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跨年度行情——震荡上行概率大

2018-12-13 17:28阅读:1,205
跨年度行情——震荡上行概率大X




今天反弹,很多人开始关心跨年度行情。


前不久参观一个花卉盆景展览,最精致壮观的是那些从树根的年轮上看至少有几十年树龄的老树,根部盘根错节的龟缩在一个小小的花盆里,青筋外祼的树干上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形态各异花团锦簇。这样一个季节,欣赏精美的盆景花展,只能感叹花匠的巧夺天工。


如果同样品种的花,生长在野外,肯定是另外的样子。盆景是按人类的要求设计,长成了艺术品,它们在被压缩的空间生长,经花工长年精心呵护、控制生长而成。


不过,盆景中的植物,作为一个物种,其原有的生物属性已经退化、变异,即便重新从花盆中移出,栽回大自然,也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A股经过超出预期的长期熊市之后,其巨大跌幅,已经让一些股票收缩得像一个个盆景。从投资的角度看,已经具有了投资的机会或价值,但市场明显缺乏投资冲动。两个月前的“政策喊话”,只是激荡起一批超跌低价股的超跌反弹。成交量方面,市场的参与热情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长期的熊市磨损,投资者重新面对政策利好时,显得心有余悸,力不从心。


政策调控时间久了,调控力度过大,市场伤损过重。股市原有的市场功能,也可能会萎缩退化。这种现象是否被忽略了?或这种现象本身,就透露出今后的股市,可能演变出新的市场生态。投资者也有如何重新适应的问题。


说一种现象:现在政策放开可以生二胎了!一开始人们感觉象松绑,但现实是愿意生孩子的人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数据显示人口出生率仍呈下降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将之归结为生孩子成本太高,很多年轻人生不起,不敢生。确实有生活压力问题,但人们忽略了一个现实:人们长时间生活在计划生育政策调控下,已适应了只生一个孩子的生活。当初想生孩子的那几代人,现在大多已过了生育年龄。新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围绕一个孩子转,“自我”“独我”意识强烈。不要说生孩子,连结婚的意愿都在弱化生孩子功能退化,比如现在代孕人工授精等业务,成为自然生育的补充功能。


计划生育政策具有强制性。现在好了,放开二胎,今后还可能进一步放开,人们短暂高兴之后才发现人们的生育功能被压抑太久,过去人们关心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力,生育功能和生育意愿出现问题,却被长期忽视。就象被破坏的自然生态,要恢复其原有功能,需要时间,不是说啥时候想种草就种草,想栽树就栽树,植被恢复需要相应的条件。人们已适应了计划生育,只生一个”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允许生二胎,很多人却不愿意生了,或不会生了。这种现象,应理解为强力政策调控的后遗症。
今天上证指数与中小创指数,均有一定升幅,两市成交资金有所放大,也就3049亿,反弹无法有效放量,技术性修复意味更浓。沪市盘中资金,主要流向大盘蓝筹股迹象明显,沪市成交排名前五位的股票是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中国铁建中信证券中国建筑个股成交资金都在20亿以上。它们明显推升了指数,但它们自己涨幅不大。这些大盘价值型品种,仍然是沪市的优势。也是机构投资者的偏爱。而深市以小盘成长,新兴产业,超跌低价潜力股反弹上涨的力度更大。这也是沪深两市的明显差异。


“政策喊话”给出明确的利好信息,股市恢复活力,投资者恢复信心,需要时间与相应条件。这一切都将通过资金流量变化来体现。这既有政策因素,也有投资者信心恢复问题。目前行情,仍然受制于流动性不足,受制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至于人们眼下关心的跨年度行情问题,我认为大盘震荡向上的概率大一些。但是将跨年度行情当成阶段性盈利目标,赚些钱好过年,这样的预期可能高了些,但A股应该中长期看好。
(文章转载、讲座及其它,请联系叶弘邮箱:yehong968@sina.com 或公众号留言)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