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2014-07-20 12:48阅读:725
关于中华田园犬的分类,目前主要两个版本:一个是由网友“野性公园”根据犬形态特征结合地理区系划分的三大品系,也是目前分类的主流;另一个是网友“二郎神犬马”提出根据形态特征划分的六大类。
一、三大品系
  中华田园犬广泛分布于中国汉族农村,由于地域、环境和血缘等关系的因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品系、亚种。从犬的外型特点和分布区域进行分析发现,中华田园犬的分布与汉族不同文化区域之间有着巨大的联系。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可分为三大品系,分别是北方品系、江浙品系、两广品系。
  三大品系是从宏观上分析得出的结果,在很多小的地方肯定还有一些独特的亚种出现。在这三大品系分布区之间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品系的边渡地带,这里的狗也呈过渡品种出现。三大品系的分布地带呈一个三角形,中间有一块较大的空白区域以湖北湖南为主,这一地区的田园犬是否是独立品系还是过渡品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1、北方品系
  分布从东北黄河流域长江中上游云贵高原(不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从东北到西南呈一条斜线分布。这一广大区域内虽然环境差异巨大,特别是南北气候不同等因素造成了犬的个体大小不同、毛质不同等,但这一区域的犬种外型却极为相似。比如:东北俗称的笨狗与四川的土狗从外观上看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东北个体较大、毛质厚密更加耐寒;四川土狗个体较小
,为了适应南方潮湿的气候毛质粗而稀疏。有趣的是这一品系的分布区域与中国汉族北方语系的分布恰恰吻合。
  其特点是:毛色杂毛偏多,单色纯色毛的狗较少,耳朵以前塌耳为主(所谓前塌耳是指由于耳位高置于头顶,使其放松状态时耳朵自然向头部前方垂下),常见有长毛大卷尾,保留着更多北方犬种的特点。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2、江浙品系
  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一带,这一区域的犬种特点是:耳大长且直立,耳位高,内耳毛饱满,嘴尖四肢修长,腹毛为白色居多,杂毛狗较少,毛中长且贴身细密。
  这一地区的狗与日本、韩国的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许跟古代中国东海频繁的对外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样也把中国各种的物产包括家畜狗也带到这些地方。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3、两广品系
  分布区域以广东为中心,包括广西和福建的一部分地区。这一地区的犬种也最让大家所熟知,有很多优秀犬种都发源于此,如:沙皮、潮汕大头、广东松狮,这与两广地区独特的犬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些优秀犬种也与当地的田园犬有着很深的渊源,或多或少都有着相近的血源和外型特征。
  除去这些品种只看田园犬,其特点有:毛色以纯色单色为主,很少有杂毛狗;由于气候炎热,狗以贴身短毛为主(但又有部分毛特别长且浓密的狗存在);耳朵小且直立,舌头常见有乌舌或花舌,身体粗壮肌肉感强。(由于存在着上述这些外型特征,加之这一地区又有大量的广东松狮分布,故怀疑两广地区的狗受松狮血统的影响很大。)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从三大品系的划分,我们不难看出狗作为人的家畜之一与人类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厚的渊缘。中华田园犬作为汉民族长期饲养的犬种,随着汉民族的不断迁徙和几大文化区域的形成,中华田园犬也走向了不同的演化道路,在其不同的汉民族分布地域和文化体系上也呈不同的变化。三大品系的分布与不同文化地域的吻合并非巧合,在这一问题上开始大家都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只是一味的研究犬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出的结果却让人们发现两者之间巨大的联系。仔细想想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其发展变化受人类因素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华田园犬是在中国大地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种犬,是与我们中国人最亲近的朋友,但它却被人们忽视了。尤其是现在一切以西方为标准的中国犬业界没有能够对其引起重视,没有认真对自己国内的犬种进行研究和开发,大部分处于空白状态。而恰恰中华田园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犬类基因宝库,不要忘记中国是犬的发源地,美国研究发现在纯种狗品种中沙皮狗的基因最接近狼,那么我们更为古老的中华田园犬也许就是全世界所有犬类的鼻祖(以上转自http://chinapet.net/bbs/topic-1666732.html,作者:野性公园)。





二、六类法
首先,二郎神认为,田园犬肯定是在农耕区域的犬种。所以比如西藏、内蒙、西南等非农耕区域的狗肯定不属于田园犬(比如藏獒、蒙古獒、凉山猎犬、下司、川东等),其实单从狗的外貌特征上辨别也可以明显看出来,这些狗与田园犬不是一种风格的。
其次,农耕区域的幅员也很辽阔,不可能所有狗的特征都一样。并且由于历史上人口的流动迁徙,许多地区同时存在几种田园犬,我们不可能按照地域来进行分类。所以,二郎神根据犬种特征,将中华田园犬分为以下六种(所引用照片来自百度搜索及贴吧网友):
1.满卢田园犬——耳朵为折耳(即塌耳),相对于其他品种的的田园犬而言,身材要高大,头版偏方正,即是民间所称的大笨狗。地域上以北方为主,其余地区亦有分布。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2.练庸田园犬——耳朵为半立耳;头版上中规中矩、简洁干练,既不似满卢那般方正、也不似黠灵犬、骁苍犬等那般三角脸;吻部方/筒、不尖;颅骨及脸颊轮廓饱满干燥;地域上基本分布在淮扬地区。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3.黠灵田园犬——耳朵全部是立耳。头版的特点是三角脸,只不过是一种偏小偏扁圆的三角,似狐又似狼;耳位较低,耳型较小,双立耳成倒八字状;吻部尖楔、吻部与脸盘的比例突出明显(与骁苍田园犬相比,黠灵田园犬的吻部相对短小);地域上基本分布在江浙、福建等沿海地区。(是最为典型的田园犬种)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4.骁苍田园犬——耳朵为立耳,耳位较低,耳型中大;头版脑门骨骼饱满、吻部方楔;地域分布较广。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5.贲都田园犬——耳朵全部是立耳。头版虽然也为三角脸,但是偏粗旷、饱满。身材不高、但肌肉感较强。这种狗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二郎神不多说,地域上基本分布在华南地区。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6.玄卫田园犬——耳朵为立耳,耳距较窄、耳位较高、耳型稍大;尾巴既可下垂,又可完全卷起圈于尻部之上;吻部楔形但不长;地域分布较广。
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以上分类是二郎神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理解进行划分的,至于科不科学、严不严谨,我不敢保证,因为目前还很少有人关注研究中华田园犬这个领域,可以参考的资料实在非常有限。但二郎神个人认为根据这个标准,基本可以对中华田园犬进行一个比较完善的概括分类。只能说,希望能与更多的关注关心本土犬的爱好者们一起,不断研究完善中华田园犬,千万不能让这宝贵的财富消失了!(以上转载自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b25400700101c8r1.html?vt=4,作者:二郎神犬马)
两位前辈凭借对田园犬的热情展开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田园犬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类,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田园犬的认识,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仅有的相对完善的针对田园犬的分类方法了。两种分类方法都属于形态学分类,没有哪种更为标准之说,只是对同一事物认识的角度不同,可以是说是各有千秋,既有差别又有共性。
品系分类主要从犬形态与地域之间关联的角度将田园犬分为三大品系,不能理解为单纯的按地域划分。六类法主要从形态学共性的角度将田园犬整体分为六大具有代表性的类群。品系分类较为宏观,各品系容易区分,而对于过渡品系和地方性群体没能详细叙述;六类法较为具体,比如其中的黠灵田园犬形态较特殊,与其余几种明显不同,却无法归类到三大品系当中,但是此分类法同样也无法完全的概括所有的田园犬,而且一些形态特征模棱两可的个体也很难被准确地归类。两种分类方法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三大品系中的北方品系基本等同于六类法中的满卢田园犬,六类法中的贲都田园犬可以归类到三大品系中的两广品系。另外,六类法中某些种类同样表现出地域性分布特征,如满卢、练庸、黠灵、贲都。
我国幅员辽阔,多样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多样的生态环境,多样的人文共同造就了多样的田园犬,如今人类活动对于各地方田园犬种群相互融合的影响不亚于任何历史时期,而且与日俱增,使得田园犬的地域分布特征越来越不明显,同时田园犬的形态也更加多样化。以至于想要准确具体地给田园犬分类几乎是不可能的。本论坛不主导某一种分类法,也不建议仅采用某一种方法,在目前有关田园犬的基础研究尚且匮乏的背景之下,两种分类方法并存,求同存异,相互补充,也未尝不可。毕竟,目前田园犬发展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挑战在于田园犬尚不为大多数国人所知,而知者对于田园犬的认识尚不统一。这也正是现阶段本论坛(www.tianyuanquan.com)的发展目标。好在两种分类方法对于田园犬的界定是总体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目前的这两种分类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中华田园犬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希望更多有志之士和科研工作者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中华田园犬的分类。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