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观影活动网友观后感汇总:
【活动影城】@星聚汇星星影城北京奥体店
【NO.698网友SHOW】http://weibo.com/3216836631/D0MuL97Bs

【点评影片】http://weibo.com/p/100120177522
【综合汇总网友25岁以上% 25岁以下% 男性网友% 女性网友%】
草根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真实质朴 <wbr>发人深思【综合评分:8.3分】
@Alvin211 10分
这部电影真的很赞!朴实的画面,台词微乎其微,没有大的阵容,整部电影讲述的只有两个孩子的故事,一个讲述草原消失,环境不断恶化,“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放牧的景象一去不复返。让人看后心灵为之一震,不仅想到我们自己小时候的农村生活,到处是绿树田野,花、鸟、动物随处可见,而如今,动物越来越少,连刺猬、蛇、蝴蝶这种最常见的都几乎快要看不到了……电影里更是让人不禁慨叹昔日一望无垠的草原、快乐的游牧放牛放羊生活,如今却变成满眼尽是干旱、枯涸的河流和水井,凋萎的草原、废弃的城镇,已经让昔日风光无限的大自然变得衰败不堪,取代之赖以生存的只剩下沙漠、荒原和机械。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剥削自然带来恶果的现实,河流干涸、绿地消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终将消失……
@小鬼王宪 8分

不错的电影!父子情,爷孙情,母子情,牧人情,荡漾在悠悠的驼铃声中。小哥俩从冷漠相对扭打一团,到水中嬉戏并肩前行,相信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历史的凝重,荒漠的扩大,爷爷的心愿,阿爸的放弃,令人沉思。推荐!
@蓝潇寄傲Benny 8分

开篇的裕固族历史沿革让人有点震撼到,少时历史课本中的回鹘居然是裕固族的祖先,曾经的游牧民族和赖以生存的青青草原,随着人类活动的渗透侵扰,不复往日了。以裕固族兄弟俩的视角,从他们的家庭中的现实无奈中能看到今日裕固现状,和生态被破坏的残酷现实,以骆驼为代步的公路片,纯洁心灵中必然有美好的期冀,草原深处的水草丰茂是他们的美好家园所在。从一路走的所见所感,曾经的青青牧场,哗哗流水已然成为记忆深处的美好。而他们的父亲仍然没能守住坚持,自 然也没让兄弟俩见到水草丰茂。灵魂需要回家,这也是选择共同出发的祈愿,不管人和动物都始终对出生所在有份深深的眷念,原生态呈现真实风貌,带入式情怀, 简单的故事叙述,讲述了不争的现实。过多的文字都无法赘述出真实的影像语言,悲凉的结尾让人唏嘘故而可沉思。
@bressnon 8分

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家庭、两个小孩,故事就这样发生在了他们之间,看似波澜不惊的故事情节,里面蕴藏的含义颇多,感悟颇多。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被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消耗殆尽,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到最后只能通过影像资料来回顾那些珍贵的遗产了,就像本片所讲述裕固族的现状,本以放牧而生的民族,到最后不得不接受现实,而被迫背井离乡到各个地方谋生,在孩子们纯净的心里,还依旧保留着儿时的回忆,当回 到那片水草丰茂的地方,一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切都以不复存在,现实就这样无情的抹去了他们对家乡生活的渴望。
@庞柒七 8分

画风我很喜欢,整部影片没有商业信息,是一部值得深究的电影,小时候的记忆是最真的,牧人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可是现在呢~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恶略,我们真应该好好反醒下。
@小时候D小时候 8分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以纯真的儿童视角通过简单平静的诉说方式表达了引人深思的含义。牧民期望有一方好水土让自己过上安宁生活,老人教育儿子,儿子教育自己的孩子,信仰一代代传承,却又因为人性的贪婪使得信仰遥不可及。
@欢乐的周大仙 未评分
在想象中又超出想象的国产佳片。有影评人把今年的十月称之为国产电影的文艺复兴月,短短一个月便有《心迷宫》《山河故人》《喜马拉雅天梯》和这部非常精彩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这几部只有喜马拉雅还没来得及看。这是李睿君(打不出那个jun)导演的第三部作品,产量不大,部部精品,第一部的《老驴头》和 第二部的《告诉他我乘仙鹤去了》(名字真的好有诗意好喜欢,我真的太喜欢这个导演了)都曾入围过釜山等国际电影节,而这部也是从国际上载誉而归。又是 一个专心实意为电影献身的人,他的每部电影投资都不高,这部大概六七百万,特别要感谢一下出品人加监制方励,他好赞。 令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的除了剧情,还有绝美的西北风景和恰到好处的配乐,配乐师是伊朗人,取自青海甘肃很多地方,其中就有我的家乡内蒙古,她很美,但是也很 脆弱,如果你要欣赏她的美,请先尊重她和保护她。这样的片子肯定有环境生态保护的意义,但这只是最浅显的一部分。很多人说这部片子是国内超乎寻常的公路 片,又称之为属于中国的少年派…不管有怎样的赞美,不如一去电影院看个究竟。首先导演很喜欢,我很欣赏在这样的中国电影市场还能静下心来好 好做电影的人,不为名不为利。电影的导演加编剧一贯其固有的细腻有难以表达的深来讲故事。我看到了西部,看到了农村,看到了名族,看到了贫穷的无奈,看到 了几代的情感…其实真实情况那样残酷,内蒙古也是,有赚钱改善生活的机会谁不想要,草场退化严重,曾经生活的水草丰茂的家,曾经的记忆,现如今好像只能出 现在梦里了。多么大的悲哀啊。两个裕固族的小主人公年纪小小却包住了多么大的感情与想法,与“抛弃自己”或者“偏心过头”的父母,与相依为命的爷爷,与一 起成长的骆驼,与共同衰老死亡的家乡。退化消失的不仅仅是草原和水,那种本生在骨子里的情节和信念,被一点点同化和淡化。我生长在少数民族自治区我的感触 很深。很多人感叹影片快结束时,不论是只剩下印记的干涸的水还是破败不堪的房子,骆驼生病把自己藏在出生的地方,喇嘛因为缺水被迫离开寺庙,直到最后一辈 子的放牧人也沦为了淘金者…那种悲哀到心底里的荒凉,一切一切,与每个都有干系。因为有需求,包括每一个观众都是这种局面的推动者。你能单纯说孰好孰坏孰 对孰错吗,恐怕不能吧。其次两个裕固族小男孩超级棒,他们表现的很自然,因为一点一滴,好像就是生活,不爱学习不爱干净,贪玩又爱吃醋,懂事 又感情深。汤龙小朋友与李导演不是第一次合作了,真的深深爱上了这个奇妙的组合。人们都说三部电影看到了三颗不一样的李睿君,一次比一次完善。期待着下次的完善。 所以~推荐!!!强力推荐!!!
@joyfish1 10分
良心之作。看过李睿珺导演的简介,不禁感慨他是幸运的,拍摄之路算是平坦而顺畅,所以才能如此之快地“由心而作”,这么年轻又这么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带观众去到那边“水草丰茂的地方”。
整部电影像曾经的那片草原,干净纯粹。可能草原的辽阔、天空的悠远,加上如此干净的画面中不多的人物,对镜头焦点的烘托格外清晰,一进影院就被画面的 “高清”震撼到。而这样的基调下,荒芜草场的贫瘠、废弃村庄的荒凉、以及结尾处工业化城市的嘈杂,都被表现的更为凛冽、摄人心魄。 素人演员很棒,突然在想:一个好演员是“演的像”,而一个好导演,是找到心目中的那个人——演的像,或“本就是”。李睿珺导演找到了,这样一群人,这样两 个少年。很难想像,两个小孩子,能表现的如此真实不做作,面对镜头,又能如此轻松自在。观影过程中,几次又哭又笑,看白马、骆驼,两个少年,一路行走,从心虽牵挂却各自为政、到紧紧相拥并肩前行。广阔的天地,高大骆驼与娇小身躯形成的强烈对比。少年内心的坚毅与勇敢,像配乐的鼓点般敲打在心上。而他们的纯 粹,如同他们的声音,虽然略带沙哑,却朴实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那些言语、那些微表情,演不来。特别佩服导演,要怎样的引导才能挖出这样的“清泉”!影片的配乐也非常好,不论是爷爷的歌声、喇嘛颂,还是配乐的鼓声,都直抵人心,或许像导演在拍摄时引导演员一样,也在一步步在引导观众,发掘我们内心深处最自然本真的与生俱来但我们可能都不曾知晓的那一份与大自然最深的联系。“西部少年派”、”草原公路片“……这些标签都贴切但不完全,真正的标签,要看过才明了。这样的一部影片,值得亲自进影院看一看,随着镜头,与兄弟俩一路,看他们逐渐解开心结的同时,寻找的,不仅是那片草场,更是我们内心中,那片”水草丰茂的“家乡。影片一直提到”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也正是它,引导着我们一路前行。到影片结束,看到淘金景象的时候,我还在淡淡害怕却又希望,只是下一个寻找的开 始,而镜头一直迟迟不散,一步步”寻找“,最后一名淘金者抬起头,目光撞上少年的眼神时,心内的大石是”落了地“还是重重地压了下来……我不知道弟弟口中”我们俩和阿爸每人赶一群羊去放牧“的“到时候”还能不能实现,就像不知道他口中”阿妈的香饭“是否还吃得到。最近看的两部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喜马拉雅天梯》都有”信仰“的呈现,震撼于影片中人们的虔诚。高原和草场,两个人迹都稀少的地方,信仰却更深切……回到《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好导演、好演员、好故事、好电影。不“教”什么,却唤醒了什么。
@桃樂絲絲兒 10分
一部台词不算多,镜头缓慢悠长的公路片,虽然没有大的转折和起伏,但会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满荧幕的黄沙荒漠景象,看久了也会感觉到跟他们一样行走在荒漠中的疲惫。两个裕固族游牧家庭 的孩子穿越荒漠,寻找回家路的故事,平平淡淡,导演在平淡地述说。小男孩出色的表演令人感动,处处表现出的童真时而令观众发笑,由疏远到亲近的关系让大家欣慰。当他们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找到阿爸找到家,但看到原来的家变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大片的工厂开始运作,曾经水草丰茂的家乡不复存在了,从孩子的角度表现出失望,让我们也回到现实,人类对地球造成破坏的感触,但未来还很长,很多事无法逆转,人们更应该想办法去解决。
@忆夏花园 8分
没有大牌的演员,没有浓浓的商业气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秀演技,但也就是这样一部更接近纪录片的影片,真实的展现了西部的生活现状,水源的枯竭,草场的消失,父母孩子的分离,世代成长的地方,终究也变成一片荒凉,虽不想离开,但也实在无奈, 此情此景,也真的让观者落泪,两个小演员非常的质朴,他们从争吵到最后相互依靠,在旅途中完成了蜕变,有了成长,这趟旅途也就变得更有意义,这是一部让你有所感悟的影片,细细的品味,贴近他们去理解,也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
@SYMBZ 8分
影片通过背景讲述了环保的重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水是生命之源,美丽的草原缺了水,人无法生存,我们有责任保护自然,影片还讲述了兄弟之情,血浓于水,他们热爱着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亲人,热爱这片养育他们的草原,可惜环境被破坏,草原和水也都消失了,村民和寺庙也都被迫搬走,留下空空的房屋残垣,这一幕幕,都借小兄弟们的经历讲述给观众,没有大道理,只有真实的悲情,影片暗含的核心,爱护自然,从每个人做起。
@HelenSauvignon 8分
一大早去看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真的没想到很不错呀!背景是西部,裕固族游牧部落的两个小孩子是故事的主角,电影很细腻地描述了两兄弟之间微妙的关系和他们一路上牵着骆驼去找父母的经历;他们走过了沙漠的荒芜,见证了草原的退化,环境的破坏,发现了美妙的石窟壁画,遇到了即将迁徙的喇嘛庙,还来到了曾 经水草丰茂的小时候成长的地方,最后终于找到了他们的阿爸,两兄弟之间的感情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消除了一些心中的隔阂,不得不说是一个很赞的西部片儿
@陈先生D一些事一些情 10分
没看之前就已经被海报深深的吸引住了,海报上荒芜人烟的沙漠和戈壁,跟片名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注定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一个美丽的幻想。阿迪克尔和巴特尔因 为童年不同的遭遇产生隔阂,但也因为暑假来临,爷爷去世,看着其他孩子放学后相继被爸妈接走,两兄弟不得不一起踏上回家的路。作为弟弟的阿迪克尔在影片开 头看到爸爸给哥哥巴特尔买新衣服,而哭了起来,但在旅途中却表现出少有的成熟和担当。从阿迪克尔在沙漠中看到行走的白马和喇嘛(其实这里我只想到了西游 记),路过残垣断壁的村落,还有巴特尔在石窟中看到的壁画,完整的描述了裕固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兴盛与衰落。无论是亲人的离去,或是已经不复存在的河流与水 草丰茂的牧场,都在告诉我们要爱护现在的环境,珍惜身边拥有的一切。影片最后阿迪克尔走出了沙漠看到远处顶着巨大烟囱的工厂,这一幕跟《启示录》里的玛雅人最后走出森林看到停泊在海岸边的欧洲战船太像了,当他们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只能迎接即将来临的新生活。
@烨笙繁星如水 8分
我一直挺喜欢看文艺片,因为觉得商业片难免迎合大众,而文艺片更多地表达了导演自己的想法,我总是希望能在观影过程中感悟到些什么,而不是看完就忘了。
这部《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我看过提前观影的人说不错就打算看的,没想到排片如此之少,在北京我住处附近的两家影院一场也没有,若不是参加新浪的免费观影活动,我就错过这部好片了。进入正题。我跟着两位小主人公来了一次几天几夜的西部之旅,骑着骆驼,带上干粮,途径荒草沙漠、断壁残垣,见过石窟壁画、寺庙喇嘛,兄弟间的心结因一只 骆驼的死和一场打斗而解开了。当他们终于看到河流的时候是那么开心,幼年时那个水草丰茂的地方,那片可以恣意驰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由天地就要到了。可 是故事来到了结尾,面对正在淘金的父亲,小男孩定住了,眼里是震惊、疑惑和失望,但他们父子三人最终还是走向了城镇,为了生存。影片中的爷爷说,草原是父亲,河流是母亲,而今草原退化了,河水干涸了,工业文明与自然的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也许我们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丢掉很多东西,可孩子们生活在绿水青山中的权利不应被剥夺,我希望记忆中的那个水草丰茂的地方会回来。电影里的一切都很质朴,无论是演员、风景还是语言,结尾震撼,配乐很棒。


@cxj189 10分
刚开始看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觉得肯定很没有意思,但看完后真的很难过和很感动,难过是西部的荒漠化真的好严重,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光景真的是一去不复还。两兄弟路上所到之处的干枯的井,光秃秃的草地,真的很值得人们反思。感动是虽然电影不是什么名演员演得,不是什么大片但很感人,很真实,很质朴。
@谈秋平 8分
首先依然是要感谢新浪观影团的邀请。对观影团的多次邀请深表谢意。艺术电影要想登陆院线本来就困难重重,要想取得好点的票房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对于内地上映的艺术电影我都会尽力去到电影院用实际行动支持。而又因为李睿珺导演是我们甘肃籍导演,且导演的电影都是在张掖自己家 拍的。这跟让我愿意去电影院买票支持。所以昨天已经自己买票看了一次了,但看第一遍的时候因为电影本身带给我的感情冲击太强烈,昨天看完之后完全不能克制 自己的感情,冷静下来回归到电影本身,将电影当做文本思考它的优劣。在想等能够克制情绪了之后,再看一遍电影,将这部电影独立的当做电影欣赏一遍。然后真 的很高兴新浪观影团给的观影机会。也许是血缘上很亲近的缘故吧。这部电影首先让我感到很亲切。无论是电影的气氛还是人物的状态。当 看电影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真的融入到了里面。跟着巴特尔兄弟俩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每个导演的电影都带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的特色,李睿珺导演的作品 也一样。这部电影不断给我一种平和,真诚的感觉。一路上兄弟俩从冷战到打架再到和好,兄弟俩的一路见闻恰是裕固族的历史缩影。这一 路既让兄弟俩终于和解,也将这个古老民族沧桑的历史展示给所有人。兄弟俩一心想回到水草丰茂的家乡,将爷爷的灵魂安放,却没想到水草丰茂的家乡早就消失。 跟这个逐渐没落甚至将要消失的民族一样即将完全消逝。大工业文明终于要彻底碾压农业文明。“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但是我们或为了实现理想,或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终于还是都慢慢离开了家。我们回不去了。因为家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我们散落天涯,寻找新的家。可新的家在哪儿呢?我尤其喜欢日本的文艺片。日本的电影导演近几年也特别喜欢拍摄农村题材。去年的《哪啊哪啊神去村》,今年的《小森林》都拍的很美。不过跟我们不一样的是,他 们的乡村绿树丛荫,导演通过艺术作品呼吁一部分年轻人回归乡野,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才开始慢慢去正视有关乡村发展的社会问题。感谢有李睿珺这样坚 持艺术理想的导演,不至于让我们彻底的流入平庸和低级趣味。当然,电影也还是有一些瑕疵的。比如明显背书的电影台词显得有些造作和 出戏。明显的人为化的台词让电影有点失真。当然这是个很矛盾的问题,如果导演不设计台词,让演员直接发挥的话,那就达不到艺术效果了。所以最好的状态是做 到两者之间的平衡。除此之外,就是感觉电影不是很成熟,没有那种老到熟练的感觉。今年的国产电影真的很让人惊喜。《解救吾先生》拍的很走心。而忻钰坤和李睿珺两位新锐导演也让我意识到内地艺术电影后继有人。他们都有很好的人文素养,且有理想抱负。更重要的是人格很独立。相信国产电影会越来越好!期待李睿珺导演有更优秀的作品!


@笨鸟后飞的乌龟 6分
其实这样的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最免不了的就是失落和失望。这份失落并非是电影不好看,而是从电影中表达出对“过去”美好家乡逝去的失落。现在愈加理解了这个 片名,水草丰茂便是过去。从爷爷的去世到两兄弟寻家,一路上的变迁让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无限放大。或许这就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但是我们也不知道到底 该怎么去做,一点力量都没有。爷爷固执的守在镇子边上,两兄弟互相怨念等等,草原、河流都不在了,这一切情感都如此单纯美丽,却在结尾出现了淘金的父亲。 孩子眼中充满了不解,但却是我们看电影的人最理解的事情,这也是这个家庭中成年人最“正确”的选择。但就是这么突如其来的,打破我们对内心美好事物的憧憬。一切都会逝去,我们无能为力。
@说要剁手却一直没能实现的雪银 10分
裕固族是回鹘人的后裔。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无文字,通汉语文;信藏传佛教。开篇介绍了裕固族,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我可能永远也无法了解在我们国家的甘肃地区还有这样的一个少数民族。电影开始不久一个带着红色头巾骑着白马的男人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他就是阿迪克尔和巴特尔的 父亲。这个壮年的男人带着吃的和奶制品去他的父亲哪里。一望无际的草原现在却变成了满目疮痍,迫使爷爷不得不卖掉了羊,后来爷爷病逝巴特尔和阿迪克尔不得 不去“寻找”他们的父亲还有那个水草茂盛的家,一对兄弟,两只骆驼,七天六夜,五百公里途中遇到怪石林还有曾经同学的家只能通过断壁残垣来怀念以前。巴特 尔“偷水”阿迪克尔的骆驼病死,两个人并没有因为这些变得亲密反而越来越矛盾化最后打了起来,巴特尔只是嘴巴上坏心里却还是惦记着那个没小他几岁的弟弟。 影片的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父亲还有那个被现代工业化取代的家。最后的镜头是巴特尔阿迪克尔还有父亲的背影,有喜悦有心酸还有一些说不出的复杂。
@洋ocean渔 10分
我敬畏草原上坚韧的生灵。现代化、工业化对草原的侵蚀、对土地的戕害,是对原生信仰的一种湮灭。那种人、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处、纯粹的信仰、无暇的爱。弟弟对哥哥描述的水草丰茂的地方,阿爸、他、他一人一群羊的生活被化工厂所替代。两个小孩的失望、梦想的破碎,让人心碎不 已。我们的现代社会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钢筋混凝土的大厦、沥青的柏油马路、冷漠的人际关系、千疮百孔的自然。你还能触摸到土地吗?你还能嗅到泥土的 芬芳吗?你还能感受到干净的风拂过你秀发的温柔吗?!我想我们需要开始思考了,并付诸行动了。我很敬佩导演李睿君,他是个有着电影担当的人,不为票房、不为名利,而是真切的在做些什么,发挥电影所应该具有的文化功能!
@张敬惠这样看世界 8分
非常有感触的看完电影,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但看到片中所表现的场景有些讽刺意味,同时也说明在游牧民族人民的心中,家永远都是水草丰茂的地方。一对兄弟 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有了隔阂,哥哥与爷爷相依为命的感情很让人感动,自己也感同身受,爷爷的去世,兄弟俩要一同回到水草丰茂的家中,一路上两个人,两只骆驼,相对无言,一次争吵打架后,哥哥遇到喇嘛意识到要报答父母的恩,心中有爱,兄弟俩心结打开,到了家中却发现一直在游牧的爸爸和许多工人一样在淘金,土地被破坏,孩子们心中的家已经面目全非。影片将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看似平淡的方式表达出来,影片中孩子站在沙漠中看草场慢慢变绿又渐渐褪去,赖以生存的家已经不见,而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对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tomfang 8分
小成本的诚意之作。排片量这么小,太遗憾了。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看看这部片子。虽然同样质量的片子有很多,但本片依旧用平实的情感和朴素的表达展现了厚重 的故事性。剧本可以再延展些,说说阿妈的事儿,也再多看看阿爸的辛劳,哥哥最后和弟弟也应有更多的羁绊。当然,我都通过自己的联想把这内容丰富了。爷爷守护着孙子,爸爸坚持着游牧,虽然最后妥协了。也是出于为了给阿妈治病。这片子能让我记住的太多太多。草场沙化,用做其他,原本美丽的草原能生活的也只剩下 了骆驼。懂事的弟弟一路呵护着、维系着对哥哥的情感。哥哥在弟弟面前炫耀着自己不屑却又格外珍惜的爸爸的爱。对草原的归属感,早已嵌进了他们的灵魂。家, 就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琳微蓝 8分
两个同根却有嫌隙的少年、两只同胞出生却养在不同地方的骆驼,结伴同行在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寻找水草丰茂、草原深处的家。草原沙化成了荒漠,母亲河也枯萎,沿途的房屋成了断井颓垣,一路走一路望,壁画的丝绸之路,如今成了荒无人烟的沙地,水草丰茂的地方,如今成了淘金人的天下…文明取代了文明。文明,带给草原的,是不可挽回的灾难,和少年对于草原更执着的守护。最后的最后,渴望在草原生活、放牧的孩子,背着褡裢义无反顾的继续往前,继续回家。草原人的家,只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kimchikang 8分
影片的场景很简单、故事很简单、人物很简单,但是却给我们说了一个很有寓意并不简单的故事,两兄弟的隔阂产生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常见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原本水草丰茂的地方变成了如今的荒漠,最后两兄弟找到爸爸已经不是那个他们想象中赶着一群羊放牧的爸爸,而是已经加入了淘金的队伍,最后出现的那个有着三支冒烟大烟囱的工业区已经说明了一切,不再需要任何言语去累述了。没有华丽的镜头,只有朴实地讲故事,但是却直击人心。
@可爱linda公主 8分
牧羊人一生以游牧为生,哪里水草丰茂,哪里就是我们的家"。由于环境的变化,牧民不得不迁居至有水源的地方,影片通过两个少年在寻家的途中,奇妙的经历化 解了兄弟间的怨恨,了解到在沙漠的生存基本法则-骆驼。依靠自身的游牧经验和动物的天生本领,终究还是能找到暂时的家。但当少年找到父亲时,确被当前的施 工环境所吓倒,不禁流露出无奈的眼神,辛苦寻找到的家为何不是水草丰茂的地方……

活动缺席:
@Caroo_Kong @翻滚吧阿喆 @梦游熊叨叨 @苏糖不酥酥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