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那个被杀害的10岁女孩,出事前难道一点求生的机会都没有吗?

2019-10-31 08:33阅读:
那个被杀害的10岁女孩,出事前难道一点求生的机会都没有吗?
01
上一周,震惊全国的新闻莫过于10岁女孩被14岁男孩“强暴未遂被残忍杀害”的事件,事件的详细过程我就不再重复阐述,网上已经描述得很详细。
我看到很多人发文,强烈谴责凶手及到现在连一声歉意都没有的凶手父母,还有对目前的法律不能让灭绝人性的“少年凶手”得到严惩感到愤慨。
好在全国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已经在召开,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草案已经在商议,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相信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行走在人间的“小恶魔”,终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但同时我又在想,这个10岁的女孩子从遇到凶手,到惨遭毒手的过程中,难道连一丝求生的机会都没有吗?
倘若有那么一点点的机会,哪怕只是和凶徒虚与委蛇,只要这孩子有那么一点点的意识,也许她就不至于惨遭杀害了。
那个被杀害的10岁女孩,出事前难道一点求生的机会都没有吗?
几年前,有一条新闻,一个女孩
子深夜打的回家,的士司机却对女孩子起了歹心,将女子拖入无人之地进行强暴,女子施计假装屈服于男子,将其骗到附近的一家旅馆,找借口拿到男子身份证的同时向旅馆的工作人员发布求助信息。
后来,及时赶到的警察不仅成功解救了该名女子,还将歹徒绳之于法。
我当然不是鼓励我们都去效仿这位女子,毕竟你不知道歹徒的心能狠到哪种地步,你也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残忍的手段。
但是,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即使某些利益受到损害,先想办法保住性命,脱离危险才是当务之急。
只要生命在,人活着,任何事情都有转机,生活就有希望,不是吗?
那个被杀害的10岁女孩,出事前难道一点求生的机会都没有吗?
02
201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之一,伊拉克雅兹迪族少女穆拉德(Nadia Murad)。
她经历过家人被杀害,自己沦为性奴的悲惨生活,长达几个月的折磨后,终于成功地从恶魔手里逃脱。
后来,逃到德国的她,在身体和心理都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后,勇敢地选择成为一名人权活动人士,呼吁全世界的国家对人权进行保护。
2015年,联合国邀请她参加活动,介绍关于世界人口贩卖和冲突等问题,呼吁全世界联合起来解决问题。
2016年,她被任命为联合国尊严亲和大使,之后参与了全世界很多人口贩卖和难民的宣传倡议。
只要人活着,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哪怕曾经经历过巨大的磨难,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想想那个被迫害的女孩,她才10岁,她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虽然不殷实但还算幸福的家。
她本可以读书上学,将来毕业工作,有机会找到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组建一个自己的家,有自己心爱的孩子,其乐融融。
可这一切都因为那个可怕的下午而灰飞烟灭,从此以后,留给这个家庭的只有伤痛。
而我担心的是,这个新闻之后,有多少父母将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相信同学、相信人心!
那个凶手,14岁的男孩,将会成为多少父母害怕自己孩子遭遇不测的梦魇。
又有多少父母从此将不敢对自己的孩子放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孩子又将错失多少冒险的乐趣和成就自己的机会?
那个被杀害的10岁女孩,出事前难道一点求生的机会都没有吗?
03
洪兰说,停在港口的船是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做父母的都会担忧孩子的安全,但是应该教他们如何避免危险而不是把他们拴在身边。
有一个人问公安李玫瑾:“如果您的孩子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了,您是否会跟他说:‘你给我打回去’?”
李玫瑾说:“当然,我的孙女在学校,有一个非常喜欢她的孩子,抱起她就往下一扔,然后头撞到凳子上,磕出一个大包。
我就教她,下次那人再来抱你,你就两手揪着他的耳朵,用力一拉,他疼了就把你放下来,而且以后也不敢轻易这么抱你了。”
父母都知道不能把孩子圈养在家里,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国家将来的栋梁,可是“温室里的花朵”绝不是将来能担此大任的人。
但是当外面的环境不足以让我们放心地放手时,我们就要首先教会孩子如何避免危险,保护自己。
那个被杀害的10岁女孩,出事前难道一点求生的机会都没有吗?
04
让孩子不做施暴者
国外有一个父亲,有一天他的女儿拿回来一张通知,上面写道,因为他的女儿经常在校车上欺负别的同学,学校通知他,以后将不再接送他的孩子。
而这已经是自己的女儿第二次被校车赶下了车。
女儿放学回家拿着拒载通知给自己时,跟他说:“老爸,明天你要开车送我去学校了。”
第二天早上,这位父亲让女儿背上书包,在室外温度只有2摄氏度的情况下,徒步8公里走到学校。
而自己则开车跟在她后面。
这位父亲说:“现在的小孩子,以为父母为他们做什么多是理所应当的......
我知道很多父母可能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做,但是我要告诉我女儿,欺负别人是不能被宽容的。”
如果小错不纠,将来必定会酿成大祸,父母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尚小就姑息养奸。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会引起质变。
那个被杀害的10岁女孩,出事前难道一点求生的机会都没有吗?
有网友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不可理喻的熊家长。倘若家长能对自己教育孩子的职责严守以待,不对孩子犯下的任何错误视而不见,同时懂得反思自己的教育,孩子何至于有犯下滔天大错而不能回头的一天呢?
多年前,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里欺负别的同学,老师告知这个孩子的家长。
晚上,父亲很严肃地坐在孩子的对面,过了一会儿,父亲站起身来让孩子换上运动鞋,跟自己出去。
父亲带着孩子来到附近的一个广场,只跟孩子说,绕着广场跑完25圈以后才能回家。
说完,父亲就跟着孩子一起跑。跑到十几圈的时候,孩子累得受不了,看见父亲自己也快坚持不住了,就请父亲别再跑下去了,但父亲一句话也没说,只顾继续往前跑。
到了快20圈的时候,孩子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跪着求父亲别再跑了。
父亲停下来说:“你跑是因为要为你自己做的事情负责,我跑是因为我没有做好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没把你教育好,所以我们两个谁也别想逃。”
说完,父亲就自己一个人接着跑。
你们猜,这孩子最后怎么样?
他在地上跪了一会儿,擦干眼泪,站起来把剩下的几圈全部跑完了,才跟着父亲回了家。
不过,从那以后,这孩子在学校再也没有欺负过任何人,并且,每当他脑子不清醒要犯浑时,就会想起父亲的谆谆教诲。
我觉得在处理校园霸凌、青春期孩子躁动的事件中,教育他们首先不做施暴者更加重要。
任何坏事都有一个“始作俑者”,而教育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扶正校园风气和建立孩子正确人生观的源头。
电影《少年的你》里有句话:少年抬头,仰望明天。仰望,就有希望。
我觉得我们也要仰望,仰望积极看见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世界,用我们做父母的智慧指引他们走上一条光明的路。
对被暴力伤害的孩子,也对施暴的孩子。
作者简介:四月,四世同堂下的孩子,灵感源于生活,道理来自经验,80后二宝宝妈,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到更多教养中遇到问题的父母。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