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氟利昂系统热气融霜的探讨

2013-04-10 09:17阅读:119
  在制冷行业中,冷库结霜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如何解决好除霜问题直接影响冷库运行的情况和运行成本.常见的水冲霜和电除霜都有利弊,但用时太长,直接影响库温的波动.在氨系统中手动热气除霜已很成熟了。
  氟利昂热气融霜可以解决回油问题,但现在碰到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进热气的管路应该接到供液管还是回汽管,融霜完毕的汽液混合物应该往那去?用进口阀门能否有效解决?
  如果除霜后冷却的液体直接蒸发被压缩机吸入而不是供其它蒸发器制冷的话,那热气融霜的节能优点就没有了,采用热气融霜意义不大。
  通常热气融霜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正如楼上所说,一组蒸发器除霜冷凝后的液体供另一组蒸发器制冷这样才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但是另一组蒸发器温度到,停止制冷的时候,压缩机停止工作,这样就不会再有提供融霜用的热气了。所以,通常采用热气融霜应该有多组蒸发器才比较好,一组融霜,其它几组总该有一个在制冷吧。当然也得考虑其它几组蒸发器也有都不制冷的可能,所以最好在机组上再装一个短循环管路:由高压供液管单独引出一条管路,安装电磁阀、膨胀阀,液体经膨胀节流和旁通过来的一部分热气混合被压缩机吸入形成对系统制冷毫无贡献的短循环。这种情况只在所有蒸发器都不制冷时才发生。
  所以热气融霜通常应该尽量在每天货物刚入完库后进行。
  热气经过蒸发器融霜后冷凝的液体可以排至储液器,但在排至储液器之前的管道上需加恒压阀以控制融霜蒸发器中的冷凝压力,否则会出现排液困难。
  在蒸发器中冷凝的制冷剂怎样回到压缩机?,在回气管直接蒸发了吗?如果没有完全被蒸发会不会产生液击?
  在没有蒸发器制冷的情况下,如果说在回气管中直接蒸发而导致冷凝后的制冷剂过冷,那同样会产生回气压力高,从而压缩机开启进行循环的吧?又何必增加短循环
  我们现在考虑的焦点就是在蒸发器内的冷凝液体怎么处理!
  1、一种是通过
供液馆旁通直接进总的供液管,让其进入其它蒸发器进行制冷,但就如各位朋友所说压力是个很大的问题,不能对整个供液管造成太大冲击,势必要控制供液管和蒸发器出来的冷凝液体之间压力问题!
  这种方式也有朋友提出蒸发器出来的液体回贮液器,这个库比较大,从蒸发器回去管路长管路的内容积太大,压力难控制,同时投资也大。
  2、由回气管进,由供液管出,再由旁通返到回气管电磁阀的前部,这样的问题就是冷凝压力较大,怎样解决此处的压力不对整个回汽管路造成大的冲击是个关键,单纯的通过阀门能否满足。
  我这是个铁定要上的项目,希望各位朋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点意见。
  单纯依靠热气融霜的局限性是很大的,由于热气融霜的热量基本都来自于压缩机的消耗功率,融霜阶段压缩机吸气过热度一直很低,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也不断降低,如果霜层比较厚,继续运行下去将危及压缩机的安全,并很可能导致除霜不彻底。
  一边制冷一边融霜的想法如能实现是很理想的,若不能实现,可否考虑增加除霜辅助盘管,热气融霜时,充当蒸发器。
  另一种说法就是主要还是冷凝后制冷剂蒸发问题,蒸发不完全带液是否可以在压机进气口增加换热器?除霜辅助盘管和我说的换热器应该差不多吧
  即使多间库并联机组当一间库在融霜,其余库在制冷,回气管路中冷凝下来的制冷剂怎么进入其他制冷库房?如果回到储液器势必增加管路及控制系统,出现可能的故障及漏点,蒸发器热障冷缩我想影响不大,电热融霜结束的温度我想热氟冲霜温度相差不大,关键是蒸发器和低压管路的耐压性能,是不是可以在回气管加装一个单向阀。
  热氟气体管路安装融霜电磁阀.在供液管电磁阀膨胀阀后接入蒸发器(膨胀阀后加单向阀),冷凝后液体直接进入回气管蒸发,蒸发不完全再加换热器或气液分离器,防止液击,效果怎么样?节能我想是肯定的了,只是蒸发器耐压仍是个问题。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