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第三自然段的思路分析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缘起: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前面第一自然段作者的心情本来是宁静的,但客人的萧声引起了我的感叹,于是很端正的问她,“何为其然也”,这是一个过渡句,引出客人为何而悲。“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为何要引用曹孟德的诗呢?因为曹操写《短歌行》时,正是他志得意满的时候,希望广纳人才、一统中国的时候,何其雄也,为后文引出他的雄奠定基础。另个一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一句写曹孟德被孙刘联璧火烧赤壁的故事,当时曹操败得一沓糊涂,其中的反问,是肯定了曹孟德的失败,但一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有多么的显赫,更重要的是体现他抗挫折的能力和坚韧不拨的意志,曹操就是一个具有超凡毅力的人,虽然败了,但并不气馁,一如既往的前进,终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成就了一个霸王,更是体现了他的雄霸。而最后一问“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一问是旷古一问,“而今安在”,当然苏轼和曹操生活的年代相差近千年,当然是死了,魂归大地。这是一个反问句,问的目我的是想要引起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一问很多古人都思考过,比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也问过,“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生命的可贵正在于他的一次性,人都要死,所以很多文人都要叹息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渴望长久,但又不可得,所以哀叹生命的痛苦就自然而然的产生。曹操何其伟大,但终要死去,突出他的雄,正是要为后文探讨生命的意义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