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心经济与市场的投资人都充满焦虑:股票市场跌跌不休,人民币汇率下行压力巨大,债务违约不时出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连持续上涨十多年而成就国人只涨不跌信仰的房地产也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为何出现如此窘境?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过去几年的繁荣景象:大都市的有房者都成为千万富翁,民营企业家只要有办法搞上市,就可以在股市泡沫中畅泳,动辄身价百亿,而其中很多企业主业盈利能力有限,于是随意质押一点股票,就可以以“生态化反”、“多元化经营”等种种名义到处“买买买”……这是基于过去十年货币超发、债务膨胀而产生了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教授所描绘的“非理性繁荣”。
2015年泡沫登峰造极时,有一个段子:近半数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卖掉1%的股份就够买几套了!请论证楼市和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答案是什么?应该就是两者的泡沫同样大了。
又有专家提出:“泡沫不算什么,可以以实充虚!”以股市为例,不断定向增发,然后收购资产,就认为可以充实泡沫, 让股价一直涨下去。
这种所谓“以实充虚”,就是股价虚高的上市公司通过不断并购提升盈利能力,从而把泡沫充实。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发明,上世纪末互联网高科技泡沫高涨时期,许多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就用过这一招。
实际上,以并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从而充实泡沫的做法是不靠谱的,因为在泡沫期买入资产多为价贵而质劣。当年,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曾大量采用并购的方式来壮大,当然是买的不如卖的精,泡沫期天价买回的资产最终难逃折价甩卖的命运。
遗憾的是,人们总是忘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古训:投资历史上最值得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历史教训。因此历史不断重演。
就如《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中描述的一样:午夜钟声响起,魔法消失了,看上去非常美好的童话世界中的一切现出了原形。
为何出现如此窘境?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过去几年的繁荣景象:大都市的有房者都成为千万富翁,民营企业家只要有办法搞上市,就可以在股市泡沫中畅泳,动辄身价百亿,而其中很多企业主业盈利能力有限,于是随意质押一点股票,就可以以“生态化反”、“多元化经营”等种种名义到处“买买买”……这是基于过去十年货币超发、债务膨胀而产生了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教授所描绘的“非理性繁荣”。
2015年泡沫登峰造极时,有一个段子:近半数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卖掉1%的股份就够买几套了!请论证楼市和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答案是什么?应该就是两者的泡沫同样大了。
又有专家提出:“泡沫不算什么,可以以实充虚!”以股市为例,不断定向增发,然后收购资产,就认为可以充实泡沫, 让股价一直涨下去。
这种所谓“以实充虚”,就是股价虚高的上市公司通过不断并购提升盈利能力,从而把泡沫充实。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发明,上世纪末互联网高科技泡沫高涨时期,许多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就用过这一招。
实际上,以并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从而充实泡沫的做法是不靠谱的,因为在泡沫期买入资产多为价贵而质劣。当年,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曾大量采用并购的方式来壮大,当然是买的不如卖的精,泡沫期天价买回的资产最终难逃折价甩卖的命运。
遗憾的是,人们总是忘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古训:投资历史上最值得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历史教训。因此历史不断重演。
就如《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中描述的一样:午夜钟声响起,魔法消失了,看上去非常美好的童话世界中的一切现出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