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

2015-04-22 14:00阅读:700

【名称】:茅氏宗祠
【级别】:镇江市级文物控制单位,【控一】1993年立
【年代】:清

镇江梳儿巷现在只有几百米,是个比较小的巷子而且改建也很多,一条巷子逛下来也只是在北面的古建集中点,但算起来也就几家而已,但是梳儿巷绝对了镇江的比较老的巷子了,具体我记不得了,貌似是在宋朝就有了,有7,800年历史了。之于这些历史,在梳儿巷还是有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的。上文的育婴堂是唯一一处市保,本篇的茅氏宗祠是文控,另外还有毛氏宗祠和吴氏贞节牌坊,几间民居。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X

文控牌牌。文物控制单位这个级别,有的城市有,有的城市没有,但是在镇江文保都会被拆,何况这些文控及历史建筑。。。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
茅氏宗祠一共还有两进,这是第二进,估计留下来都是大殿之类的建筑,茅氏宗祠在建国后一直都是梳儿巷小学,后来小学撤并了,现在的印刷厂和社区办公,宗祠很好找,在外面就能看到。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
这是宗祠的第一进,面阔3间,虽然只有3间但是体量还是比较大的,差不多有两层高。从梁头看出虽然是晚清时期的,但是依旧体量比较大。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
关于茅氏宗祠的资料没有找到,很郁闷居然没有。。。根据我看到的资料茅氏家族是个父辈经商,孙辈得以读书的商贾和官宦相结合的家族。在镇江的历史上茅氏的名人并不少,其中就有近代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
这边这堵墙好像是旁边育婴堂的。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
躲在民居里的毛氏宗祠,可见巷子本来还是比较宽的,都被加建的民居占了,而且只能看到毛氏宗祠的门楼了。毛氏宗祠也是面阔三间,至于有几进就不清楚了,现在是民居,所以我就没有进去看。关于毛氏宗祠的资料我也是没有找到。只是看到有毛氏在清末民初是从事丝绸生意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毛氏宗祠的毛氏。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
依旧精美的木门和门楼上的砖雕和石雕,只是都被摸白灰了。
镇江【文控】:茅氏宗祠,毛氏宗祠
只能看出一个毛字,我也是看到梳儿巷的资料,才知道是毛氏宗祠的。

补记:
茅以升(1896-1989) 字唐臣,镇江人。20岁时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考取官费赴美留学。先取得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又考入匹兹堡市卡利基工程学院桥梁系夜校学习,其毕业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达到当时世界水平,被称为茅氏定律,获该校首位工学博士。并得康乃尔大学斐蒂士金质奖章。民国8(1919)年底回国,先后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北洋工学院任教授或校长。民国19年任江苏省水利局长时,曾设计开辟镇江象山新港,惜未实施。民国22年,就任钱塘江桥工委会主任筹备建桥,他周密勘测,精心设计,提出了优于当时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的 建桥方案。民国24年任钱塘桥工程处长,仅用两年半时间,于民国269月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并组织施工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杭州前夕,他受国民政府令忍痛炸毁才通车3个月的钱塘江大桥,抗日战争胜利后,茅以升又主持修复大桥。30年代,茅以升就对武汉三镇周围的长江水域做过勘察,写过长江大桥建筑计划书。19552月担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解决了建桥过程中的14个难题。
  从1950年起,先后任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为新中国的铁路科技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使该院逐步成为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支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铁路专业科研队伍。1963年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设一个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教育制度》的建议,深受周恩来总理的赞扬。
  解放前,他曾被选为中国工程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他是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会员,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名誉会员,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卡利基──梅隆大学还授予他卓越校友奖章。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至六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届委员,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九三学社名誉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始终坚定不移地跟党走,1987年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89年逝于北京,骨灰葬于镇江栗子山公墓。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