市里这几万块钱吧。估计又是到别的地方去挣快钱了。
这么个折腾法,小张与长期复利注定是无缘了。
其实,就时间的维度来说,我也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不过,我不是私募大神们所宣扬的那种“持有伟大公司穿越牛熊”的长期主义者,而是一个通过仓位管理来实现复利效应的“长期主义者”。
今天之所以再次审视仓位管理的重要性,缘于一位股友的电话。
3年前,他满怀信心杀入股市的时候,我告诉他,一定要用闲钱,而且,要保持足够的仓位,不到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不要轻易清仓离场。
小张第一次清仓,说是有一个项目需要钱,利润老高了,被我训了一顿。
这次他说是家里有事,急需用钱。可能是怕我再训他,撒了个谎吧。依小张的家庭条件来看,不太可能就缺股市里这几万块钱吧。估计又是到别的地方去挣快钱了。
这么个折腾法,小张与长期复利注定是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