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鞍山往事(20)山顶上观风景(东南西)

2020-07-06 12:29阅读:
山的东侧下面,就是原来的鞍山钢铁学院,是鞍山市最高的学府,可能是建国后冶金部建的大学,后来开发商看中这片地,将这里搬迁到迁到千山新区,并且改了个名字“鞍山科技大学”后来改为“辽宁科技大学”,原来在市中心位置的鞍山钢铁中专学校,也合并到这里来了,好像现在是二本大学。原来的钢铁学校中专位置是现在的鞍山家园,而钢院这个位置,一开始的开发商根本没有实力开发,但有高官的亲属关系,因此开发商属于空手套白狼,那里开发建设的并不是太好,本来在山脚下,能够建设的精巧玲珑,可是现在看到的十分混乱,没有品味的楼群。
钢院的南侧隔壁是原来的空军一师的空军大院,那里面我曾进去过,院里景色很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一家住的军队大院,空军一师是保护鞍钢的,国家比较重视的空军部队,曾经在那个年代媒体经常宣传的优秀空军部队,可是在80年代出现过一件一位飞行员架机叛逃挺丢人的事件。2019年我们同学几个到重庆旅行,同行的刘晶,还在重庆遇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同学,她就是空军大院的家属,当时这个大院的家属孩子大部分在第九中学上学。那座中学里,一位教化学的何老师,在全鞍山市都有名气。
南侧大部分都是居民区,没有多少可说的,我家就在南部西长甸区域居住,在东南部是商业区,一座解放商店百货大楼,那时人就不多,马路对面有一座解放电影院,1984年的春节期间我和同学姚斌潘杰在那里看了一部英国格里高利和罗杰摩尔大卫尼文主演的电影《海狼》,当时媒体上宣传这部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后来多年后再看那部电影还是很好看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更加清晰了。格里高利和罗杰摩尔、大卫尼文演绎的那些二战英雄真是很有带入感,里面的德国特务贵夫人,当时看真是性感迷人,最后被罗杰摩尔杀掉,瞪大眼睛看着罗的样子,至今难忘。
还有一次和同学王晓明看了一部谢晋导演的当时非常火爆的《高山下的花环》,一次不太好的观影经历,一是电影院里的音响似乎有毛病,声音本来就不大,前面还有一些小学生包场,孩子们十分嘈杂,电影里的声音几乎听不到。
还在那座电影院里看过《王中王》和一部美国三D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那里看了法国电影《老枪
》,菲利普.诺瓦雷和罗密.施耐德主演的战争悲剧电影,印象深刻的是电影开始时,他们一家三口骑车在山区小路上骑行的镜头和背景音乐(背景音乐被戛纳电影节评为最佳音乐奖),男主人公居中,肩膀上交叉背负一件毛衣,女主人公在右侧,露出灿烂的微笑,那笑容太迷人了。左侧女儿天真烂漫地戴着一副白边大眼镜,一只大狗伴随他们奔跑,阳光在其间一影一幻照在他们脸上,那个镜头非常浪漫舒缓,没有战争多么的幸福啊!这种感觉在后来很多次的山区骑行、开车、步行中都感受到过,尤其是一次在沈阳罗士圈的河边森林小道上和妻子孩子在里面骑行的时候,那种感觉油然而生。
鞍山往事(20)山顶上观风景(东南西)

鞍山往事(20)山顶上观风景(东南西)

鞍山往事(20)山顶上观风景(东南西)

鞍山往事(20)山顶上观风景(东南西)

鞍山往事(20)山顶上观风景(东南西)

那部电影里,第一次知道了罗密.施耐德,虽然那时她已经人到中年,但仍然漂亮性感,后来没多长时间,就自杀了,真是遗憾,电影中主人公回忆的回闪中,她是那么开朗、活泼,现实生活中却是重度抑郁症的患者。而且她的遗产被她的律师和经纪人都划到自己名下,孩子失去继承权利,而后被揭示后,他们灰溜溜地要跑,被法国警方逮捕。再后来国内上映了不少她年轻时的电影《茜茜公主》系列,感觉她真是很美丽端庄,她去世后,法国大帅哥明星阿兰德龙写了一篇怀念文章“别了,我的布蓓蕾”,文章写的真是感人至深,但是后来看到很多评论文章,痛骂阿兰.德龙是“猫哭耗子假慈悲”,罗一生的悲剧都是他造成的。
我家西长甸的西部原来是穿越铁路的两洞桥,1985年的时候,鞍山市政府对那里进行了改造建设,据说一开始的规模很大,甚至要修立交桥,可以说比较超前,但是鞍山有一波通天人物到北京告状,说鞍山市政府大兴土木,结果工程规模缩减,只是建了不少的路灯和转盘广场,当时的路灯建的还是很漂亮的,有一次我和同学王晓明去那里看,远观那些路灯有点像是星星,悬在空中,真挺梦幻的。
可那个转盘广场可是不怎么样,经常发生事故,最严重的一次是建完之后不久,一辆从哈尔滨开往大连的解放牌大卡车,夜晚开到这里时,可能是观望不及时,汽车撞上那个转盘,结果是人仰马翻,车毁人亡,现在那里已经是立交桥了,外地人来有时还有点迷糊,如果在1985年的时候建了起来,可以说鞍山的意识和品位很是超前。
南部没有其他的故事叙述了,那个年代再往南去,过了西长甸再骑行10多分钟,就是鞍山郊区了,接近四方台了,说说西边吧,山脚下很早以前是一片平房,相当于贫民窟,我在鞍山的时候,那里建成了一片小楼房,建设期间我上学路过,看到现场工人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两方爆发冲突,相互打了起来,一位的耳朵都被打豁开了,一位哑巴老工人一直在拦着双方,后来建成后我的同学谢老转家(对不起真名忘了,就记得外号了)就在那片楼里住,我还去过他家。
现在那个地区的楼房已经上升到3.0版了,一片高层住宅拔地而起,但都是平铺直叙形的建筑,没有什么特点,这也是近些年来中国房地产的缩影,我的同事是80年代学建筑结构的,当然也学建筑学,老师给他们上课时,说中国当时的建筑理念是简单实用,不追求造型,这个理念在当今社会还是运行畅通,虽然很多地方的高楼大厦有了进步,但是感觉都没有历史价值,未来经不住历史的考验。
山脚下的马路曾经一段时间里是鞍山的家具市场,各色家具在马路上摆放买卖,当时很热闹,后来家具市场都进楼了,这里被清理干净了。
西边沿马路不远,曾经是鞍山广播电台所在地,我的一个十五中女同学姜学武后来成为那里的播音员,后来电视台成立后又到电视台做播音员,她人长得很好看,但是上了镜头,就失色不少,镜头感不强。
再往西原来也是居民区,后来开发建设成了不少的门市房,也变成了商业区,民国时期国民党驻兵曾经在那里开办了一个国防俱乐部,后来都拆掉了,在那里90年代歌舞升平、声色犬马的年代里,那里的一个歌舞厅楼下,就是一个巨大的娱乐场所,上百的靓女,在里面等待客人挑选,陪喝陪唱,挣点小费,现在都消失了。再往西就跨过铁路,是当年的铁西区了,那边我不太熟悉,没有什么太多故事发生。
在当年鞍山的制高点上,东南西北的风景基本都看到了,实际上都是当年我走到的的地方,无论是在鞍山的时候,还是后来去鞍山出差工作、会友、观光等等活动。鞍山还有两个地方经常去,而且是鞍山的热门旅游点和地标,那就是二一九公园和千山风景区,去那里找寻自己往日的影子。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