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2022-03-29 18:41阅读: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御河中段西侧原为淳亲王府,即后来的英国公使馆。
淳亲王为康熙帝第七子允佑。 允祐于雍正元年(1723)晋封淳亲王,并赏赐此府。
雍正八年(1730年),淳亲王四月卒,时年五十一岁。谥,为:淳度亲王,未得世袭罔替,每次袭封需递降一级。到了第五代爱新觉罗·奕梁(1851—1887年),降爵为奉恩镇国公,府邸被称作“梁公府”。
按大清宗族仪轨,“镇国公”是不能住在“王府”级的宅院里,需要搬迁。咸丰十年(1860),定为英国公使馆馆址。
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通过清廷全权办理外交事务的恭亲王奕忻同意,以每年一千两白银的价格租下梁公府作使馆,并以'该府修理工程甚巨'为借口,未交前两年的租银。
关于“梁公”何时搬出“淳王府”?叙述多为含糊不清。
第一种说法:确定“梁公府”为英国公使馆馆址起,到1861年英国公使入住期间。这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根据1858626日的《中英天津条约》, 有条文“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 的要求。 虽有条文,当时并未及时落实。到了18601024日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之后,加速了英法在京师建公使馆的速度。18613月英国公使正式入住东江(交)米巷的淳亲王府(梁公府)。
pan >我更倾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占北京于186010月签订《北京条约》之后,确定为梁公奕梁搬出“梁公府”的时间。据英法向国内外交部提交的报告都提到为公使馆址为“空置的王府宅院”。法国代表曾要求租用御河左岸“肃王府”被清廷婉拒的理由是“不像淳王府为空置”。
第二种说法:在1860年之前“淳王府”已经“空置”。淳亲王的第五代奕梁(1851—1887年),降爵为奉恩镇国公时只有九岁。“王府级”的宅院不紧张,倒是“国公级”,如:镇国公,辅国公,的宅院比较少,提供一处新的“国公级宅院”也是要花钱修理出新的。如果奕梁袭爵后就搬离“淳王府”,就不存在“梁公府”的叫法。在旧府不急于变主的情况下,原府主留住在原府内是可能的。
镇国公奕梁搬离“淳王府”后,就住进东直门内北新桥王大人胡同的“理郡王府”,与“理郡王”降爵后代的族侄“辅国公”共住一府。“郡王府”比“国公府”的级别要高一些。梁镇国公不会因此感到过于“憋屈”。
梁公府以前毕竟是“王府”,清廷交付给英国人时,也是按照“王府”的级别进行修缮的。
英国人入住后,先后对原“王府”结构作过大规模的改变,特别是1900年之后。
从英国公使馆的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出面东正对御河的公使馆大门外形基本变化不大。大门内为东西向的主道,主道的路北为原王府大门,“歇山琉璃绿剪边五间三启”的王府门,很快改建成敞轩式“迎宾厅”,作为迎接来访嘉宾,举行欢迎仪式的地方。敞轩(王府大门)的北面原设“垂花仪门”,建馆后不久也被拆除,原王府的“银安殿”成为公使的官邸。有关“淳王府”的遗存建筑,已多有介绍,这里不赘述。
在英国公使馆内的老照片中,除“迎宾厅”,即原淳王府大门外两侧的一对石狮,一对上马石,1900年后,在东、西各边上马石和石狮之间又加了一门“大清火炮”外,还有两种石件:日晷和一对门枕石。
日晷最早出现在谢满禄1880-1884年在大清任外交官期间拍摄的相册中,日晷位于“迎宾厅”前(南)、东上马石南边不远处。日晷基座前后被“门枕石”围着。门枕石为螺纹鼓面,是王府垂花仪门常见的形制,应该源自“王府大门”后“垂花仪门”拆除后的遗件。
这两种不同功能的石件在英国公使馆内曾多次移动地方,却总是形影不离。最后能看到它们身影的是1934年拍摄的照片中。
日晷作为古代的计时工具,尽管在故宫内的多处殿堂前都有设置,其装饰象征含义要大于计时功能。
日晷常设置于官府衙门寺观祠庙,在北京王府的老照片中没见过。
由于淳王府内的日晷出现的很早,从摆放的位置看,由馆外搬移到馆内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在“淳王府”内,最有可能摆放日晷的地方是“银安殿”前。银安殿后改成英国公使官邸。由此推想:为方便公使和家眷上下坐轿和马车拐弯,不得不把碍事的日晷搬开。
从此,搬开的日晷和拆除仪门后的门枕石就成了英国公馆内不太待见的“摆设”。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北京东交民巷原英国公使馆内曾有一座日晷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