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2016-01-06 16:48阅读:5,077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X

建构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儿童自主性游戏,牛奶杯则是一种低结构的建构材料,造型单一,没有固定的玩法,但通过幼儿的堆积、排列、组合,就能够搭建出各式各样的作品来。在案例中,幼儿的自主建构游戏从最原始的立体搭建开始,犹如一点点星火启迪着建构智慧。进而经过四个阶段,教师通过材料的有效支持,支持着建构游戏的发展、支持着幼儿角色游戏的推进,从而导引着游戏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阶段一:星火点点,创意启蒙
游戏表现:单一建构
又到游戏时刻,轩轩拿着一个用雪花片搭建的“椅子”来到建构区,对区里的瑗瑗说:“这是我搭的椅子,可以放到你这里吗?”“给我,就放这里吧。”瑗瑗说着把椅子放好了,一边放一边问:“那么床和桌子也都放在这里面吗?”“但是,这里怎么放得下那么多家具呢?”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分析:突破模式
孩子们对牛奶杯建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创作意识,搭建出了不错的作品。但时间一久,建构活动出现瓶颈,搭建仅以垒高和围合两种建构方式为主。当幼儿停滞在反复叠高和围拢建构的阶段时,雪花片材料的适时介入,让孩子对当前的建构有了新的想法,幼儿突破了常规的建构游戏模式,让游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导引策略:顺应需要
1、幼儿游戏的材料投放并非一蹴而就,教师需要静静观察,顺应孩子游戏的需要,鼓励他们用不同材料组合建构。
案例中,雪花片的介入,给幼儿的建构思路打开了另一扇门,幼儿开始寻找结合不同建构材料游戏的方向,使游戏深入。幼儿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单个围拢的平面空间建构,而是分隔出了多个不同功能性的空间,如床和桌椅分不同的空间摆放,让原本简单的墙面建构,变成了生动的“家”的建构,形成了有初步主题涵义的建构活动。
2、教师为幼儿投放了居家装饰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展开想象,运用到自己的游戏中,逐渐丰富建构经验,让“家”变得更真实,更丰满!
游戏萌发了新的创意!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阶段二:火苗曳曳,灵感闪现
游戏表现:角色萌发
有了雪花片组的加入,牛奶杯建构区里又再次热闹了起来。当建构区里的人正在忙碌地摆放“家具”时,豆豆却从娃娃家里抱着几个毛绒玩具回来了,试图把它们放在雪花片搭建的小椅子上面,等到小动物们都坐好后,豆豆拿起一个碗说:“小熊宝宝,你肚子饿了吧,我给你吃好吃的。”边说边拿起碗来喂。就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渐渐从建构游戏转移到了角色游戏中去了。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分析:产生情境
原本只是空间搭造和布局的主题建构活动,当毛绒玩具、餐具等仿真材料的出现后,就让活动的形式变得不一样了,孩子们不再只是搭建者,而是萌发了一些角色扮演的意识,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发挥自己的想象,纸杯的建构物成了幼儿角色游戏的组成部分,幼儿自发开始进行角色游戏。此时,教师需要通过材料的进一步投放,帮助幼儿带着生活经验去建构,通过角色扮演丰富游戏情节,从而产生新的游戏情境。

导引策略:顺势投放
1、分类投放一些仿真游戏材料
中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较强,他们的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会受到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制约。对幼儿来说,游戏材料和同伴的游戏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他们游戏动机,帮助他们展开特定的想象。因此,教师在建构区仿真材料的投放,导引着幼儿在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的产生。有了毛绒玩具、餐具、仿真食物等仿真材料的投放,幼儿在自己用纸杯建构好的“家”里更好地玩起了角色扮演。
2、投放的各种仿真材料应有大有小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由于牛奶杯建构区域空间的局限,角色游戏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动作施展不开、角色动作幅度稍大就会碰到甚至撞坏“家”,孩子与材料、材料与材料、孩子与孩子之间矛盾频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有意识地抓拍了幼儿冲突时的照片,并引导集体讨论。通过幼儿的自发讨论,达成共识,各种仿真材料应该有大有小,不仅包括毛绒玩具,也应该有指偶这样小型的材料。
3、激发幼儿调整建构空间大小的适宜性
在遇到搭建的“空间”不能放下各种物品时,有幼儿表示通过调整建构空间来满足游戏需要,“我们把每一个房间围得大一点就好了。”
游戏的火苗被点燃了!纸杯和雪花片搭建的建筑物渐渐成为了幼儿角色游戏内容的组成部分。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阶段三:火花熠熠,潜能激发
游戏表现:无声求助
孩子们建构的家越来越有模样了,仿真材料让整个空间有了生气。雪花片搭好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妞妞和淘淘正在商量晚上怎么给宝宝过生日,原来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对一切颇为满意的妞妞说,“我们已经做了满满一桌菜,但是还缺一个蛋糕,我想为宝宝亲手做一个呢!”“哦,对了,一会儿要是蛋糕吃不完,得放冰箱,好像家里还缺一个冰箱呢!”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分析:情节需要
随着建构内涵的丰富,幼儿角色意识进一步被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建构游戏中生成出了更丰富的角色游戏情节。这正是幼儿顺应了自身的发展,衍生出的更深层次的游戏需要,这样的游戏情节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幼儿之间的对话事实上是一种多元的需求,现有的仿真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对情节发展以及自身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做的是通过材料的增添投放来助推孩子的发展,以满足幼儿自主建构以及角色游戏的推进。

导引策略:增添低结构材料、真实的生活用品
1、 增添可加工改造的材料
非结构化、可加工改造的材料有多种使用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目的,从而激发幼儿
的潜力、调动已有经验,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低结构材料类型
具 体 材 料
自然物
大小不一的石头、各类树叶、松果、树枝、羽毛等
废旧材料
各类瓶罐盒、牛奶罐、报纸、小纸箱、纸盘等
美工材料
保丽龙球、蛋糕模具、扭扭棒、彩泥、彩纸、彩笔、剪刀等
幼儿对这些新增的有趣的材料特别喜欢,表现出旺盛精力和热情。一些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尤其是收集的不常见的小玩意儿,都激发起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幼儿运用材料进行有意义学习。如,幼儿用对小纸盒进行加工,一个小抽屉、小冰箱就诞生了,再把它放到家里,整个游戏一下子变得有趣和生动了。这些可加工改造的材料,让幼儿摆脱了仅仅停留在对现有仿真玩具的摆弄的水平上,使幼儿更容易想到材料新的使用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材料回收和再利用的价值。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2、增添真实的生活用品
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生活用品有:小衣裤、小鞋袜、小衣架、小手套、小脸盆、小靠垫、各类花布、纱巾、锅碗瓢盆、小梳子、电吹风、镜子、牙刷、PVC管等。这些丰富幼儿游戏的真实的材料,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和仿真材料的交替游戏中,幼儿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激发幼儿更投入地参与游戏的建构。
幼儿的游戏开始迸发火花!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阶段四:烟火璨璨,游戏升华
游戏表现:得心应手
又到了建构游戏时间。孩子们熟练地分工、熟练地将纸杯垒高和分隔空间、熟练地用辅助材料装扮自己的家。爸爸和妈妈一边搭建,一边愉快地商量:“明天我们和宝宝秋游,带什么好吃的呢?”爸爸说:“牛肉棒不错,有营养!”妈妈说:“面包也要的,不然肚子会饿的!”一会儿工夫,爸爸妈妈就商量出许多好吃的东西。
分析:衍生情节
幼儿的游戏应该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此时,由于建构活动的熟练、角色人物的相对固定,以及对现有材料的探索也达到一定的阶段,幼儿的角色扮演局限于家的空间,难以突破和拓展。
导引策略:拓展投放
游戏遇到新的挑战,此时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自己需求,除了建构“家”之外,根据建构游戏情节中需要的小卖铺、停车场,随之投放相关的丰富情节和蕴涵教育契机的材料。如,投放表格,幼儿可以通过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讨论,记录好“购物清单”,然后在小卖铺购物。再如,投放停车卡,请小朋友将自己的车根据车牌号码停到停车场相应的位置,由车辆管理员检查小朋友停得是否正确。由于教师的拓展投放,对幼儿的建构水平隐性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幼儿在这些拓展投放的材料中,也寻找到了游戏不同的乐趣,建构的情节被衍生了,幼儿角色交往宽度和深度都有了变化。
游戏绽放出了绚烂的烟火!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在牛奶杯建构游戏中,教师智慧地投放材料,支持着建构活动和角色游戏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既给了幼儿与建构作品深入“对话”的机会,提升了建构活动的情境性、互动性,又使建构作品在一个生动的角色游戏中随着角色和情节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孩子们在建构活动和角色游戏的转换间游刃有余,满足了自主游戏的需要。

责任编辑:阮能


材料投放中的智慧——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中角色游戏推进案例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