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蚕桑
文/靳小倡
文章链接:http://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Electronic/doc-28261.html
在陕南老家,桑树是很常见的一种树,它们夹在杨柳桃楝之中,并没有丝毫的特别之处。它们也不很高大得像刘备家乡楼的桑村,“有一株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而引发刘备“我为天子,当乘此盖”的豪言壮语。在我的家乡,桑树大多只有些手腕粗的树枝,长得倒也茂盛。
在历史上,人与蚕事的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有些古人称自己是“蚕丛氏”,这就是李白《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一句所本。古代的诗写桑树都很美,显示了人与桑树近距离的接触。《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古乐府《陌上桑》:“不知谁家子, 提笼行采桑。”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宋代范成大的《田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我小时跟母亲一起候养过蚕。从蚕种开始,用卫生纸或棉花布片包着,放在离火炉不远的簸箕里。当一条条黑褐色的蚕虫从蚕种的壳里爬出来时,桑树也开始发芽了,要找到嫩桑叶是一件难事,好在养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家人几乎都得参与。每天都惦记着给蚕宝宝找桑叶,萌发出一点责任心的嫩芽。有时放学晚了,自己顾不上吃饭,也得先去摘几片桑叶让蚕宝宝吃饱了才
文/靳小倡
文章链接:http://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Electronic/doc-28261.html
在陕南老家,桑树是很常见的一种树,它们夹在杨柳桃楝之中,并没有丝毫的特别之处。它们也不很高大得像刘备家乡楼的桑村,“有一株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而引发刘备“我为天子,当乘此盖”的豪言壮语。在我的家乡,桑树大多只有些手腕粗的树枝,长得倒也茂盛。
在历史上,人与蚕事的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有些古人称自己是“蚕丛氏”,这就是李白《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一句所本。古代的诗写桑树都很美,显示了人与桑树近距离的接触。《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古乐府《陌上桑》:“不知谁家子, 提笼行采桑。”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宋代范成大的《田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我小时跟母亲一起候养过蚕。从蚕种开始,用卫生纸或棉花布片包着,放在离火炉不远的簸箕里。当一条条黑褐色的蚕虫从蚕种的壳里爬出来时,桑树也开始发芽了,要找到嫩桑叶是一件难事,好在养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家人几乎都得参与。每天都惦记着给蚕宝宝找桑叶,萌发出一点责任心的嫩芽。有时放学晚了,自己顾不上吃饭,也得先去摘几片桑叶让蚕宝宝吃饱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