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再说剑川“八大碗”

2014-02-20 00:23阅读:14
再说剑川“八大碗”
格梅江
再说剑川“八大碗”X

地道的剑川“八大碗”是肉、鱼、粉丝、排骨、粉蒸、藕、大韭菜根、大白豆。其中,排骨可加萝卜或山药,粉蒸可以蒸南瓜或洋芋、大韭菜根煮豆腐或木耳煮豆腐,还有百合、园子等替菜,但一定是本地出产的原菜。
除鱼和粉蒸而外,其他六大碗全是煮食,因此,剑川地道的“八大碗”最营养、最有特色是汤。民间有“汉族炒炒吃,白族煮煮吃”的说法。从营养学的角度,煮的食品,成份中和,营养成份没有损失,而且不会留生,是安全营养的饮食风俗。
“红曲肉”是“八大碗”中第一碗。用米做的“红曲”染的肥瘦相间的煮猪肉。一般用新鲜肉,也用腊肉做的,腊肉做的“红曲肉”更香。因为,染上红曲,肥而不腻,吃起来很过隐。“红曲肉”是“八大碗”中最重要的一碗,每碗只有八块肉,一桌八人每人一块。困难时期缺油少荤,做客一次就冲着这块肉来。民间吃这碗菜叫“调主”(扑克牌术语)。上桌后由同桌长者主持,每人拣一块。有一次一个名叫“正兴”的人去做客,落座后他主持拣菜,拣菜顺序是先别人后自己,那天这一桌坐了9个人,他没在意,便依次拣去,结果轮到他时碗中已经没有了红曲肉。他连忙大叫:“慢慢!大家先不要吃,事情有点乱,请大家把肉拣还碗里。让我再理忙一次。”这一次他先拣一块到自己碗里,然后再分别拣去,轮到他左边的这个人时肉没了。他假装不见,大声告
诉大家:“这一次对了,请请请!”这次做客的经过,被人传开,正兴做客拣肉成为剑川最著名的歇后语:“正兴波去做客——搞乱了”。
“八大碗”中第二碗是“鱼”。正宗的这碗鱼是鲊鱼,也叫腌鲫鱼,是剑川味很足的特色菜,鲫鱼必须是剑湖产的土著活鲫鱼。做这道菜很讲究,也很费事,待客前几个月就得准备好。买到剑湖活鱼后现杀现洗,杀鱼也很特别,顺鱼脊从鱼头到鱼尾剖成两半,留住鱼肚子连接部分,把容易变质的脑汁、肚杂、血渍等清理干净,然后抹上盐腌上几天,腌好的鱼拉展开来放在篾箩箕里压平晒成半干后再抹上辣椒面、花椒粉、料酒等佐料,摊开平整放入陶罐中压紧,两个月后取出蒸熟即可。这碗鱼也只有八块,鱼下面往往垫酸腌菜。鲊鱼,醇香味美,是一道上好的下酒菜。宴席上,赴宴的女老人,往往把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腌鱼用手帕包回家带给自己的孙辈们作零食。
“八大碗”第三碗是“粉丝”。以前本地有专门做粉丝的作坊,用纯蚕豆做成,色泽晶亮纯白,韧性很好,很受剑川本地人喜爱。做这碗粉丝最简单,发泡煮熟后用“红曲肉”汤烩一下即可。烩汤时再放一些红曲粉,把粉丝也染成粉红色。婚宴时,青年男女把这碗粉丝用线捆扎起来,寓意难分难舍,互相逗闹。
如今交通方便,南来北往的蔬菜品种荟萃,一些剑川本地不出产的菜也被选入“八大碗”之列。如海带、竹笋、洋丝瓜等等。
“八大碗”的最高形式是“三叠水”,是用来祭奠亡灵的高级菜肴。剑川文化尊生重死,“死者为大”,把最好的饭菜敬献给死者。白族人活着的时候吃的菜是“八大碗”,死后“吃”的是“三叠水”。做一桌“三叠水”比做一桌“八大碗”复杂多了,用料和做工都比做“八大碗”讲究和精细。现在剑川县城有专门做“三叠水”的作坊,最贵的一桌千元以上。“三叠水”一般是八盘(荤)、八碗(半荤半素)、八碟(素)。“三叠水”用于葬礼,往往作为供菜放在供桌上自然腐去,不可能热热再吃。所以,要问“三叠水”什么味儿?只有死人才知道。白族葬礼做“三叠水”的是亡者的女儿,女儿出嫁后没有供养父母的机会,去世后做一桌“三叠水”尽孝心,那肯定是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了。因此,“三叠水”绝对比“八大碗”好看,也比“八大碗”昂贵。
“八大碗”的最低形式是“素八碗”。一般是豆腐、茄子、土豆、面鱼、花生、蕃茄、包谷、青白苦菜等做成。白族妇女拜佛敬神时用“素八碗”,与汉族地方寺庙里的斋菜相似,但也很是讲究。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