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西方净土绝非虚构*—莲池大师评《坛经》的讹误

2025-03-12 13:43阅读:10

西方净土绝非虚构!——莲池大师评《坛经》的讹误


常有人借《坛经》中六祖惠能之语质疑或否定西方净土,认为西方极乐净土并不存在。这是个由来已久的误区,净宗八祖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就有针对此说的辨析。


问:既然(《阿弥陀经》)六方诸佛共赞西方净土,云何六祖不随佛赞,反似斥无,其故安在?
答:此有四意,一为门不同故,二似毁实赞故,叁不为初机故,四记录有讹故。
《六祖坛经》云:东方人造恶,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又云:愚人愿东愿西。后人执此,遂疑六祖说无西方。故为此辩。
初为门不同者,复有二义:
一者,且据理事二门。六祖所说,是以理夺事门。若以事夺理门,则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安得拨无净土?


二者,晋宋而下,竞以禅观相高,直指单传之意,几于晦塞。于时达摩始唱,诸祖继兴,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无佛无众生。今西方者,正开示众生趣向佛故。此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国为境,发心求生故。是虽理无二致,而门庭施设不同,随时逐机,法自应尔。假使才弘直指,复赞西方,则直指之意,终无由明矣。故六祖与净土诸师,易地则皆然也。


二似毁实赞者:
六祖东西之说,只是劝人要须实心为善,空愿无益,何曾说无西方?喻如孔子生于东鲁,今有人言“齐人造恶”,慕孔子求居鲁邦,鲁人造恶,慕孔子求居何国?盖谓为善是真学仲尼,何曾说无东鲁?六祖此言,正经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国之谓也,恶得云毁。

FONT>
叁不为初机者:
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视西方,妄谈般若,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故《坛经》者,慎勿示之初机,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诚可叹惜。


四记录有讹者:
《坛经》又言:西方去此十万八千里。是错以五天竺等为极乐也。五天震旦,同为娑婆秽土,何须分别?愿东愿西,而极乐自去此娑婆十万亿土。
盖《坛经》皆学人记录,宁保无讹?不然则借此之西域,以喻彼之西方耳。古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者,此也。况西方为千佛所赞,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语,佛尚不足信,况于祖乎?


明智者,当为世人决疑起信,在在处处,弘赞流通,即是代诸佛出广长舌,即是报佛深恩。如其违背圣言,故为魔说,其为罪也,何可言尽?今以喻明,于此有人,日出万言以谤万佛,积满千岁,是人罪业无量无边;而复有人出一恶言,拨无净土,阻人念佛,是人罪业,过于前人百千万倍,乃至无算。何以故?微尘诸佛,赞叹西方,惟欲人人成佛。汝独生谤,即是遍谤微尘如来,陷害众生,常沉苦海,不得成佛。故罪如是,其慎辞哉!


——节录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弥陀虽不离本心,但不可拨无净土


净土宗八祖 莲池大师:有谓“唯心净土,无复十万亿刹外更有极乐净土。”此唯心之说,原出经语,真实非谬,但引而据之者错会其旨。夫即心即境,终无心外之境。即境即心,亦无境外之心。既境全是心,何须定执心而斥境,拨境言心,未为达心者矣。


或又曰:“临终所见净土,皆是自心,故无净土。”不思古今念佛往生者,其临终圣众来迎,与天乐异香幢幡楼阁等,惟彼一人独见,可云自心;而一时大众悉皆见之,有闻天乐隐隐向西而去者,有异香在室多日不散者,夫天乐不向他方,而西向以去,彼人已故,此香犹在,是得谓无净土乎?圆照本禅师,人见其标名莲品,岂得他人之心,作圆照之心 乎?又试问汝:


临终地狱相现者非心乎?曰:心也。其人堕地狱乎?曰:堕也。夫既堕地狱,则地狱之有明矣,净土独无乎?心现地狱者,堕实有之地狱;心现净土者,不生实有之净土乎?宁说有如须弥,莫说无如芥子。戒之戒之!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净土诗


莫说西方为譬喻,须知名与实相应。
譬甜似蜜非无蜜,喻冷如冰却有冰。
槐国阿谁招客去,蜃楼何处劝人登。
如来大圣成虚妄,谤法愆尤忏未曾。


净土宗十二祖 彻悟大师:


极乐唯心,心唯极乐。
离土论心,翻然大错!


一句弥陀,如来藏心。
水外无浪,器原是金。




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开示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陈曰: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


译文:
若正在修习净业的时候,倘使达摩大师忽然出现在面前说:“我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你只要舍弃念佛,我就将此妙禅传授给你。”这时只应当向达摩祖师顶礼回答:“我已先信受了释迦如来的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改。祖师虽有深妙禅道,我不敢自己违背原来的誓言。”纵或释迦如来忽然现身说:“我先前所说的念佛法门,只是一时方便之说。现在更有殊胜的法门,超过念佛往生一法,你应当姑且放置念佛,我就为你宣说更殊胜的法门。”这时也只可向佛稽首陈白:“我先前禀受世尊的净土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改。如来虽然另有殊胜法门,我则不敢自己违背曾发的本愿。”虽佛与祖师现身,尚且不改变对念佛法门的信心,更何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动摇迷惑我的净土信心!能有这样的信心,才能算得上深信。


莲池大师:不应该只念佛而不学佛


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此辈人有真得而作是语者,且不必论。亦有实无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护惜其短者也。


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也?


离教而悟,是邪解也。饶汝参而得悟,必须以教印证。不与教合,悉邪也。是故学儒者,必以六经四子为权衡;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
——《竹窗随笔》


有自负念佛的人说:“修净土法门的人,只贵把一句佛号直下念去,何必看什么经典。”如果确实有真修实证的工夫而说出这样的话,这当然无可厚非。倘若没有实证就信口开河,那都是为了借此掩饰不通教理。


我一生崇尚念佛,却仍劝人看经。为什么呢?假如不读经教,怎能知道念佛法门由来?如果不是明载于经典,众生谁会知道离我们这个世界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佛呢?离开经教而悟的,则是邪解。


须以经教作印证。假如所悟的见地不与经教相契合,则都是邪知邪见。正如学儒的人,必以六经、四书来衡量自己的道德文章。学佛的人也必须以三藏十二部经教作为修行的准绳。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