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念佛往生为何必须要发愿?
2023-10-26 09:22阅读:76
念佛往生为何必须要发愿?
大安法师
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发愿而后生耶?”
(省庵大师)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净土,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有人问:一个人修十善业道就能生到天上,若造五逆十恶业就会堕入地狱,此善恶人并未发愿,这是自然因果法则使然。念佛往生也应该是这样吧,为何还需要发愿才能往生呢?
省祖回答:三界六道的因果随善恶业所招感,行善生三善道,造恶感三恶道,这是法尔自然的因果法则决定的,不需待愿也能成就。然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出世间的正因,假若没有大愿确定目标,纵然念佛,也绝对不能往生净土。缘由是若将念佛作为功夫去对待,并不具足信愿,这是将念佛之横超法作竖出用,仍然是属于自力,不能感通佛力加持,临终接引。靠自力绝对不能成就往生。
关于三界因果和往生净土的差别,省祖进而用牛行生熟之路来比况。比如牛行走在熟悉的道路上,虽然没有御者掌控,牛也知道归宿。有放牛经验的都知道,家里的水牛不需要去牵、去赶,自然就会回到家中,因为它熟悉那条路。若让这头牛行走一条从未走过的生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那它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走。这时就需要御者拿着绳头控制着牛,再加以鞭策,牛才会行走在这条生路上,前往目的地。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这个比喻贴切地指出,我等众生的心性就像水牛,三界六道好比熟路,西方极乐世界犹如生路,发往生之愿如御者,信心如手,念佛似缰绳,发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没有发愿不能成就往生,就如同牛没有御者,茫无目标,无法到达目的地。是故修行净业必须要以发愿作为首要科目。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净土?”
(省庵大师)答:“以彼土中阿弥陀佛与此土众生深有因缘,诸佛不尔,是以专求彼国,不愿余方。又彼土中依报、正报超过十方,诸佛所赞。不唯凡夫愿往,菩萨亦然。不唯此方愿往,余方皆然。既无八难、三途,亦无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寿命无量,水、鸟、树林皆能说法,声闻、大士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弥陀经》中,释迦如来苦口叮咛,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
有人问:信愿行三资粮既得听闻,亦觉真实不虚。但十方皆有无量的佛国净土,为何唯独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呢?
省祖回答:有五种缘由,此土净业行人宜求生极乐净土:
一者,由于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众生具有甚深的因缘,十方世界的其他诸佛则不然。《无量寿经》追溯往劫五十三尊古佛以后,有一尊古佛世自在王佛出世,这个世间有一位大国王闻佛说法,大彻大悟,随即便弃国舍欲,行作沙门,号曰法藏。这位法藏比丘就在此娑婆世界称性发出四十八大愿。发愿之后,又经无央数劫与众生结法缘,积累菩萨六度万行的功德。在这个过程中,法藏菩萨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深有法缘。为此,此土净业行人一心求生极乐世界,不愿求生他方世界,乃是因缘所致。佛能否度众生,众生能否被度化,就取决于是否有缘,有缘就易度,无缘则难度。《观经》中,韦提希夫人也为我等众生作了一个表范,她在释迦牟尼佛光台上看到他方无量的净土,最后选择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二者,极乐世界的依报和正报二种庄严悉皆超胜十方净土,十方恒河沙数诸佛都“出广长舌相”,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与极乐世界的庄严,殷勤劝勉、护念众生往生极乐净土。
三者,在十方无量的刹土中,不仅凡夫众生愿意往生西方净土,声闻圣众及诸菩萨也都万水朝东般前往极乐世界。是故西方净土中,阿弥陀佛初会的声闻、菩萨数量便是无量无边,不可胜数。
四者,不仅此娑婆世界的众生愿意往生西方净土,十方无量刹土的众生亦复如是。《无量寿经》中,略标此土与他方十四佛刹众生往生西方净土的数量即可佐证。
五者,指方立相。一意西驰的总因乃是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既没有八难、三途,也没有三毒、八苦。“三途”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八难”是见佛闻法的八种障难: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众生备受众苦煎熬,难以见佛闻法;长寿天难,即四禅的无想天,其五百劫都处于念头不动的状态,如冰冻之鱼,故不能见佛闻法;北俱卢洲的众生太享乐,所以生不起出离之心,亦不能见佛闻法;世间的盲聋喑哑——盲人、聋人、哑巴,即便是处在佛世,也不能见佛闻法;世智辩聪难,世间所谓的聪明人,他们的心都在世间知识、技能及外道典籍上,对佛法生不起信心,因此也是障难;最后是佛前佛后难,即出生在佛出兴于世之前或灭度之后,不能见佛闻法。三途和八难,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有的是见佛闻法的胜妙因缘。贪瞋痴被称为三毒烦恼,感召了我们这个世间众生的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吾人都是有恶业的众生,是共同的业力感召生到了这个五浊恶世,痛苦乃是吾人必然的命运,每个人都无能逃避。极乐世界则没有这八苦,也没有贪瞋痴三毒烦恼。
又,极乐世界没有生存的压力,念头一动,一切资生用具,诸如衣服、饮食、卧具、房舍自然现前,而且房屋不是这个世间钢筋水泥结构的,乃是七宝的宫殿。极乐世界的人民寿命无量,不像我们这个世间,七八十岁就已算长寿,有不少人因为绝症、灾难等原因而夭折。在精神信仰层面,这个世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一个人即使有了出离的意向,也很难听闻到纯正的佛法,而易囿于邪见港湾。极乐世界则不然,不仅有佛菩萨讲经说法,连八功德水、百鸟、树林、宝网的铃铎、树叶的音声都能讲经说法。在这个世间,吾人难得见到声闻、缘觉、菩萨等圣人,但在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往生者每天都能与观音、势至等圣众把手同行,四土圆融为一土。
正因为往生西方净土有如此众多的利益,所以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苦口叮咛、劝勉我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尤其是在《阿弥陀经》那么短的经文中,佛四次劝愿,真的是婆心大切!是故我等净业行人,当信顺释尊发遣、弥陀接引、十方诸佛护念之教,老实念佛,不换题目,当生成办往生大事,庶几仰报佛恩于万一。
——《西方发愿文注》讲记
现代社会的人们,如果不死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了断生死,那么来世多数将堕地狱。手机、网络这东西,是双刃剑,用来学佛最方便,用来造业也最容易。各人生死各人了,来世到哪里去,全凭自己取舍。
现代人一天所享的福,超过古人一年享的福;现代人一天所造的业,超过古人一年造的业。这一反一正,现代人来世的果报与归宿可想而知。
所以,印光大师早已预言:今人不生净土,来世必堕地狱。
只有修净土法门,念佛求生净土。任何时候都不晚.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