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诗意盎然润古城

2023-10-19 17:09阅读:
诗意盎然润古城
拜读郑新芳先生新书《永远的诗美》
黑马

保定新莲池书院院长郑新芳郑先生最新散文集《永远的诗美》是2005年同名散文集的重编和增订版,保留了原书的基本构架和篇目,增加了近年多篇新作——这些新作尤以发表在保定晚报上回忆故乡滦州的乡土人情和描摹他的第二故乡保定古城旧貌新颜的散文为读者所激赏,每发表一篇我都会悉心拜读学习,感觉郑老的叙事虽是散文随笔,字里行间却都流淌着诗意,时而还会浅吟低唱,赋诗一首,多为旧体诗,真如春风化雨,沁润心田。而郑先生评论冰心、老舍、孙犁和苏叔阳等大家的作品,论事论人,颇显文学批评家的高蹈风范,同时不失温润儒雅的亲和,把评论写成了如诗的散文,既有智慧的启迪又有浓郁的情感点染,余韵绕梁。
每次见到郑先生都感到如同见到自己的中学老师,这是因为郑先生在保定一中教书时我正在另一所中学上学,他让我想起了好几位对我耳提面命的中学老师,他们与郑先生是同龄人。而郑先生则在执教中学时就没有停止自己的文学写作,多年后不仅教书育人成为名师,还自然而然成为作家和文史学者,所以读他的著述,我会感到回到了当年的课堂,是在听他口若悬河讲课。
其实我与郑先生在刚有博客的十几年前就有了神交,应该说是因为“保定书写”和“保定叙事”让我走近了他。那时我感到离开故乡多年,应该把自己七十年代在故乡度过的青少年时期的过往写出来发在网上,给自己的青春做个总结,同时也是反思故乡文化对自己的点化和影响。也是在那时我发现我在故乡度过的二十一年颇有些浑浑噩噩,倥偬恍惚,就因为考学和在异乡工作与故乡断了联系。而回顾过去,竟然觉得自己对生长于斯二十年的城市基本无从谈起,只有青少年时期的
匆匆脚印而已,连自己家街上的某个深宅大院是清代的两江学堂都一无所知,连那个古色古香的八中校园曾经是第一个河北大学校园都闻所未闻。随着故乡的大拆大改,我那个还没弄懂的故乡的过去连基本的古城格局都要消失了。于是我开始在刚刚兴起的网络上狂搜故乡掌故,就读到了一个叫郑新芳的作者写的一些古城书院和学校的考证文字,如获至宝,就情不自禁给这位想象中学问渊博的“保定一中的女老师”(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芳字)的博客留言讨教,这位博主也不吝赐教,让我找到了不少线索,顺藤摸瓜,去开发自己的故乡叙述话题。
多年后我写了很多保定忆旧的散文引来故乡网友的关注,建立了微信联系群后,才赫然发现那位“一中的女老师”竟然是文史大家郑新芳先生!真是令我惭愧至极。五年前我回到故乡参加自己的新书发布会,组织者请来了郑先生做点评,神交多年之后我们才第一次见面,真是相见恨晚。那次郑先生又慷慨地赠送我好几部大作,包括第一版《永远的诗美》,这些都是我这几年进行“保定书写”时经常要翻阅请教的必读书,有时还会微信请教郑先生,如我写保定籍大作家苏叔阳时,就好几次请教过郑先生,因为他们是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多次叨扰郑先生,无以回报,我就将自己回译的老舍《四世同堂》足本赠送郑先生,聊表芹意。未曾想到郑先生很快就在报纸上撰文评论拙译,虽然主要评论老舍的文学意义,但也对我这个译者多有褒奖,次此新版的书里也收入了这篇书评,这是对我的极大鼓励和鞭策。
这次开卷我就直奔郑先生所写上谷八景“八篇和”滨河公园十景“十篇,郑先生如诗如画的锦绣文章,将老古城和新古城十八景活色生香地展示给读者,是他对第二故乡保定的一片痴情和真爱的淋漓表达,诗风画韵令人沉醉,是我们体验古城文化的最美读本,更是我的保定书写的范本。(《永远的诗美》,团结出版社 2022年版)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