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小外”与杰出人物(《天津教育》2008年第10期)

2019-06-16 20:43阅读:336
“小外”与杰出人物
张奎文
天津外院附校,又名天津外国语学校,被天津老百姓亲切的称为“小外”。这棵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播种的幼苗,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和雷电考验,在国家和天津市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小外”历届班子和教职工的辛勤耕耘及全社会的关心培育下,如今已根深叶茂,大树参天,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天津市直属重点中学,首批示范校,全国外国语学校副理事长校,开设英、日、德、法、西多语种的外语特色校。
“小外”与周恩来
“小外”与杰出人物(《天津教育》2008年第10期)X

在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创建了“小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家急需大量高水平外语和外交人才。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和主持外交工作的陈毅副总理从国家外事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亲自在中南海分别召集有外交家乔冠华和外语教育家许国璋等参加的专门会议,进行创建外国语学校的可行性论证。周总理亲自向教育部提议创办外国语学校,明确提出“外语要从娃娃抓起”。
19614月,由教育部向中宣部提出《关于筹办外国语学校问题的请示报告》,经周总理批准,教育部下发了<</span>(1963665>文件《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后,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委托市教育局主持创建天津外国语学校。19645月,“天津外国语学校”在津门大地诞生了!学校始建于和平区贵州路(天津一中南侧)。1964-1969年学校隶属市教育局领导,业务上接受南开大学指导。1964年底,学校迁至河西区徽州道原财经学校旧址。为加强师资队伍,市教育局从全市中小学抽调部分优秀教师,教育局从部属院校挑选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学校任教,很快形成了81人的教职工队伍。在当时国家外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花费外汇配备外籍教师4名,订阅了外文原版书刊,配备了录音设备,为天津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设小学部(招收小学二年级肄业生,学制10年)和中学部(招收初一学生,学制6年)。1964年,中、小学部各招收学生120人,1965年各招收120人,到“文革”前在校生人数达到了480人。1966停止招生。1970年初,中央要求重建天津外国语学校。因校舍已返还河西区教育局,当年5月,市教育局借用在天津体育学院的校舍恢复重建天津外国语学校,1970年底,迁至河东区九经路天津音乐学校办学。197111月,迁至现址。1978年,天津外国语学院成立,天津外国语学校遂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与天津外国语学校两名共存。“小外”濒临碧波荡漾的新开河,对岸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创建的革命圣地“觉悟社”。
“小外”与郭沫若
是一代伟人郭沫若为“小外”题写校名——“天津外国语学校”,他把女儿郭淑宇送到“小外”任日语教员。郭沫若,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是我国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剧作家、书法家和诗人。早年在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政”,大革命时期在日本从事历史文物、文学、文物研究十年,娶日本妻子左滕安娜。“小外”创建后也开设日语课程。郭沫若从“小外”培养的毕业生在外交和中日关系交往的贡献方面了解到“小外”,他不但把精通日语的女儿郭淑宇送到天津外国语学校教授日语课程,而且于1972年挥毫题写遒劲雄浑的墨宝“天津外国语学校”。迄今为止,“小外”除使用“天津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外,仍沿用“天津外国语学校”校名。在教育部多次下发“要重点办好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和“关于搞好全国外国语学校保送生工作”等文件、通知中,亦仍称“天津外国语学校”。
“小外”与杰出人物(《天津教育》2008年第10期)
“小外”与王光英
王光英,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的“红色资本家”,金融巨头,曾多年在天津发展民族产业。1997年,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被列为“天津市20件实事”之一的,亦是开我市示范校建设先河的“小外”10000平米科教楼胜利竣工了。市领导出席了竣工剪彩仪式。为把“小外”建成“全国一流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外语示范校”,为使“小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创造新的成就,我们请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王光英题名、题词。王光英副委员长出于对“小外”的关心和希望,出于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欣然命笔,为巍峨壮观的新建大楼题名——“新世纪科教楼”,并为“小外”题词——“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办出外语学校特色”。里程碑式的建筑,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激励“小外”不断前进!
“小外”与杰出人物(《天津教育》2008年第10期) “小外”与杰出人物(《天津教育》2008年第10期)
“小外”与冀朝铸
冀朝铸,“国宝”级的世界风云人物。他是“小外”的名誉校长。冀朝铸6岁到美国,一生从事外交和翻译工作。曾任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翻译、中国驻英国大使和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要职,为中国的政治和外交事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9年,我参加全国外国语学校年会。全国外国语学校每年各召开有百余所全国各省市重点外国语学校参加的“年会”和由当选的十余所理事校参加的“理事会”。每年的年会和理事会都有教育部的领导和举办年会、理事会的外国语学校所在省的省级领导出席。冀朝铸冀老也应邀出席了本届年会。我抢抓机遇,当天晚上,到冀老下榻的宾馆拜访冀老,向他汇报“小外”的历史和现状,并恳切的聘请冀老出任天津外国语学校的“名誉校长”。尤其力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创建“小外”,“小外”有突出的外语特色,且培养了众多的外交人才。因冀老对周总理有特殊的深厚情感,又是翻译家、外交家,当时,冀老欣然答应出任天津外国语学校的名誉校长。那天晚上,我激动得一夜没睡!
2000年,我校承办理事会,教育部的领导亲临我校,天津市领导邢元敏书记及教委主任出席。会上由天津外国语学院修刚院长向冀朝铸先生颁发《名誉校长证书》。冀老用流利的英语表达了高兴的心情并发表了“从孩子到外交官”的演说。自此以后,冀老不顾年事已高,不辞辛苦地多次从北京赶到“小外”,参加“小外”的外语口语大赛,“小外”40年校庆等重大活动。每次都用英语作精彩的演讲,给师生讲外语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如何学好外语等。冀老为“小外”题词:“面向新世纪,为国育英才。”
“小外”与杰出人物(《天津教育》2008年第10期)
“小外”与戴相龙
戴相龙,曾任中国“央行”行长,为中国的金融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调任天津市市长后,为天津的发展立下了历史性的功绩。2006年教师节,戴相龙市长亲临“小外”慰问,视察学校,听取汇报,作重要讲话,历时两个半小时。这也是戴相龙市长在天津工作中慰问视察的唯一一所中学。在讲话中,戴市长向“小外”和全市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到天津工作后,从老百姓的反映中知道了“小外”;在出国访问中,从毕业于“小外”的驻外国大使的介绍中了解到“小外”。诚然,从“小外”走出去的莘莘学子,已有10余人荣任驻外大使了。戴市长赞扬“小外”取得的成绩,肯定“小外”“德才兼备,文理并重,精通外语,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预备人才”的培养目标。希望“小外”培养更多的 “小外”与杰出人物(《天津教育》2008年第10期)
这些杰出人物,为世界、中国和天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小外”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的,“小外”也在以实际行动报答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全社会的关爱。“小外”的在校学子,外语能力突出:高中毕业,英语大都通过大学四级,部分通过六级;日语大都通过二级,部分通过一级;每年全国全市英、日语大赛,均获一、二等奖。“小外”的在校学子,理科成绩也喜人:连续几年,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奥赛生物、计算机一等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多人获二、三等奖。文艺、体育亦获全国全市比赛大奖。走出“小外”的莘莘学子,遍及世界各地。数百名从事外交外事工作,数十名司局级以上干部,10余人任驻国外大使,朝核六方会谈中方代表;更有为历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担任秘书和翻译工作的。近几年,在天津市工作的“小外”毕业生,不少担任司局级干部,有的走上了市级领导岗位,市内6个区,有3个区的一把手区长是“小外”的毕业生。
“小外”的成长和壮大,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决不把这些当“光环”,而是以领导的关怀为动力,把领导的题词作鞭策,把百姓的支持当土壤。“小外”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小外”要辛勤耕耘,春色满园!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