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5—案例—中班“甜品屋”游戏观察记录
2018-11-20 01:22阅读:10,576
课题成果5—案例—中班“甜品屋”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8年11月11日—2018年11月14日
幼儿姓名:张梓琪(小名:琪琪)
幼儿年龄:5岁
观察人员:曹如霞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观察内容:角色游戏“甜品屋”
观察目的:
1、发现幼儿在“甜品屋”游戏中的问题行为,及时指导纠正,促使幼儿角色扮演更加成熟。
2、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培养对游戏的乐趣。
观察描述:
场景一:
今天琪琪当的是妈妈,她很少说话,只是在来回走来走去,漫无目的,这时,我尝试鼓励她坐在桌子边上喂宝宝吃饭,但是她还是对我有一种陌生感,只是站在那边,任由我怎么鼓励都没有用,我便先让她跟着我一起兜走,一起观察别的幼儿都在做什么。在兜走了一圈之后,她好像对甜品屋的活动产生了一些兴趣,饶有兴趣的站在甜品屋门外观察,趁热打铁,“琪琪,要不要进甜品屋一起做好吃的啊?”她虽然还是摇摇头,但是我知道这时她绝强的脾气在作祟,至少她已经对角色游戏产生兴趣了,这也是一个突破。
场景二:
琪琪和唐果在甜品屋玩,只听见
“哇”的一声,闻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唐果哭了,我走上前问“唐果,为什么哭呢?”、她指着琪琪手中的煤气灶,我就明白是琪琪抢了唐果的煤气灶了,我就问琪琪谁先拿的呢?琪琪就马上把煤气灶一扔便跑掉了,我能明白琪琪的心理,她肯定不是在甜品屋上班的,于是我把煤气灶给唐果,便去找琪琪,想让她明白自己挑了什么挂牌就应该做那个角色的工作,“我想烧菜!”、“你们今天挑了什么挂牌?”我便带着琪琪去看她的挂牌,原来她当的是自由人。“你是自由人,你可以去甜品屋做客,可以让甜品屋的服务员做给你吃,或者你可以帮忙,但是你应该先得到她的同意,知道了吗?”她会意的点了点头。
场景三:
今天琪琪是甜品屋的店员,她告诉我圣诞节快到了,她要烧几个菜准备圣诞节的时候吃。于是我作为客人来到了甜品屋,来到甜品屋时,琪琪正在烧菜,而且忙的不亦乐乎,“我看到满满一锅的菜,你烧了些什么呢?”“我烧了很多菜!”“那客人来看看你烧了什么啊!哦?怎么菜里有橘子、苹果、草莓、还有蛋糕呀?这菜肯定不好吃,我可不要吃!”“哎呀,很好吃的!”“那你有吃过放了蛋糕的菜吗?我可从来没吃过!而且蛋糕又不能烧的!你要不一样一样的烧?我们先烧茄子好不好?”“好吧!”于是张梓琪在我的指导下将锅里的食物一样样拿出来,并先进行了分类,分类后一样一样烧,结果做了好几盘菜。“老师,盘子不够!”“那你去百宝箱看看能不能找到盘子?”“好的!”没过多会张梓琪就找到了好几个一次性白色盘子,一桌美味的菜烧好啦!
教师分析:
1、通过场景一的观察我发现张梓琪是一个性格内向、慢性、不爱说话的小朋友,在集体中是属于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幼儿,在平时的集体活动中,她并不主动参与,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比较重。而且在场景一中那时正处于甜品屋开展前期,由于各个幼儿的不同情况总是能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张梓琪的例子,充分说明了性格对于游戏开展的阻碍,要突破这层障碍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
2、通过场景二的观察我发现小朋友在开始玩游戏前要先清除自己当的是什么,然后去自己的游戏地点,不要走错了。琪琪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的孩子,在发现自己做错的时候想到的就是马上撤退,她有时候是知道自己做错的,还是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还是跟随自己的意愿,即便是老师不允许的,在跟她说过了之后,她能很快认错。
3、通过场景三的观察我发现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幼儿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将所有的菜或其他事物全部放在一起烧,如果老师没有及时指导,那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得不到提升了,所以老师在发现原则性问题时应及时进行指导并纠正。
教师措施:
1、通过对本次游戏的观察发现好多幼儿对自己扮演角色做什么事情不清楚。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些游戏经验。有的孩子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事。下次游戏中重点帮助幼儿明确各个角色的活动内容。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的随时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注意观察是否有幼儿走错活动区域。
2、对待像张梓琪这样性格的小朋友我会多多鼓励他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幼儿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互帮互助。我会在平时日常中给予张梓琪信任,帮助她树立信心,培养她游戏的乐趣。
3、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园合作,主动与张梓琪的家长多交流,找到解决的好方法。娃娃家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幼儿的角色意识大多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各种经验。由于她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和孩子接触的时间也很少。我建议他们多和孩子交流、接触,多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
活动照片: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