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夏天的味道#农家小院看《射雕》

2018-07-30 11:38阅读:
农家小院看《射雕》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家买了一台如意牌17寸黑白电视。为了省钱,我爸找熟人买了组装的,就这也花了200多块钱——当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我爸一个月工资才42块钱。这是我们村私人买的第一台电视。买回不久,就赶上看内地播放的《射雕英雄传》。
播放《射雕英雄传》时刚好是暑假我和弟弟的郁闷也就持续了一个暑假。
起先,我家的电视放在一个房间的柜子上,还极为宝贝地盖上我妈专门为它做的大红金丝绒罩子。那个时候的电视节目还不是全天候的,记忆中好像晚上六点半才有节目。可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谁有耐心等到六点半?他们早早就聚在放电视的房子里。
#夏天的味道#农家小院看《射雕》

热情好客的婆(我们管奶奶叫婆)让我和弟弟赶紧开电视去。其实,我们也是故作矜持,怕婆说我们沉不住二两气,心里也急得火烧火燎。弟弟一看婆发话了,第一时间冲进房间,先把罩子小心翼翼地揭
下来,再开电视。
于是,一屋子的小孩都眼巴巴地盯着电视上那个画了几道竖纹的圆球,中间显示着时间。蜗牛般的时间终于爬到了18:30,圆球消失,音乐响起,屋子里响起了发自内心的欢呼声。接着,一个男的或女的报幕员出来,播报了晚上的电视节目。开始的少儿节目,接下来的新闻,随便放什么,我们都看得津津有味。高潮自然是《射雕》片头出现的那一刻了。
#夏天的味道#农家小院看《射雕》
吃过晚饭收拾利索的大人陆陆续续也来了。房间里挤得满满当当,门帘被高高地挂起来,房子外边能看到电视的地方也围了满满当当的人。随着《射雕》的深入人心,大人也越来越多。

就让我们把电视机搬到后院去,开阔的空间能容纳更多的人。来了大人,婆就让我们给叔啦伯啦爷啦婶啦的端茶倒水递凳子。这样一来,我们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法保证了,心里窝火得恨不得把别人都赶走。当时,我们可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的,都不舍得眨一下眼睛。时不时被婆的叫声打断,不得不去给爷啦婆啦搬凳子倒水,听不甘心,反抗又不敢,你说得有多窝火?
我和弟弟每天下午得到巷子那头的龙头抬水,把家里的水缸抬满。自打放《射雕》了,我们无形中增加额外的负担,每天得比以前多抬桶。一桶由弟弟支配。他给后院洒水,然后吃力地抱着大扫把清扫一遍,最后为了赶跑暑气,再把桶里的水泼在院子里。另一桶归我。吃完饭,我洗完锅碗后得把一大桶水烧开,桌上摆好杯子、碗,里面晾上水,准备招待看电视的人。
不知弟弟有没有怨言,反正一直是心里恨恨地做这一切。吃过饭,弟弟在一群小孩的簇拥下,小心翼翼地抱着电视机放到后院,接好电源。等待的过程中,大人陆陆续续就来了。孩子还好说,有的自己拎着凳子,有的干脆席地而坐,还有的从墙角找来一块半截砖头,直接往屁股底下一垫;大人一般不带凳子,进来后顺手拉过我家的凳子就坐,经常搞得我们没有凳子坐。
我给弟弟出主意,让他先藏几把凳子,但是没用。如果来的大人没凳子坐,婆就喊我们把自己的凳子让给他们坐,最后吧,我家的人经常得站着看,位置当然也不是最好的。
让人恼火的事还有,看到电视里说再见了,屏幕上只剩下一片雪花点子,大家抬起屁股意犹未尽地走了,我和弟弟还得跟在后边殿后。弟弟负责把电视抱回屋子,我得把横七竖八的凳子放回原处,把乱七八糟的的砖头重新搬回墙角,地面得等第二天早上收拾。地上有大人留下的烟头,小孩吃东西撒下的渣滓,这渣滓还招来了一群群的蚂蚁,尤其让我恶心的是还有痰迹,这些都得我来收拾。
每次我都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婆就会教训我,说我皮薄(小气的意思),说人家能来咱家是看得起咱家,不然你就是摆上席面也请不来人家。娃娃家,要皮张厚点。
我嘴撅脸吊,不敢吭气。
《射雕》播出的过程中,村里就有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买了电视。离我家不远的一户也买了,来我家看电视的人就分流了一部分。可是不久,这些人又回来了,说是人家脸吊得老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受不了。婆逮着机会又教育了我们一番。那家的人缘还真不怎么好。
《射雕》播到最后,暑假也快完了,村里买电视的人家又增加了几户。有些分出去单过的小夫妻,家里空荡荡的,要啥没啥,却也东挪西凑先买了一台电视,让老子嘴里骂着“败家子”、手里拿着扫帚疙瘩撵得满巷子跑。
那个暑假,古怪精灵的黄蓉、憨厚老实的郭靖……自然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不过,婆说的待人接物要皮张厚这句话,也让我一直记到了现在。
现在,电视在城里很多人家几乎成了件摆设。可是,每到夏天,我还是会回忆起那个看《射雕》的夏天,和后院里挤在一起的男女老少,还有后门边上小炕桌上晾的白开水。
那是属于我的夏天的味道。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