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我的收藏品之211:永通泉货篆书鎏金钱(小型)—泉“三典”说南唐

2017-11-18 12:32阅读:2,900
我的收藏品之211:
        永通泉货篆书鎏金钱(小型)
        ——一泉三典说南唐
  
我的收藏品之211:永通泉货篆书鎏金钱(小型)—泉“三典”说南唐
我的收藏品之211:永通泉货篆书鎏金钱(小型)—泉“三典”说南唐

本品直径31毫米,重8.5克。青铜鎏金,色呈灿黄。形制规整,字口深峻,篆书隐起文,似为是时所谓“战书”(写字手颤抖致笔道轻重有致)。品相绝佳。
五代时南唐中宗李璟中兴—交泰年(958年)铸行“永通泉货”,隶、篆两体,以一当十,随即因臣服后周取消帝号和虚值难行而停铸,遂以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及开元通宝行用。永通泉货钱因铸制精良存世罕稀成为收藏佳品
南唐铸币有三大珍:大唐镇库/保大元宝,再就是面世仅两品其中还有一枚缺角的“大齐(南唐初始国号)通宝”了。这个永通泉货,只能退而求第四了。
此钱据云是南唐重臣韩熙载主持制行。这引出的第一个典故,即是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由南唐画师顾闳中绘制,是故宫十大国宝古画之一。描绘了韩氏设家夜宴载歌载舞行乐的场面。后世有说是后主李煜派顾闳中打探描画用以警示官宦的醉生梦死;亦有说北人韩熙载遭忌借以保身故意荒淫。这都是无稽之谈。实际上这幅画的真正价值,是当时南唐宫廷及达官显宦享乐生活的写照。它的始作俑者就是李璟和他的继任李煜,也是最富庶最发达最有希望结束乱世重整河山的南唐灭亡的基本原因。它揭示的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生于忧患死于耽乐。宴乐图上之衮冕华服之人,只不过是即将腐朽的行尸走肉。秦淮河从来都是载着歌舞伴着白骨流淌的。
可引出的第二个典故,是赵匡胤攻打南唐时说的一句霸气十足的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南唐父子两代,以妥协国策(去国号/贡财货),换取偏安。但赵匡胤志在一统,弱肉也须强食。遗憾的是,他的后代,也成了金人的卧榻之侧。所谓天道轮回,信其然也。
可引出的第三个典故,就是亡国之君李煜的千古绝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并因此词,已成俘虏的他,终不见容于制造“烛影斧声千古之谜”的更为狠辣的太宗光义,被秘密处死。死时还戴着赵匡胤加给他的一个屈辱头衔:“违命候”。男怕干错行”——李煜作词人,是个神话;当皇帝,是个笑话。
本品可以肯定不是南唐的原品,亦不是行用品。似为宋/辽/金/元时期慕制,作宫钱使用,亦当为珍贵之品。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