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池莉的小说《云破处》
2013-06-20 22:53阅读:1,750
摘要:池莉的中篇中本小说《云破处》最初发表于《花城》(1997年第1期),被选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池莉近作精选》,这本小说着力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之邪恶,揭示“群众的雪亮的眼睛”之下的不为人知的丑恶的一面。作家在这部小说中以冷峻的笔调和反讽的修辞,对隐藏在日常生活深处的人性之邪恶、卑劣进行深刻的揭示和无情批判,描写了复杂的人性形态。
关键词:池莉 云破处
人性之恶 反讽
正文: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池莉一如既往地以其“平民化”的立场,直面现实的视角和“简洁质朴的语言”,精心塑造了金祥和曾善美两个人物形象,赞美了曾善美身上那种“珍视生命”、“追求纯真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的精神,展示了金祥身上那种“人类的外形,禽兽的心脑”的特征,批判了他身上那种“漠视他人生命”的“法西斯”因子,从而呼唤美好人性的复归。
这篇小说以所钢铁设计院为背景依托,作者以一态反常地的设置温暖地场景来写人性的丑恶,在钢铁设计院的所有的群众的“雪亮”眼睛之下,作为主人公的金祥和曾善美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他们有着体面的工作,他们夫妻恩爱,曾善美美丽高贵,充满美丽,金祥也是事业有成,他们堪称设计院的模范夫妻,是所有的人羡慕和向往的对象。然而,所有的美好的一切都是在金祥的高中的同学聚会的那一晚后结束了。因为曾善美发现了金祥的秘密,就是他就是那个导致自己这么多年来不幸的生活的蹄造者,通过夫妻之间的较量,金祥也发现自己的妻子没有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妻子也有着丑恶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最后的晚餐中,曾善美使计杀了金祥,并且让人以外的是不仅凶手能够逍遥法外,还能得到了钢铁设计院的所有的人的同情。
第一,作者在给人物的塑造上很有有深意。首先说女主人公曾善美,义喻着“真善美”,那么,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钢铁设计院中,她七岁的时候父母双亡,由姨妈收养,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并获得了体面的工作。她性格开朗,助人为乐,酷爱清洁,美丽而富有气质,是设计院的“一道宜人的风景”,同时也是一个“一个能够给她身边的人以高度的安全感的人”。然而,这个“被大家公认的拥有优秀气质的女性”私底下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的一面:她虽然被姨妈收养,但是姨父却人面兽心,在她十五岁的时候把她强奸了,十八岁的时候,又被自己的表弟诱奸,在她二十四岁结婚之前,一直跟他们保持着这种痛苦的关系,为此她流过两次产,得过子宫内膜炎,并且为此终身不育。但是同时她又是那么坚强,她熬过了最痛苦的那段经历,以为获得了幸福,然而事实证明她的婚姻其实就是一个悲剧。在这本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开朗冷静而又有担当,应该是作者褒扬的一个人;但是金祥就不一样了。他看似随和的性格之下有着人性最丑陋的一面,他从小就漠视生命,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因为憎恨曾善美所在的秘密工厂,他通过工厂食堂的下水道悄悄地用叔父嘱咐他处理掉的河豚的剧毒内脏放在了他们的鱼头豆腐汤里,最后造成了包括曾善美父母在内的九个人的死亡。对于这一切,作为悲剧的创造者的金祥不但没有一点的愧疚感,并且还说“我很自豪,我敢说许多农民一辈子见到的最大世面是我创造的”,而人命于他,也是可有可无的东西,面对曾善美的责问,他坦然回答:“没有。我们红安人不怕杀人更不怕死人。死几个人算什么?地球照样转。”这个漠视生命的人最终也遭到了报应,他最终死在了自己的妻子的手里。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掩盖在美好外表之下的任性的最丑陋的一面,并对它进行了强烈的抨击。
其次,这篇小说的反讽意味很浓烈,作者就是以反讽的口吻叙述着这个故事,反讽可以说是贯穿了这部小说的始终。先说小说结构上的反讽。结构反讽是作品结构内部的情节因素的悖立与互反,它注重把那些具有对立性质的事物在作品中予以并置,从而形成鲜明的对照,提示悲与喜、成与败、雅与俗、严肃与荒诞并存的现象。在这里,首先,作者设置了两个相对立的场景,就是白天和黑夜,分别代表着表面和事实。白天,曾善美金祥夫妻是众人眼中最恩爱的模范情侣,夜晚,他们就在他们的家中,那个五六十平方米的地方,关上门窗,上演着只有彼此知道的丑恶的一面。作者通过这种设置,揭示这许多部位人知的美丽事物背后的丑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说明,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的现象,有时候,群众的雪亮的眼睛看到的未必是事实。其次,作者还将聚会作为中心界限,用曾善美聚会之前的生活与聚会之后的生活做鲜明的对比,聚会之前,“他们的生活和为人就像正午的阳光照耀下的一片绿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色泽柔和又可爱”,在聚会之后,“在金祥和曾善美不约而同的共识下,他们把生活掰成了两半。白天是延续着过去的白天,与时代与社会与设计院的同事们一道往前走着。然而他们的晚上不再是从前的晚上”,他们白天的生活继续保持原状,但是在黑夜里“两人配合得很好,他们在共同地奋力地撕去他们过去温情脉脉的面纱”,一起策划上演了一场夫反目、剑拔弩张、互相折磨、丈夫强暴妻子妻子最后手刃亲夫的复仇阴谋。最后,还有金祥的父母以及他自己以为曾善美是处女而高兴异常并且杀了两头猪摆了三天宴席,还为此金祥的父母背了一身的债务,结果由她自己说出她不是处女的时候金祥的愤怒在结构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金祥及金祥父母相亲的愚昧的愚昧的行为的可笑,使过去的一切都显得滑稽异常。这种结构上的对比与反讽,使读者能够从小说中活得更强烈的心里感受,更是突出了小说的反讽意味。
最后,是小说言语的应用。作者坚持她一贯的平实的语言,在波澜不惊中把人性的丑恶之处一点一点地展示在众人的眼前。“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是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反复强调的话,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小说的开头,“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是一句不容易过时的话,因为它其中所包含的褒奖之义使绝大多数人无法谢绝。这句话在这所钢铁设计院一直流行着”,结果,在他们的雪亮的眼睛之下是曾善美夫妇的恶交,是封闭的温馨的屋子里他们的剑拔弩张与相互折磨;它最后一次的出现是在小说的结尾,曾善美杀了金祥后,“设计院的人们在接受警察的询问时他们肯定地有百分之百把握地说:“你们不该怀疑曾善美,她绝对不可能是凶手。他们是一对结婚十五年的相依为命的恩爱夫妻。现在曾善美伤心得都要跟着金祥去了。你们居然还怀疑她!你们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老主任的妻子对警察冷漠的怀疑一切的态度都愤怒了”,在这里,群众的雪亮的眼睛成为了曾善美逃脱凶手的嫌疑的有力的证据之一,他们的雪亮的眼睛包庇了这个手刃亲夫的女人。此外,曾善美还不止一次地强调了她姨妈对她的爱,但是事实是那个爱她的人眼睁睁地看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强奸曾善美,为了家庭的和谐,她一言不发,默认了他们的禽兽的行为。这是爱吗?作者言语的应用,使得小说的反讽气氛异常浓烈,也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在《云破处》中,作者批判着一切“非人道”、“反人性”的丑恶现象,充分表现了她的平民立场和人文主义立场。作者在小说里提到,“金祥曾善美是我们真实生活中的中国人。就跟行走在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他们或者步履匆匆或者脚因路边,但都是面无表情的。他们善于把一切深藏心里,具有良好的自我平衡能力。他们久经风雨,十分皮实。绝对不会小惊小咋,小喜小悲”,可见,作者的目的不只是揭示曾善美夫妇的丑恶,但是同时也是在问着整个国民,揭示着他们掩藏着的另一面的阴暗。所以说,《云破处》是一篇对人性的丑恶的揭露和拷打的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