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外国语学校在2021届保送生推荐中对法语生不公的投诉
2020-11-05 15:29阅读:2,393
在郑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郑外)
2021届(本届共招生
803名)外语类保送生推荐中,存在对法语生的不公,主要问题如下:
1、保送生推荐摸底考试(以下简称摸底考试)中,所采用的“让英语和法语考试具有相同难度系数”这一命题原则存在重大错误。这一错误,导致了在外语科目上,在法语生与英语生的比较中,法语生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
2、在保送生推荐中,对外语能力的评定,没有考虑到法语生具有“双语”能力这个事实,仅仅用法语成绩和英语成绩简单比较这个方法,与同类学校的方法相比,有失公平。
3、2021届法语生在高一就注意到了保送规则的不公平,以及高考出路狭窄的问题,因而强烈向学校要求,对于达到正式录取线的学生,能够允许转学英语,这一请求被学校拒绝。学校一方面强迫这些学生学法语,另一方面在保送生政策与同类学校同类班型相比,明显有失公允。在保送生推荐摸底考试中,又在英语和法语考试“难度系数相同”的规则下,实现了英语易而法语难的结果,进一步制造了不公平。我们认为,学校对法语生的教育权构成了严重侵害。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展开调查,纠正学校的错误,调整本次保送生推荐结果,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维护教育的公平。
详细说明如下。(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也参与了摸底考试,以下简称新枫杨。)
一、在与学校沟通中获得的基本数据和学校的说明
表 1
英语和法语高分段人数及占比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法语(
8人)
人数
|
占比
|
人数
|
占比
|
140以上
|
21
|
1.18%
|
0
|
0
|
135以上
|
166
|
9.35%
|
1
|
12.5%
|
130以上
|
459
|
25.79%
|
1
|
12.5%
|
从学校处,我们得到了表
1的数据,这是高分段的英语和法语人数及占比。
其中,英语总人数是由
140分的人数和比例倒推而得,可能有偏差。
130分、
135分人数是由比例和推算总人数计算得到的。郑外
2021届招生数额公示的是
803人。
表 2
英语和法语考试难度系数
学校还提供了英语和法语考试的难度系数如表
2所示。难度系数计算方法为:平均分除以满分。由此可计算出,本次考试英语平均分为
117分,法语为
115.5分。难度系数值越大,平均分越高,说明对学生的区分度越低。对于同一组学生,同一科目,难度系数越大,说明题目越简单。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学校认为,
135分以上的人数占比,法语生比英语生要高一点;英语和法语的难度系数数值相近。据此,学校认为按照所谓
“高考分析框架
”,这些数据说明本次考试中,对英语和法语之间分数比较是公平的。
二、“高考分析框架”有特定的适用条件
作为家长,我不确定学校所说的“高考分析框架”的准确含义。依据当时会议中学校的进一步解释,我理解,学校的意思是,用难度系数对不同科目进行比较,两个考试难度系数相近,就说明这两个考试之间的分数可以比较。
高考的小语种,其参与的人数足够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分布。就法语而言,除了像我们这种在专门的外国语中学,从初中就开始学习法语的学生之外,还有大量因为英语学不好,高中才开始学法语,试图通过小语种来博取外语高分的学生存在。在高考的场景下,参与高考法语考试的学生和英语考试的学生,都具有足够多的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参与的学生人数也足够大,因而可以在统计意义上,假设参加英语和法语考试的学生的层次分布相似,这是能够使用难度系数去比较这两个考试的前提。
脱离了“人数众多、人群之间充分分化”这个前提,而对两个群体简单的用难度系数相同的测试去对群体进行区分,并对这种区分所得的分数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假设将本次考试中
8个英语成绩最好的学生挑出来组班,与其他
1772名学生各做一套试卷,考出来的难度系数相同,能够认为这
8个人的第
2名的英语水平,排到这
1772人中的
463名
(大约是
1772的
25%位置
)之后,是公正的吗?
无视参与测试的人群的实质性差异,机械照搬所谓的“高考分析框架”,让摸底考试以“难度系数相同”为命题原则,这是完全错误的。
三、对
8个法语生与
1780个英语生的比较
法语生本来就是从英语特长生中选拔的法语爱好者,从初中开始小班教学,又有中考、高考压力,因而法语学生之间的分化比较小,成绩差异比较小。对法语这种起点一致、人数又极少的群体,用比较大的难度系数就能实现很高的区分度和对高分的压制。
英语生包括郑外和新枫杨两个学校共
1780人。这个人群来源的广泛性、人群之间的差异性,无疑要远远大于
8名法语生之间的差异。使用与法语生相同的、数值比较大的难度系数,会导致英语成绩区分度很差。(表
1所示英语高分生大量聚集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在
“难度系数
”相同的情况下,对两个群体进行不同的测试,哪个群体中的差生多,哪个群体中的优秀生相对另一个群体中的优秀生而言,就更加受益。
假定初始条件是郑外的英语生和法语生采用相同难度系数进行英语和法语考试。由于新枫杨的学生成绩整体上差于郑外,当新枫杨加入时,会拉低英语平均分,为了维持英语和法语的难度系数一致,要么需要降低英语试题难度(增加难度系数)以提升英语平均分,要么需要增加法语试题难度(减小难度系数)以降低法语平均分。
在
“英语和法语难度系数相当
”的命题原则下,新枫杨的加入,加大了英语优秀生相对法语优秀生的优势。
四、法语考试比英语考试更难的进一步说明
高考英语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约3500个单词,相比之下高考法语只要求熟练运用2000个左右的单词。可见在高考框架下,对法语的要求相对英语要求是较低的,这跟学生学习法语的时间远比英语短这个现实情况有关
。例如本次考生中,英语生多数都是从小学1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至今学了11年,而法语生从初一开始学习法语,至今学了5年。因而,在对外语的掌握程度上,对不同语种的“绝对水平”要求所有不同,是适当的。
我们家长向学校提出,本次法语听力考试的语速远远超过平时的训练水平。学校则认为:“法语听力使用法国人正常说话语速的播音资料,英语也是使用正常语速的美国播音,这是正常的。”由此可以看到,校方在命题中,在所谓“难度系数一致”的情况下,至少听力考试中,法语和英语是采用了近似的“
绝对水平”。这直接导致了考试对法语生显得很难,而对英语生显得较容易。
五、错误的规则导致的后果
无视法语生和英语生这两个群体的巨大的区别,机械的采用“考试难度系数相同”的命题原则,导致法语生的考试难度过大,英语生的难度过低,这导致了如下后果:
A、法语试卷太难,导致高分不高,学生之间差距被放大。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都被评价为远低于英语生。(法语第2名的成绩,在外语成绩中,排到了460名之后,他就是去考英语都不会是这个排名!)
B、英语试卷太简单,成绩区分度太差,真正的英语尖子在英语科目上应该具有的优势被削弱了,英语中上成绩的孩子,英语科目避免了成为劣势,成为该命题原则的受益群体。
C、上述两个效果,让英语优秀生相对法语优秀生,形成了极大地的优势。
六、与同类学校对小语种生的政策相比,郑外的政策有失公平。
法语生本身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小升初时,法语生们多数都以具备中考以上的水平。在保送生推荐选拔中,无视法语生是
双语优秀这一点,仅仅进行单科比较,这有失公平。
全国共有
16所具有保送生推荐资格的外语学校。通过比较各个学校公示的保送生推选办法,以及搜索他们的学校信息,可以查到单独开设了小语种班的学校有
8所,在保送生资格选拔的时候,他们对于小语种生的政策如表
3:(未标注年份的都是
2020届的)
表
3 各校对小语种生的政策
学校
|
在保送生推荐中,对小语种生的政策
|
济南外国语学校
|
第一外语选择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复语项目学生只进行综合评定成绩排序。
|
太原外国语学校
|
小语种单列,按考生人数的40%进行分配。
|
成都外国语学校
|
小语种单列
|
重庆外国语学校
|
非英语类语种学生的保送预备生计划在我校总计划数内单列,对非英语类语种学生适当倾斜。2020届俄语类保送预备生计划为4人,德语类保送预备生计划为7人。高2020届英语类保送预备生的计划为80人。
|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8届)
|
规则中未见,2020年推荐生公示中,共110人,其中法语3人,日语2人。
|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届)
|
规则中未见,不知小语种生实际推荐情况。
|
南京外国语学校
|
规则中未见,不知小语种生实际推荐情况。南外是有名的出国为主流的外语高中,2019届高三毕业生去向,总计:389人,就国内高校仅140人。
|
郑州外国语学校
|
规则中未见,,多年以来,保送推荐生,每次小语种生最多一人(经常是没有)
|
可见多数开设小语种班的学校,都没有将小语种生跟英语生进行简单的比较,而是将小语种生单列。其中,重庆外国语学校除了单列之外,还额外倾斜,总人数
91人中,小语种生高达
11人。
因为小语种生相比英语生,出路更窄。即便取得保送生资格,也仅有几个所学语种的学校和专业可选;如果没能取得保送生资格,那么这些语种的大学机会,多半都将被保送生占据,高考时,将更加难以考取适合所学语种的学校和专业。
郑外在保送生推荐问题上,不仅没有给小语种生任何政策,还在摸底考试中,采用了“英语和法语考试使用相同难度系数”的方法,使得法语生在外语成绩上相对英语生处于巨大的劣势。
相比这些学校,在保送生推荐中,法语生在郑外遭受了双重的不公平。
七、
2021届法语生的教育权受到了侵犯
在高一时,
2021届法语生就注意到了保送规则的不公平,以及高考出路狭窄的问题,因而强烈向学校要求,对于达到正式录取线的学生,能够允许转学英语,这一请求被学校拒绝。
学校一方面强迫这些学生学法语,另一方面在保送生政策与同类学校同类班型相比,明显有失公允。在保送生推荐摸底考试中,又在英语和法语考试“难度系数相同”的规则下,实现了英语易而法语难的结果,进一步制造了不公平。我们认为,学校对法语生的教育权构成了严重侵害。
学校不仅在高一损害了学生的学习选择权,在保送生摸底考试中,又进一步损害了学生公平参与竞争的权利。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介入处理,维护学生正当的受教育的权利,维护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