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重温经典——格雷厄姆论股价(三)

2023-03-06 08:58阅读:
“尽管可以做好以获得收入和价值增值为目的无限期持有证券的准备,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当证券不再有吸引力时——或者因为它的品质退化,或者因为价格上升到与价值完全脱节的水平——适时地将它出手是明智的。因此,普通投资者必须时刻关注价格以及价格的变化,因此他不可避免地要成为股票市场的一个参与者。”
—— 格雷厄姆
之所以发表重温格雷厄姆经典系列小文,是因为我们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与格雷厄姆当时(上世纪30年代)所处的环境是惊人的相似。那个时候,华尔街流行的“新时代理论”土崩瓦解,而现在,大唐股市盛行数年的“长期主义”也已偃旗息鼓。那位前海开源的杨首席已经一年没露面了。
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训?
格雷厄姆认为:买入一支股票,你就拥有了双重身份。第一重身份,你可以把自己看成是这家企业的少数股东。第二重身份,你也可以把这支股票作为一张交易凭证,在不同的时间按不同的价格将其出售。
我们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第一重身份了,而完全忽视了自己的第二重身份。“英雄所见略同”的但不群、杨首席等所谓的价值大V们前些年就是不断地向我们灌输他们的观点:你要手持时间的玫瑰,高举“长期主义”的大旗,做优秀企业的长期股东
,不惧波动,穿越时空。这才叫价值投资。反之,就是投机。
追寻伟大的企业,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不知这些大V们,是有意还是无意地闭口不谈价值投资的另外两个不可或缺的支柱——安全边际和市场先生。而这两个因素,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其重要性,可能要比殚精竭虑地去分析企业的内在价值更重要。时刻牢记安全边际,是我们成功投资的必要前提。而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尤其是大级别的市场波动,则是提高收益的充分条件。
我是一名高股息爱好者,也是一名高度分散的小投资人。持有的几十支股票,都是价值大湿们瞧不上眼的平庸股,整体波动不大,每年都有不错的分红到账,所以买入的股票只要每年有大方的分红,我是乐意做他们的长期股东的,尽管是纳米股东。比如建设银行和大秦铁路,我已经是这两家企业11年的纳米股东了。
但是,我也经常有放弃做股东的时候。因为在平衡市里,每年都会有几支表现不错的股票。有的是三天三板,有的是半年50%,有的是1年翻倍。这样的票票提前给你支付了5年甚至10年的股息,市场先生的馈赠岂能不要?这个时候,就让别人去做股东吧!
所以,不要听那些价值大湿的蛊惑,动不动就“不想持有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钟”了。要记住自己的双重身份,只要估值和股息率满意,企业经营稳健,不出大幺蛾子,就年复一年做它的纳米股东。如果估值和股息率超出了自己的容忍范围,或者企业出现了道德问题,咱就和它拜拜。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或许也适合股市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