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锢漏锅的小炉匠

2021-04-08 07:47阅读: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有个反派人物,名叫栾平,又叫小炉匠,由于顽固坚持反动立场,被杨子荣枪毙了。小炉匠并不是他的外号,而是他作为土匪联络员的掩护职业。那么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呢?这个问题不用说当下的年轻人,恐怕六十五岁上下的北京人也说不大清楚。有人说:“小炉匠又称锢炉匠,即锔盆锔碗、补锅及钉焊各类铜铁器的匠人。”最近又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小炉匠就是焊洋铁壶的。这就如同说“梅兰芳是唱花旦的”差不多。
最初的小炉匠所从事的,是锢漏锅。锢漏锅,就是补锅。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做饭的锅是必不可少的。老北京人谁要是发誓即使不过日子了也要买件贵重东西或者是做成一件什么难事,常就发狠说:“我砸锅卖铁也要……!”话是这么说,正常人不会真砸锅的。那锅怎么会漏呢?
过去老百姓用的锅都是铸铁的。铸锅匠人用高温把铁矿石或碎铁片熔化成铁水,浇铸成锅。所以,铁锅底部都有个“脐儿”。铸铁锅,难免有个砂眼什么的,使用时间长了可能会出个小洞。买新锅要花不少钱,少花些钱补补,还能接着用。找谁来补呢?锢漏锅的。
锢漏锅这个行当,恐怕比铸铁锅的出现晚不了多少,最晚,八九百年前的南宋时就有了。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为证:“市井中有补治故铜铁器者,谓之‘骨路’,莫晓何义。”陆游老先生也纳闷儿:“什么叫骨路啊?”他考证道:“ 《说文》云:‘锢,塞也。’铁器穿穴者,铸铁以塞之,使不漏。”他恍然大悟:啊,原来“骨路”正是“锢”字的反语。陆游老先生这么一考证不要紧,本来很简明的一个词反倒复杂难懂了。“骨路”其实是“锢漏”。“锢”,就是“塞”;塞什么?塞锅上的漏洞。用什么塞?用熔化了的铜或铁。所以,用金字旁的“锢”。怎么个“塞”法呢?这就说到锢漏锅的为什么叫小炉匠了。
老朽年幼时,见过肩挑担子走街串巷的锢漏锅匠人。他们吆喝起来就是三个字:“锢漏—锅!”“锢”字声短,“漏”字声高且长,重音落在“锅”字上。他们的担子上有两样东西是必备的:一是风箱,一是炉子。炉子很小巧,只有一尺多高。可能“小炉匠”就因此而得名。此外,他们还有坩埚、锤子等工具。有人来补锅,小炉匠支起炉子、点燃焦炭,在坩埚里面放
上些碎铜,拉风箱将火吹成白热化,不一会儿,铜熔化成汁,然后从漏锅的内测,把熔化的铜汁浇进漏洞。漏洞的外侧用一特制的小模具接住,铜汁遇冷凝固,形成铆钉状,漏洞于是就被堵牢了。
陆游的时代,大概是用铸铁锢漏的,因为古代铜比铁贵。但铁的熔点高,熔化起来要费时费力费焦炭。锢漏锅可能只限于补漏洞。至于摔成两半的锅能不能用这种方法修理,老朽没见过,不敢妄说。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