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2014-11-25 06:24阅读: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
黄胜友图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来湖南的路上,这句关于衡阳的诗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也许这是中学时熟记的诗句给我对衡阳印象留下深深的烙印。
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千年学府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到衡阳之后,才知道的。实话实说,湘南地区对于我就是一片空白,无论从人文地理、历史溯源、风景名胜等等。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网络名博湘南行的机会,深入湘南地区,深入体会“湖湘文化”的厚重。
参观历史文化名城衡阳的石鼓书院,是网络名博湘南行的第一站。石鼓书院坐落在衡阳城北有“湖南第一之胜地”美誉的石鼓山。据满口湘南口音普通话的女导游介绍说,石鼓得名有几种说法,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击石,其声如鼓。

先说说石鼓书院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吧。三国时期,建安20(公元215)武侯诸葛亮居住在石鼓山,督零陵、长沙、桂阳三郡军赋。因此,后人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侯庙”(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后被迁移至石鼓山上李忠节祠旁,改名为“武侯祠”。唐德宗贞元3(公元787),宰相齐映贬到衡州任刺史,在山之东面建一凉亭,取名为“合江亭”。顺宗永贞元年(805)大文豪韩愈由广东至湖北,途径衡州,齐映请韩愈为此亭写下著名的《合江亭序》。这首诗很长,有二百言,写得气势磅礴,动人心魄。后人建“绿净阁”以此纪念韩愈。石鼓名声大振,成为后世文人骚客“朝圣”之地。唐元和五年(公元810)
衡阳隐士李宽被韩愈的《合江亭序》诗中描写的“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的美景打动了他。于是李宽在衡阳城北蒸水与湘水交汇处的这座小山上筑庐读书,即为现在的石鼓山书院的雏形。宋至道3(公元997),衡州郡人李士真在石鼓书院内开堂讲学、广招弟子,使石鼓书院成为正式的书院。宋仁宗景祐2(公元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他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给皇帝,宋仁宗阅后,便赐额“石鼓书院”。石鼓书院独享宋朝皇帝“赐额”的殊荣,因此步入石鼓书院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与睢阳(又名应天府书院)、岳麓、白鹿洞齐名的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当时全国许多名流都至此讲学;如文学家苏轼、理学鼻祖周敦颐等……。孝宗淳熙14(公元1187)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在此讲学,朱熹作《石鼓书院记》;张栻在亭中立碑,亲书韩愈《合江亭》诗和《石鼓书院记》,后人将此镌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名曰“三绝碑”。
著名地理学家徐弘祖在其《徐霞客游记》中对石鼓的景色有详细描述;万历四十的(公元1612)巡抚记事,观察邓云霄大修书院,以“铸士陶昆”、建有讲堂、敬义堂、回澜堂、大规模、仰高楼、砥柱中流坊、棂星门、风雩、沦浪、禹碑、合江诸亭、其他“殿祠号舍,罔不完葺”,规模极一时之盛,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提学高世泰修葺。青年时的王船山更是多次写诗词颂扬石鼓书院。明朝末年,书院再次毁于兵火。
石鼓书院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阳岳震南天”!

据书院志记载,石鼓书院遭兵火大面积摧毁和大规模的兴复工程就有八次。历史上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清同治十年,也就是1871年。石鼓书院最终毁于日寇的炮火。那场劫难发生在19446月,长沙陷落,日军调集了十几万兵力,长驱南下,直逼衡阳。衡阳守军奋起抵抗,打响了中国抗战史上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最多、破坏最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为了保卫衡阳城,国民政府军和日军激战了四十七个昼夜。日军不间断狂轰滥炸,城内军民死伤无数,整座城市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石鼓书院的楼、阁、亭、祠等摧毁,文物被毁,藏书被烧,宋仁宗钦赐的匾额也不见了踪迹。千年湖湘文脉,从此断绝。
2004年,衡阳人拆除了石鼓书院前面的破旧民房,修建了一个文化休闲广场。书院终于洗尽尘污,重新显露在世人面前。随后,荒废了六十余年的石鼓书院得到彻底重修。朱熹的《石鼓书院题记》被书法家镌刻在一本巨型石书上。青铜塑成的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周敦颐、张栻、黄斡七贤群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合江亭、武侯祠、山门、书舍、碑廊等古代建筑一一得以仿建。唐代至清代的近30处石刻也被整理出来供游人参观。
重修后的石鼓书院于20079月对外开放。整个建筑群为仿清亭式建筑,白墙、黛瓦、深色柱,古朴端庄。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再现了中国古书院的风貌。充分展示了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人文景点。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鼓书院“三绝”声名远播,“三绝”是指重建后的石鼓书院“有书翻不动,有字认不出,有鼓敲不响”。有书翻不动,是指石鼓广场上一本镌刻了朱熹《石鼓书院记》的石雕大书,有字认不得说的是书院入口处的禹王碑,上面的蝌蚪文无人能识,而有鼓擂不响,是指安放在书院内安放的一面石鼓。

沿着一座石拱桥,进入正门,迎面是禹王亭,亭内石碑就是著名的“蝌蚪文”。接着拾级而上,别有洞天,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滋味。到达石鼓书院的二道门,只见门上刻有篆书对联:“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以儒家思想为灵魂的石鼓书院名符其实。继续往上,左右两边出现两个祠堂,左为李忠节公祠,右为武侯祠,再次烘托出这里历史的厚重。接往上行,举目仰望,孔圣人的雕像巍然屹立于眼前,他的背后是大观楼,楼内“书院七贤”的画像依次排列,历代文人墨客的书法诗词点缀其间,一种大雅之感油然而生,透过岁月的沉淀,仿佛看到书院曾经的辉煌。参观完大观楼,即是登高望远的合江亭,合江亭门柱上有一对联:“石鼓双江水,昌黎一首诗”,便是其得名的真实写照。亭内二楼大厅悬挂韩愈先生的《合江亭》木刻诗文。
站在二楼透过亭窗远眺,蒸水湘江汇流处便在眼前,江风拂面,渔船三两艘打渔作业,江边码头繁忙、高楼耸立,好一派湘南名城欣欣向荣的景致。
石鼓书院历经一千二百多年,就像一位历史老人,历经人间沧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弦歌不绝、翰墨流香的昌盛年代,也报偿过满目疮痍的艰难岁月。石鼓书院在孕育的教化育人的优良传统,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以及敢为人先、经世济用的精神特征永远铭刻在文化历史长河之中。品千年湖湘文化,赏三江美景,有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涌上心头。这才参观了网络名博湘南行的第一站,我就被震撼了。
湖湘文化,厚重耐读;
湘南江山,果真如画。

黄胜友20141124日午夜于雁城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石鼓书院【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石鼓广场朱熹《石鼓书院记》的石雕大书【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七贤雕塑【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禹王亭【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禹王碑,上面的蝌蚪文无人能识【黄胜友摄影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鼓擂不响,安放在书院内的一面石鼓。【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圣贤孔子雕像【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望江亭【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李忠节公祠【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武侯祠【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大观楼七贤雕刻【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韩愈的诗雕刻《合江亭》【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书院小景【黄胜友摄影】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石鼓书院,延续着厚重的湖湘文化——【黄胜友图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