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本来的名字叫“林徽音”,出自《诗经》中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其中的“徽音”,指女性的美德。
这么好的名字为什么要改掉呢?源于她对另一个人的厌恶,就是民国海派文人林微音。
林微音1899年出生于江苏苏州,从小喜欢舞文弄墨,1928年,林微音来到上海,在银行里做了一名职员,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创作小说和诗词。不过,虽然他非常努力,但不是被退稿,就是被弃用,宛如一颗颗石子投入池塘中,激不起多少水花,让他非常失望。
这年夏天,施蛰存、戴望舒、杜衡等人一起游览西湖,在初阳台上,他们看到一位青年正在烧一些稿纸,施蛰存心中好奇,就上前询问。这位青年就是林微音,正在烧毁被退回的稿件,准备绝了这条路。但是,这场偶遇,让林微音与施蛰存、戴望舒等人成为了好友,尤其是通过施蛰存、戴望舒等人又认识了邵洵美,更让他的文学之路变得顺畅起来。
邵洵美在民国文坛上素有“孟尝君”之称,因此多次提携帮助林微音,当邵洵美出任新月书店经理后,琐事繁多,还请林微音过来为自己代班帮忙。邵洵美的女儿邵绡红后来回忆说:“他(林微音)身形瘦高,鼻子很红,经常穿着一身长衫。”
在这期间,林微音开始发表大量的文学作品,渐渐有了名气,再加上邵洵美的支持,林微音就开始变得骄横起来,甚至敢向鲁迅挑战。
早在1932年10月,林微音就与鲁迅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郁达夫的长兄郁曼陀调到江苏省高院工作,郁达夫为了庆祝大哥高升,就在上海聚丰园大摆宴席,邀请众多好友,其中就有鲁迅、柳亚子、林微音等人。
当时的鲁迅,早已名满天下,林微音作为后辈,还怀着一颗敬畏与崇拜之心,但是仅仅一年后,林微音就与鲁迅展开了论战。
1933年,林微音写了一篇《略论放暗箭》,对鲁迅进行了讽刺和中伤,鲁迅看后,只是冷笑,说这是“讨伐军中最低能的一位”,“叭儿们中的一匹”。看来,在鲁迅眼里,林微音的级别太低,都不屑于把他当对手。
就是一向与人为善的林徽因,也对这个林微音很反感,看不起他。
林徽因当时还叫“林徽音”,与林微音的名字非常相近,而且两人的写作风格也有相似之处,因此经常被人弄混,让林徽因很苦恼,
林微音1899年出生于江苏苏州,从小喜欢舞文弄墨,1928年,林微音来到上海,在银行里做了一名职员,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创作小说和诗词。不过,虽然他非常努力,但不是被退稿,就是被弃用,宛如一颗颗石子投入池塘中,激不起多少水花,让他非常失望。
这年夏天,施蛰存、戴望舒、杜衡等人一起游览西湖,在初阳台上,他们看到一位青年正在烧一些稿纸,施蛰存心中好奇,就上前询问。这位青年就是林微音,正在烧毁被退回的稿件,准备绝了这条路。但是,这场偶遇,让林微音与施蛰存、戴望舒等人成为了好友,尤其是通过施蛰存、戴望舒等人又认识了邵洵美,更让他的文学之路变得顺畅起来。
邵洵美在民国文坛上素有“孟尝君”之称,因此多次提携帮助林微音,当邵洵美出任新月书店经理后,琐事繁多,还请林微音过来为自己代班帮忙。邵洵美的女儿邵绡红后来回忆说:“他(林微音)身形瘦高,鼻子很红,经常穿着一身长衫。”
在这期间,林微音开始发表大量的文学作品,渐渐有了名气,再加上邵洵美的支持,林微音就开始变得骄横起来,甚至敢向鲁迅挑战。
早在1932年10月,林微音就与鲁迅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郁达夫的长兄郁曼陀调到江苏省高院工作,郁达夫为了庆祝大哥高升,就在上海聚丰园大摆宴席,邀请众多好友,其中就有鲁迅、柳亚子、林微音等人。
当时的鲁迅,早已名满天下,林微音作为后辈,还怀着一颗敬畏与崇拜之心,但是仅仅一年后,林微音就与鲁迅展开了论战。
1933年,林微音写了一篇《略论放暗箭》,对鲁迅进行了讽刺和中伤,鲁迅看后,只是冷笑,说这是“讨伐军中最低能的一位”,“叭儿们中的一匹”。看来,在鲁迅眼里,林微音的级别太低,都不屑于把他当对手。
就是一向与人为善的林徽因,也对这个林微音很反感,看不起他。
林徽因当时还叫“林徽音”,与林微音的名字非常相近,而且两人的写作风格也有相似之处,因此经常被人弄混,让林徽因很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