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思维在公主线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014-03-03 20:59阅读:2,372
立体思维在公主线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
运用立体思维设计服装,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文从人体的结构出发,根据立体与平面转化原理,探讨并研究服装设计中常用的造型手段——公主线分割的设计,对服装公主线分割面料纱向及皱纹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与研究,使服装更加适合人体立体曲面,外形更加美观。
关键词:立体思维 人体 曲线 分割线
公主线 纱向转移
前 言
服装结构设计也称为服装造型设计,是服装的外部轮廓线与内部分割线、结构线的完整结合。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重心。它同其他艺术形式具有的构成原理一样,服装造型要素也包括:点、线、面、体。点的运动轨迹构成了线,线的运动和伸展形成了面,面的组合形成了体。线在整个结构运动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因而,线对服装造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分割线在服装造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它能够构成多种形态,既能随着人们的线条灵活地进行塑造,也可以改变人体的一般造型特点,它对服装造型与合体起着主导作用。从古到今,伴随着分割线的构成和工艺处理的不同,在服装中它始终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装饰风格、
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韵律。现代分割线因种类繁多、个性突出、穿着效果明显等特点在服装运用中独树一帜。
公主线,是服装中的一种分割线,使用公主线结构的服装前后片分割成两片,缝合起来的服装合身但不紧身。公主线从肩部往下通过胸高点附近延伸至腰部、下摆,还有一种刀背线,前后衣片上分割线从袖窿处起,过胸围、经腰围分割的曲线。公主线和收省一样能突出胸和腰美感,而且比收省更能顺应人体的曲线。
运用立体思维设计服装,就是把三维的服装立体结构转化成二维衣片结构图,很好地揭示出服装细部的形状、各部位的吻合关系。在板型设计及教学实践中,多运用立体思维对效果图进行审视和对款式造型外观进行分析,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款式的立体构形关系,理解款式造型所赋予服装的艺术风格。
一、立体思维源于人体无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数曲线构成的面

服装结构设计是以人体为设计依据,而人体又是一个特定的立体,因此需要深入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曲面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直线和圆弧线及其各种不同的组合和变化,可以界定和描绘出任何可视对象”,并且可以产生无限多样的形式。如果我们把人体的表面看成是由大量的紧密排列的细线条组成的外壳,那么服装就是这层外壳的包装,也是由无数密集的线条组合而成(见图一)。根据这一观点,虽然人体外观是不规则变化的曲面,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骨骼、肌肉的转折,找出人体上比较明显的转折线,为平面的布料转化为立体的服装提供参照。
人体转折线的位置选择,是服装结构设计中衣片从平面转化为立体造型的基本步骤。转折线的设置,要充分考虑人体的重心线,把握转折线与重心线的关系,能防止形态的不定性。服装结构设计中的重心线从侧面看过去,是一条通过头顶、
耳垂、 颈前部、胴体中间、 膝盖下端、 足底中点的铅垂线(因为人体没有侧缝, 而重心线能很好地在人体上面找出来)。
人体形态是很复杂的,同身高的人,存在从头到脚多种不同的体型,用重心线通过部位可以很好地控制人体的侧面形态。

观察人体模型,在人体模型中确定的基本结构线,是通过明显的凹凸点引出的(如图二),水平方向的转折在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上比较明显,这里既是围度达到极值的位置,也是围度产生变化的分界线。再看垂直方向的转折线,前身上部由肩线偏中,经胸高点,到腰节线,向下延伸到臀围线。这是几条明显的贯穿纵横的转折线,是我们设计服装结构线、衣片分割线的最重要参考。如果我们划分面的过度更小,还可以找出更多的转折线,从理论上讲,我们把圆滑的立体分割的块面越多,就越容易得到贴合度高的平面,不过,由于生产成本的限制,分割线不宜设计过多。
二、服装分割线的设计原则
采用上述的基本结构线来设计服装分割线,就能构成服装的整体形态,服装因线条的结合而展开的,服装式样的演变,因线条的组合变化而产生的。这些线条,主要包括分割线、省道线、剪辑线、褶裥等。他们的分割与组合,既起着分割用途,又有连接组合之作用。内部结构线是属于二维空间的,是面与面的交接与穿插而形成的。恰当的分割是为了更好地结合与重组,它的出现,是帮助二维的平面经过构成,形成三维空间的物体,帮助平面的衣料在凹凸不平的人体上塑形,并利用工艺手段达到设计效果。分割线的各种变化设计,又可创造出极其丰富多彩的款式,可见,所有结构线条的成功设计,都是通过科学技术和美学原理的完美结合来实现的。
由于服装的分割线与人体的形体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割造型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分割线设计要以结构的基本功能为前提,结构的基本功能是使服装穿着舒适、方便, 造型美观。因此,
分割线的设计并非随意性的。
2) 竖线分割是使分割线与人体凹凸点不发生明显偏差的基础上,
尽量保持平衡,致使余缺处理和造型在分割线中达到结构的统一。
3) 横向分割, 特别是在臀部、腹部的分割线,
要以凸点为确定位置。在其它部位可以依据合体、运动和形式美的综合造型原则去设计。
分割线由于在服装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既能构成多种形态, 又能使服装适应人体表面,
还能塑造出新的形态,造型特点和功能特点兼而有之, 它对服装造型和合体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常将分割线分为两大类:
造型分割线和功能分割线。
造型分割线是指为了造型需要,附加在服装上起装饰作用的分割线。 分割线所处部位、形态、数量的改变能引起款式局部变化, 但无功能性,
常出现在宽松服装上。
功能分割线是指既能起装饰作用,也具有适合体型、加工方便的分割线。这种分割线有两个特征:其一是为了合体,以简单的分割线形式,最大限度地显示出人体廓线的重要曲面形态:其二是以简单的分割线取代复杂的湿热塑型工艺,兼省道的作用。
既然分割线是服装设计中一种重要的造型形式,我们对服装上分割线设计,进行必要的归类, 使其有规律可循:
1、从分割线的线型分: 直线型、 曲线型、 螺旋线型。
2、从分割线的形态方向上分: 纵向分割、横向分割、斜向分割、放射状分割等。
3、从分割线的位置分:公主线、侧缝、育克、覆肩、正腰线、高腰、低腰等。
4、从结构设计的性质分: 造型性分割线和功能性分割线。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说,服装的分割线,设计在人体立面转折最明显的部位,能使制作出来的服装更好的贴合人体。根据人体骨骼、肌肉的结构,可以将女性人体的前部分割为几个块面,如图三所示,人体的胸围、腰围、臀围是围度变化的转折线,由肩线偏中,经过胸高点,向下延伸到腰部偏中的位置,是人体从正面向侧面的转折线。分别制作出各个块面的衣片,根据结构线的设计需求,通过把各衣片结合及分割的手法,得到服装的裁片,达到合体的效果,是公主线结构设计的基本思维。由此可以立体地把握人体,
形成了服装立体造型的基础。 下面就功能分割线中最普及的公主线探讨其结构设计方法。

三、公主线结构的分割设计 公主线分割是指女装上衣的一种纵向结构分割线,从结构上说,公主缝的设计起到了收省的功能,
公主缝的曲度大小及其形状, 一是取决于服装造型的要求,
二是取决于女子体型本身的曲线要求。比较简单的理解就是将公主缝看成是女装上衣腰省的剪开与延伸的结构线。
首先,制作公主线衣片基型前,在立体模特上根据人体转折线的位置,使用线带标示出分割线位置,准备白胚布,先用珠针固定围度线,使胚布纬向纱线与围度转折线平行,这样制作出的衣片重心线稳定,这里以长度在臀围以上的服装为例,制作公主线服装的基本型。根据立体转化为平面原则,在人体转折最明显的位置,将女人体分解为八个面,分别制作每个面的衣片,然后放置于同一平面空间中,连接成四个衣片,如图四所示。这种分割设计使服装贴身合体,造型优美,富于立体感,其塑型性较强。
四、根据人体工学的衣片修正
我们通过立体裁剪的方法得到公主线分割的衣片造型,还不可以直接应用到紧身型服装的裁剪制作中,这是因为人随着呼吸,运动等活动,皮肤表面会发生面积的改变,基于静态的人体模特制作出的裁片,如果不添加放松量,就无法适应人体的需要。根据人体工学的测算,人呼吸间胸围的变化量在4cm左右,由于这一变化是均匀的,所以在四个衣片上的加放量可以均等为每片0.5cm,实验证明,这一加放量对成品服装与人体的贴合度没有明显影响。
但是,对于一些放松量较大的公主缝服装,如外套、大衣等,放松量的设计就要斟酌了。因为公主线的设计是基于人体转折线设计的分割线,这个分割线一旦远离人体的转折线,就失去了贴合人体的效果。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超过人体净胸围4cm的上衣加放量,更多的是考虑手臂运动的要求,以及穿着内衣的需要,基于这一分析,围度的放量应更多分配在前侧和后侧的衣片上,以免影响公主线服装的立体效果。
在使用公主线结构设计的服装中,如果不注意面料纱向,可能在缝制后出现问题,比如是很合体的服装,公主线在服装侧面(背宽线与重心线之间)形成斜向的皱纹。如果是条格面料,可能会出现条纹不成垂线的情况,这些问题在高级成衣中是不允许出现的(如图五)。

这些弊病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为了操作的方便,前侧和后侧线通常会采用直向纱向,这样就造成合体服装公主线腰省量过大(一般超过5cm),胸高点转折面处形成一个横向的力强拉前中衣片腰部,出现斜向皱纹。两边衣片拼合后经纱被拉力拉扯,
已经不是原来纱向(条纹服装较明显, 重心线处条纹已经朝前中歪斜)。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主线侧衣片腰部轮廓线太斜,故可以减少该处衣片轮廓线的倾斜度,减少胸宽线拉扯导致纱向移位。经过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在公主线基本衣片基础上再进行处理,把前后侧衣片拿出来进行以下操作:
1、画出横向纬线:在制作前侧衣片公主线基本型时,在制作使用的白坯布上先画好纬向纱线,然后,画出与纬向纱线垂直的经线的方向。
2、将坯布纬向直线与模特胸围分割线重合,用珠针固定
3、取前胸高点与侧缝中部位置,用手沿人体倾斜方向铺平布料,使坯布贴服与人体模特上
4、用铅笔画出新的侧缝线和前公主线下段
5、取下布片,用剪刀修剪轮廓线以外的余量。
6、将新制作的衣片5与原有衣片4与6拼接,得到新的公主线裁片
比较两图结果(见图六),观察其变化:

比较结果:腰线以上公主线变直,腰省变小,而腰线以下无变化。变化原理分析:腰线以上公主线部分腰省转移到了侧缝,减小了衣片轮廓线的倾斜度。减少了省大造成的横向拉力,
消除了斜向皱纹。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体是一个特定的立体,其服装结构设计离不开立体思维,笔者主要以人体体型特征为基点,以公主缝结构设计为载体,探讨了服装立体构成的思维与方法,即三维设计效果——二维布样——三维成衣转换的实验过程,并有创建地提出,应用立体构成的思维与方法的同时,还要结合面料的特点如纱向等细节,把立裁、打版技巧、面料特点等有机结合,才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服装造型。这一探讨希望为同行进一步研究服装中的线条设计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虽然文章不能给出一个标准数据,但是对于服装结构的线条处理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 张文斌 1服装工艺学(结构设计分册) [M ]1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1
[2 ] [日]中泽愈 1人体与服装[M ]1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1
[3 ] 顾韵芬 1服装上分割线应用及结构设计[J ]1服装科技, 2000, (1) : 36~ 391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