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2017-03-01 14:51阅读:13,393
鹤壁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中国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朝歌、战国七雄赵国首都中牟均位于鹤壁市。境内浚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林、石、卫、康、殷姓及韩国(朝鲜)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鹤壁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朝歌

​ 朝歌,简称淇,建城史3000年。 为中国商朝末代行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楚汉战争时项羽所封十八诸侯中殷王首都,三朝古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朝歌为中国商朝末代行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两朝故都。 商朝后期,武丁由西亳(洛阳)迁沬,建立沬都,是为武丁城,后来殷纣王就武丁城扩而大之,并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为朝歌。

华北第一大古庙会浚县古庙会

浚县古庙会(中国民俗文化节)
​始于每年的正月初一,结束于二月初二,每年的庙会有三个高潮,初一、初九、十五十六。初一有“登高祈福”、“散百病”习俗;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民间社火表演、祭祀老天爷的习俗;十五十六是元宵节。浚县古庙会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2004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文化
部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2006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被公布为“河南民俗经典”。工艺品泥咕咕和民间社火表演两个项目也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 浚县泥咕咕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对于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其尾部有孔能吹响,发出“咕咕”的声音,又因其是以泥制作而成,故以“泥咕咕”称之。在2006年,河南浚县的泥咕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浚县社火表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是鹤壁民俗文化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敲锣打鼓,祈求神灵庇佑,降福免灾。在传承和发展中,浚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形式。截止目前,鹤壁市及所属县区共有四百余只社火表演队,鹤壁市已经被命名为中国社火文化之乡。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正月古庙会可以溯源到后赵时期, 浚县古庙会,据说1600年来长盛不衰。
鹤壁窑铁锈花
​鹤壁窑亦有称鹤壁集窑。始烧于唐代,历宋、金而终于元代。唐代时烧白瓷、黄瓷、黑釉瓷。宋金时期的白地黑花、褐黄釉刻花折沿盆最富代表性,白地黑花彩色乌黑,褐黄釉刻花有莲花、鹅与兔吃草等纹,盆口径都在40厘米以上;白釉划花大碗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碗心也有五个长条状支烧痕。鹤壁窑的产品有碗、壶、盆、盘、瓶、罐、盒、钵、枕、缸等。唐代器多平底,短流,宋、金时与磁州窑风格相似。
鹤壁淇河天然太极图
​淇河在这里由东向西形成鲜明的反“S”形流向,两岸山地形成了两阴鱼阳鱼。整个太极图纵浑然天成:荡荡淇河水呈反S型环绕阴阳二鱼,阴鱼昂首向西,甩尾东北,阳鱼仰面向东,摆尾西南;阴鱼青岩裸露,捧拥圆地,阳鱼沃土成田,稼禾葱郁。传说周文王曾观此图受启发,后被拘羑里而演《周易》。有关专家也推断此处是太极文化的发源地。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战国古长城遗址位于市区西北20公里处的大河涧乡肖横岭村。长城南北向分布,残长1.5米,横跨三个山峰,是我省构建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长城之一。
  该长城由城墙、掩体、指挥所、战壕四部分组成。城墙残高1.8~1.5米,宽5~0.8米,倚城墙建有 掩体,掩体大小不等,大有5米见方,小有2米见方,掩体的哑铃形与方形了望孔清晰可见,长城的北端,北山的至高点建有一座由三道城墙环绕而成的指挥所,战壕沿长城修建,它是连接城墙,掩体、指挥所的纽带。
鹤壁: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 大伾山、浮丘山上道观佛寺密布,古建筑规模宏大,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之美誉的北魏大石佛,高22.29米,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