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圣经中的颂赞

2013-07-16 11:34阅读:521
/ 陈娟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各个民族最早流传的文学体裁是诗歌。诗歌直接来自生活,是为了驱除劳碌所带来的疲累,是为了抒发诗人内心的种种感受——赞叹、歌颂、悲哀、喜乐、盼望等等,起着调节、鼓动、抚慰的作用。
自有神子民以来,神一直使用诗歌成为神儿女属灵生活、事奉和追求中的一个极大的祝福和帮助。在旧约时代,神子民的敬拜中,吟唱诗篇,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新约时代圣徒的聚会与属灵生活中,更是离不开诗歌,因为它影响圣徒的祷告、敬拜、与神交通等;难怪有人说:“诗歌的价值仅次于圣经。”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我们知道,圣经是神所默示的,书中有不少诗歌与颂赞,诗歌贯穿整本圣经,现将圣经中的主要颂赞简介如下:

一、神在立地的根基时晨星一同歌唱(伯卅八6)
神是一切的源头。神在立地的根基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他们看到神创造的奇妙,无不歌唱与欢呼(伯卅八6)。神的创造是祂智慧的结晶,诸天都在述说神的荣耀(诗十九1),何况亲眼观看神创造天地万物经过的天使呢!
从“起初神创造天地。……神看着是好的……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神歇了祂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创一1—二3)看到,这是一篇“创世之歌”,记载神伟大的创造,并万物的起源。它所用的希伯来文文字,是一种含蕴着音律节奏的诗体,充满了庄严雄伟的气势,也揭开了人类向神赞美的乐章。

二、摩西之歌——红海边感谢神施行拯救的颂歌(出十五1-18)
依照圣经的明文记载,最早的圣歌是产生于摩西时代,距离现在三千五百多年了。摩西在神的指引之下,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为奴之地,摆脱法老的追兵,奇妙而顺利地渡过红海。他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胜利感恩的圣歌,记在出埃及记第十五章,人们习惯称它为“摩西之歌”。

诗歌一开始,就点出内容和主题。“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出十五1),是颂神之歌,是胜利的凯歌。当以色列人举行全体大合唱时,米利暗独唱,也是唱这一句(出十五21)。可见,这句话是整个诗歌的点晴之笔。为什么摩西要写这首歌,唱这次战役的胜利呢?因为这次战役的胜败关系到以色列人的生死存亡。他们能否出埃及入迦南,在应许之地建立起独立自由的国家,完全决定于能否战胜后面的追兵和越过当时的天堑——红海。从人的常识看来,一群乌合之众,怎能战胜在列国中首屈一指的埃及战车精兵呢?没有船只,皮筏,竹排,又有许多不会洑水的妇孺老弱,如何能安全度过滚滚浪涛的红海呢?唯一的结果,只有“死在旷野”,“绝望待毙”。然而神施行神迹唤来大东风,海中出现干地,以色列人安然步行过海;埃及军队跟着走进,真神叫海水回流,淹没了全部敌人。一夜之间,转危为安,黑暗化为光明,敌人消灭了,我们胜利了,永远自由了,怎能不向真神献上感谢之歌呢?
摩西之歌不单是属于以色列人的,也属于属灵的以色列人的得胜之歌。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异象中曾看到那些得胜穿白衣的人,站在玻璃海上,“唱神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启十五2-3)。

三、底波拉与巴拉的战歌(士五章)
以色列人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神将他们交在夏琐人的手中受欺压20年,在痛苦时百姓呼求神,神就兴起女先知底波拉与巴拉来拯救百姓,在以寡敌众时,神藉着地震、落雨使敌人的一切车辆溃乱,西西拉的全军都倒在刀下,没有留下一人,底波拉与巴拉亲眼目睹神的作为就做歌颂赞神。
底波拉之歌是圣经所记载的一首最古老的叙事诗,叙述士师记第四章所记的战胜耶宾王战役的前因、经过和结果,表扬立功者,责备不愿参战的懦夫。诗歌开头和结束,颂赞耶和华,祈求耶和华审判以色列所有敌人,富有教育以色列人勿忘神恩,宜顺从神旨、团结一致的作用。这首诗歌结构严谨,层次衔接自然,有男女轮唱和合唱的安排组织,从艺术技巧上看,比摩西之歌更高一筹。

四、约柜入会幕与圣殿时的颂赞
大卫王和所罗门王时期是以色列人诗歌的全盛时代。在抬约柜入会幕与圣殿中就可以看到诗歌与诗班的盛行。
1.约柜入会幕的颂赞(代上十五16-19)
大卫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要为神的约柜预备地方,所以他支搭帐幕,为此他招聚百姓抬约柜进他所预备的地方,并派歌唱的、弹琴的、吹号的、敲钹的、击鼓的、鼓瑟的以及长老、千夫长等都一起到俄别以东的家,欢欢喜喜的将神的约柜抬上来。大卫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在队伍中边歌唱边跳舞。约柜在会幕里,大卫还派几个利未人在神的约柜前侍奉、颂扬、称谢、赞美神,那日大卫还初次藉亚萨和他的弟兄作诗颂赞神奇妙的作为。大卫是设立诗班献祭的创始者,他设立利未人的诗班,派利未人的族长亚萨、希幔、耶杜顿三人教导子孙乐器、歌唱,并组织诗班在会幕里供职(代上十六37、41-42,廿五1-8);设立的诗班人数庞大,有二百八十八人的歌唱诗班(代上廿五7)及四千人乐器的诗班(代上廿三5)。
大卫是个诗人兼音乐家。大卫的一生,是赞美神的一生,他写了许多诗篇与诗歌(尼十二46),充满了对神的歌颂与赞美,他说,只要我还活着,就应该向神歌颂(诗一O四33)。他还在家里牧羊时,就以“善于弹琴”闻名,因而被荐入王宫。他担任扫罗侍卫时,每逢扫罗被恶魔扰乱烦燥不安时,大卫就常常弹琴,使扫罗心神宁静。大卫登上王位后,深知音乐能帮助治理国家,就极力提倡诗歌,《诗篇》中的大部分都是大卫的作品。《诗篇》150篇诗歌中,有73篇署名是大卫的作品,五十多篇无名的作品中也可能有些经过大卫收集修改,习惯称大卫的诗篇,因为他是主要的作者和编者。
2.约柜入圣殿是的赞美(代下五11-14;撒下六5)
所罗门在位时,豪华壮丽的圣殿落成了,所罗门就把会幕里的约柜及器皿都带来放在圣殿里。当时在那里所有的祭司都自洁,并不分班供职,他们出圣所的时候,歌唱的利未人亚萨、希幔、耶杜顿和他们的众弟兄都穿细麻布衣服,站在坛的东边,敲钹、鼓瑟、弹琴,同着他们有一百二十个祭司吹号,吹钹的、歌唱的、都一齐发声、声合为一、赞美感谢神。吹号的、敲钹用各样乐器扬声赞美神说:“神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那时神的殿有云充满,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神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
所罗门是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王上四32)。他写的箴言,大部分记在箴言1-29章,他写的一千零五首诗,在圣经中只有诗篇第七十二、一百二十七篇和《雅歌》这首长诗。

五、比拉迦谷的称颂(代下廿20-28)
当犹大人与亚扪人、摩押人、西珥山人打仗时,犹大人不是靠士兵、刀枪,而是约沙法王带着歌唱的人走在军前赞美神的慈爱,当众人歌颂神的时候,神就派伏兵击杀敌人,以致尸横遍地,没有一个逃脱的,百姓只等收取敌人的财物、珍宝。到第四日,众百姓聚集在以拉迦谷称颂神,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人都欢欢喜喜弹琴、鼓瑟、吹号来到耶路撒冷,进了神的殿。打仗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得胜,这是诗歌的力量,是古今中外罕见的事。

六、节日时的赞美(代下卅21-24)
以色列人有七个节期,在他们守节日时大都有颂赞之声。在希西家的时候,为复兴百姓的信仰通告全民,要到神的殿守逾越节七日;当时有许多人在耶路撒冷聚集,成为大会要守除酵节,守节期间,利未人和祭司用响亮的乐器日日颂赞神。颂赞给人心灵上一个振奋、灵魂的苏醒、信仰的复兴,因七日的颂赞使得百姓欢乐无比,由此全会众商议要再守节七日,希西家王与众首领在高兴之余将公牛、羊赐给参加的会众。

七、圣殿城墙告成礼的称谢(尼十二27-31、38、42-47)
尼希米是个爱国的以色列省长,他回国修建城墙,在城墙告成礼时,他把各处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称颂、歌唱、敲钹、鼓瑟、弹琴,这些歌唱的人就洁净自己;尼希米将歌唱的人分成两队,以诗班为领队在前头歌颂神,其他的首领跟在后面,歌唱的就大声歌唱,当时歌声与欢呼声传到远处,使神的名得到荣耀。那时,尼希米为使殿里有人不断地以歌声侍奉神,还将歌唱者所当得的分供给他们,以使他们更专心地在神的殿中歌颂赞美神。

八、耶稣降生之夜的天使之歌(路二8-14)
在耶稣未降生之前,肉体的母亲马利亚得到天使的报告,并从伊利莎白处证实了天使的话,马利亚就做了颂歌,歌颂神为大。时期满足,救主降生了,基督降生之夜,伯利恒野地的牧羊人,看见了异象,听见天使天兵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这是第一个的“佳音”,是由天使用“赞美”所传报的,这岂不预表了基督的降生有荣耀的歌颂前导,佳音的播扬是欢欣的歌颂。
耶稣的降生是关乎万民的大喜的信息,因为祂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耶稣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致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这是神爱的最大的显明(腓二6-8;罗五8),如此伟大的爱是值得歌颂与赞美的,凡事蒙恩者,要时常称谢祂的救恩。

九、耶稣末次上耶路撒冷路上的赞美之颂(路十九37-40)
耶稣基督在世之时,时常在圣殿里教训人,祂曾严肃地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墨守成规,不能活出信仰生命的见证,却从未见耶稣责备圣殿里诗歌颂赞的事奉。并且当耶稣上耶路撒冷时,许多人手拿棕树枝口中高喊“和散那”欢迎祂,众门徒都欢乐起来,大声赞美神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路19:37-38)。当时法利赛人曾要耶稣责备门徒,但耶稣却回答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可见耶稣是何等重视门徒的赞美!同样是在今日教会里,神依然看重祂的儿女赞美的声音!

十、逾越节晚餐后,耶稣与门徒的唱诗(太廿六30)
当耶稣和门徒用毕“最后的晚餐”,他们前往橄榄山的客西马尼园,根据圣经的记载“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太廿六30;可十四26)。耶稣面向死亡前行,却以诗歌激励门徒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何等豪壮的信心啊!多少时候,我们面对坎坷崎岖的人生旅途,面临“付代价、要牺牲”的关头时,我们有否勇气唱这首“信心之歌”呢?

十一、保罗西拉在腓立比狱中之唱诗(徒十六章)
使徒时代信徒的生活充满着赞美,他们天天同心合意在神的殿中祷告、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徒二46)。保罗与西拉在工作中常以诗歌为伴,他们曾因为传扬耶稣的福音而被关入监狱,在无助的时候,约在半夜,他们仰望天上的神,唱诗赞美神,使他们的信心更加坚固,也因他们歌声感动了天上的真神,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地大震动,监狱的门被震开了,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脱落了。也因他们的赞美歌声,使禁卒一家归主。可见诗歌使人增加信心。
保罗和西拉在传福音之时,遇见了极大的逼迫与困苦,他们受鞭打,被监禁,然而却能靠主喜乐歌唱,这是何等深刻的服事考验,更是何等坚强的事奉心志啊?如今,我们传福音,若是也遭遇逼迫的困苦能有他们如此之举吗?

十二、天上宝座前的颂歌
新约圣经末了的书卷——启示录,记载了永恒的国度里荣耀的音乐事奉。这是历世历代以来,并地上一切的音乐事奉所无可比拟的。神的荣光充满其间,天上的新歌永不止息。神宝座前的四活物及廿四位长老昼夜不停的颂赞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我们的主,我们的神,祢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祢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四8、11;五11-14)。有史以来,最大的诗班——十四万四千人,唱着伟大圣洁的新歌,他们的声音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他们是一群跟随主,赞美主的人(启十四1-5)。得胜的信徒欢欣地唱着神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说:“主神,全能者啊?祢的作为大哉,奇哉。万世之王啊!祢的道途义哉,诚哉!主啊!谁敢不敬畏祢,不将荣耀归与祢的名呢?因为独有祢是圣的,万民都要来在祢面前敬拜,因祢公义的作为已经显出来了”(启七9-12;十五2-4)。
【结语】犹太民族的音乐生活与崇拜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仅是“艺术”形成之表现,更有着赞美颂扬的敬拜内涵。从以上以色列人早期诗歌来看,有几个特点:(1)诗歌和生活密切结合,反映国家大事和人民生活;(2)是群众性的活动,同音乐、舞蹈结合,采取领唱、轮唱、合唱多种形式,活泼有变化;(3)神人交应,宗教和娱乐、教育共同活动。
这些诗歌的写作,和当时人类的生活、信仰、劳动有很大的关系,抒发出他们的思想感情,神将这些诗歌留在圣经中,是要给我们深思。今天,我们也要运用诗歌这种体裁,感谢赞美主,抒发思想感情,鼓舞抚慰信徒,宣传福音,振奋人心。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