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CR400BF型中国标准动车组座位分布】
“复兴号”CR400BF型中国标准动车组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列车于今年6月26日在京沪高铁首次载客运营。“复兴号”CR400BF型动车组每列编组8辆,总定员576人(商务10/一等28/二等538),其中二等座在原有350km/h级别统型动车组的基础上增加定员20人。
图①为该型动车组座位分布图:蓝色字体座位视野较好,绿色视野一般,黑色视野较差;通过台处的乘客功能设施(卫生间、洗手台、电茶炉等)均用彩色底色标识,方便各位查看。该型动车组座位分布及靠窗规则与“复兴号”CR400AF型动车组完全相同,且二者车内平面布局基本一致。
图②、图③分别为该型动车组与之前已下线的三列同型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0503 / 0507 / 0305)的车头、车头侧视图、头车车身标志对比图:“复兴号”CR400BF型动车组外部涂装较其样车相比有较大改动,主要体现在车头与车身金色涂装的形状与位置的差异上。
图④为该型动车组与其样车CRH-0503(CR400BF-0503)商务座客室对比图:商务座位于列车两端的包间中,每端设有5个座席。与样车相比,该型动车组取消商务座椅左侧扶手内部的电视,同时加大了车窗尺寸。
图⑤、图⑥分别为该型动车组与其样车CRH-0503一等座车、二等座车客室对比图:一等座车位于1车,座位采用“2+2”的布局方式;二等座车位于除1车以外的其他车厢,座位基本采用“3+2”的布局方式。与样车相比,该型动车组客室内取消了天花板顶部的灯池与行李架下方的阅读灯;同时将电源插座提高至座椅扶手附近,方便乘客使用。座位间距方面,一等座保持为1160mm;4车、5车、8车二等座保持为1020mm;2车/7车、3车/6车因增加一排座位,座位间距压缩40mm至980mm,并导致上述4节车厢内部座位出现“面壁”情况,具体规则详见图①表格。
图⑦为该型动车组与其样车CRH-0503通过台处乘客功能设施对比图:与样车相比,该型动车组将头车通过台处的装饰面板由棕红色调整至深棕色;增大了洗手台尺寸,简化了大件行李架的设计,取消了通过台处顶部隐藏的照明灯带。
图⑧为该型动车
“复兴号”CR400BF型中国标准动车组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列车于今年6月26日在京沪高铁首次载客运营。“复兴号”CR400BF型动车组每列编组8辆,总定员576人(商务10/一等28/二等538),其中二等座在原有350km/h级别统型动车组的基础上增加定员20人。
图①为该型动车组座位分布图:蓝色字体座位视野较好,绿色视野一般,黑色视野较差;通过台处的乘客功能设施(卫生间、洗手台、电茶炉等)均用彩色底色标识,方便各位查看。该型动车组座位分布及靠窗规则与“复兴号”CR400AF型动车组完全相同,且二者车内平面布局基本一致。
图②、图③分别为该型动车组与之前已下线的三列同型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0503 / 0507 / 0305)的车头、车头侧视图、头车车身标志对比图:“复兴号”CR400BF型动车组外部涂装较其样车相比有较大改动,主要体现在车头与车身金色涂装的形状与位置的差异上。
图④为该型动车组与其样车CRH-0503(CR400BF-0503)商务座客室对比图:商务座位于列车两端的包间中,每端设有5个座席。与样车相比,该型动车组取消商务座椅左侧扶手内部的电视,同时加大了车窗尺寸。
图⑤、图⑥分别为该型动车组与其样车CRH-0503一等座车、二等座车客室对比图:一等座车位于1车,座位采用“2+2”的布局方式;二等座车位于除1车以外的其他车厢,座位基本采用“3+2”的布局方式。与样车相比,该型动车组客室内取消了天花板顶部的灯池与行李架下方的阅读灯;同时将电源插座提高至座椅扶手附近,方便乘客使用。座位间距方面,一等座保持为1160mm;4车、5车、8车二等座保持为1020mm;2车/7车、3车/6车因增加一排座位,座位间距压缩40mm至980mm,并导致上述4节车厢内部座位出现“面壁”情况,具体规则详见图①表格。
图⑦为该型动车组与其样车CRH-0503通过台处乘客功能设施对比图:与样车相比,该型动车组将头车通过台处的装饰面板由棕红色调整至深棕色;增大了洗手台尺寸,简化了大件行李架的设计,取消了通过台处顶部隐藏的照明灯带。
图⑧为该型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