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又称“天眼珠”,史书记载为“九眼石天珠”,天珠为九眼石页岩,含有玉质及玛瑙成份,为藏密七宝之一。主要产地在西藏、不丹、锡金、拉答克等喜马拉雅山区域,是一种稀有宝石。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是天降石。天珠的藏语发音为“思怡”(DZI),为美好、威德、财富之意,而梵文是以“昧自尬”称呼天珠。
成分分析
天珠内部结构,具有天然强烈的磁场能量,其中镱元素的磁场相当的强烈,且全世界目前仅有西藏天珠有此一特殊元素磁场,因此配用天珠而产生的避邪、血症、防止中风、增强内气等之功效。天珠属于沉积岩之一种,组成颗粒为1 / 256cm,主要由黏土固结而成的薄页片状岩石。天珠的色泽大约可分为黑色、白色、红色、咖啡色及绿色等颜色,页岩颜色因所含化学物质而不同,如含卷氧化铁者呈红色,含氢氧化铁者呈微黄色,含炭质则呈灰黑色。
天珠磁场为水晶的三倍,水晶磁波为4V,天珠则为13V。矿石的硬度越高,磁场越强,而天珠是半宝石,硬度为莫氏7至8.5,除南非钻石硬度为莫氏10外,当今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矿石的磁场强得过天珠。这也是唯独西藏的玛瑙才称为天珠,而巴西、伊朗、俄罗斯、印尼、台湾地区的玛瑙,并不能称为天珠的原因。不过任何矿石都有磁场,只是强弱有别。
天珠历史
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间,阿利安人的印度古国。当时的人们为求神佛庇佑,天珠因此被创造出来。当时人们以古老文献《吠陀经》中记载的咒术、图腾等符号图案造型(也就是现在天珠上的各种图案),画于石材上,进于达到提升精神(灵魂)意识的效益
成分分析
天珠内部结构,具有天然强烈的磁场能量,其中镱元素的磁场相当的强烈,且全世界目前仅有西藏天珠有此一特殊元素磁场,因此配用天珠而产生的避邪、血症、防止中风、增强内气等之功效。天珠属于沉积岩之一种,组成颗粒为1 / 256cm,主要由黏土固结而成的薄页片状岩石。天珠的色泽大约可分为黑色、白色、红色、咖啡色及绿色等颜色,页岩颜色因所含化学物质而不同,如含卷氧化铁者呈红色,含氢氧化铁者呈微黄色,含炭质则呈灰黑色。
天珠磁场为水晶的三倍,水晶磁波为4V,天珠则为13V。矿石的硬度越高,磁场越强,而天珠是半宝石,硬度为莫氏7至8.5,除南非钻石硬度为莫氏10外,当今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矿石的磁场强得过天珠。这也是唯独西藏的玛瑙才称为天珠,而巴西、伊朗、俄罗斯、印尼、台湾地区的玛瑙,并不能称为天珠的原因。不过任何矿石都有磁场,只是强弱有别。
天珠历史
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间,阿利安人的印度古国。当时的人们为求神佛庇佑,天珠因此被创造出来。当时人们以古老文献《吠陀经》中记载的咒术、图腾等符号图案造型(也就是现在天珠上的各种图案),画于石材上,进于达到提升精神(灵魂)意识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