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鸡蛋人工孵化时为什么要晾蛋?

2013-01-14 20:55阅读:2,094
鸡蛋人工孵化时通风应如何掌握?

鸡蛋在鸽子孵化机孵化初期,需要的氧气很少。一般要求在孵化机内应经常保持有足够的氧气,含量不能低于20%,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超过1%,二氧化碳量多时会产生畸形,体弱,孵化率降低。电孵机的保温和通风是个矛盾,一方面要使电孵机保温性能良好,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装置,加大进出气孔的面积,位置合理,妥善布局,并加上良好的启闭装置,就可以解决这一矛盾,而使孵化得到良好的效果。采用屯孵机以外的其他孵化方法,如平箱孵化、温室孵化、摊床孵化等,蛋经常直接暴露室内空气中,就应特别重视孵化室的通风换气,保持孵化室内有新鲜的空气和足够量的氧气。

鸡蛋人工孵化时为什么要翻蛋,应如何掌握?

观察母鸡在自然孵化时,经常用脚、喙把种蛋上下左右翻动,并把窝边和窝外的种蛋不断调换位置,这种生物本能的反应就是翻蛋。其作用是让胚胎的各个部位均匀受热,促进气体代谢和营养吸收,有利于胚胎发育,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有助于胚胎运动,保证胎位正常,提高孵化率。一般认为,翻蛋的次数多些为好。电机孵化时,每昼夜翻蛋8~12次为宜。翻蛋角度要求达到90度。传统孵化采用手工翻蛋时,每昼夜翻蛋次数不应少于4次。

鸡蛋人工孵化时为什么要晾蛋?应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技术环节?

晾蛋的本质是降温,换句话说,只有电孵机内温度极高,鸡胚发育偏快时,才需要晾蛋。当气温超过25℃时,一箱整批入孵一万多种蛋时,不管用怎样的给温制度,当胚龄超过14d,自温能力增强,会使电孵机内温度上升而超温,发现这种情况时,就要设法排除机内多余的热量。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每天定时晾蛋两次,每次将电孵机内的温度下降到32℃,然后再徐徐给温,使其回升到适当的度数;另一种办法是将孵化机门打开一条缝,散除电孵机内多余的热量,打开门缝的大小,以恒温控制系统的通、断电热盘的指示灯为依据,如果红灯通电的时间长,说明门缝开得太大,机内热量散失过多,电热盘一直在加热,浪费电力,反之如果绿灯常亮(
断电)而红灯不亮,说明门缝打得太小,电孵机内多余的热量散失不净,温度仍在上升,因此,门缝要开得大小适当,使电热盘仍有断、通的时间,只不过是要使绿灯亮(断电)的时间远远超过红灯亮(通电)的时间的几倍、十几倍,这样既节省电力,又能自控。经验证明,这样做不必加晾蛋措施,孵化效果也很好。

可见,晾蛋只是在孵化器内温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超过了适当的度数后才必须采取的一种措施,当孵化器内温度一直保持恒定而不超过适当的度数时,就不必晾蛋。这里必须强调指出,我们所谈的适当温度度数,不仅是指玻璃窗内可以看到的孵化温度表所指示的度数,还包括没有在温度表上反映出来的不同部位的蛋温。一台理想的孵化器,各部位的蛋温与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一致,或误差甚小。而一台结构不善的孵化器,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与不同部位的蛋温相差大,特别孵化后期,自温能力强,处在中心部位的蛋温超高,又在温度表上反映不出来,碰到这样的孵化器,就必须进行晾蛋,这时晾蛋的孵化效果就要比不晾蛋好得多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