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北京房山上方山庙宇群分布图》
《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院建筑布局图》
是法国G.Brouillard 1923年绘制作为插图出版。
图中的详细标注是依据1913年一行人实地考察的“考察游记”(后称“游记”)注写。可能原稿注写拼写和位置的微小差异,绘图者在标注这两张图中都出现“疏忽”的现象。加之后来这些寺庙建筑大量毁坏消失,在不断的环境改造中,出现和图中不同的路线,建筑位置和建筑名称。本标注译文尽可能选择原标注的“名称”,即使不同于今天的新名,但并不影响理解。
“上方山庙宇分布图”最大的特征标出近五十处的庙庵寺堂的名称和位置。这在以往的史料中不太多见。其中多处遗迹无人所识,游人罕至,仍有遗存,特别是一些磴道今已废早已淹没在灌木中。该图还标注了等高线,和多处山峰,崖口,溪底和庙宇胜迹的海拔高度,是户外远足者不错的参考资料。
由于绘图是在1913年第一次考察多年后才绘制完成。在1913年考察时一些地方已是废墟的小庙,后进行精准绘图时几乎很难找到遗迹。所以图中有多处只画了建筑标记,并无编号说明。我依据1913年的“游记”叙述,尽可能依据周围庙庵,推算出“可能遗迹”的名称,有可能出现“上下左右错位”,一般情况这种“推算”的庙宇名称在“主要登山道”的大致位置还是准确的。
图中“白底红字”编号是在原标号上加的“着重色”,与图右原标注对应。(可与所附原图局部图比较)
如编号和标注同色,表示原图“漏注标号”,如“欢喜台”“华严洞”等。
图中无标号的标注是“推算名称”,依据“游记”记录注写。仅供参考,如:听梵桥,焚化场。
下面作一点具体说明:
4的“发汗坡”(原称“筏汉坡”)标注位置容易引起误解,今天去过的人都知道,它应该在“土地寺”(土地庙)南边的主道上。从读“游记”看,发汗坡是一条沿山沟顺山势依地形修建的曲折盘旋的山道。尽管图中沿溪流的“山道”画的比较值,而山溪水大时,肯定走山道。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发汗坡在这处“山坳”点拐了个大湾,又入主道,过“土地寺”,直上“云梯”。也就是说,当时在发汗坡并无“便道”供香客去往“欢喜台”。必须先登“云梯”才可到达。
在图7云梯庵的“山溪”东,我标写“云湫”。“游记”中有段记载:看远处有一线高山飞泉自云中而落,入小潭,而被称作“云湫”(Yün Tsiu)。图中标注的是大致位置。
图例中有“标9”和“标10”。而绘图中无这两处标写编码。
9 为“争业堂”(Tcheng Ye Tang),无论从堂名和实际都无法解释该堂建在这里的意义。我估计是明大太监冯保兴修的“静夜堂”,离仍是冯保建的“云梯庵”很近。
10为“欢喜台”。今天的“欢喜台”在“发汗坡”之前,而不是出了“云梯庵”之后。这也是令人困惑的地方。
在地图中并无标号。标9和标10具体位置难定。
我试图从“游记”中寻求答案:(凡引号句首为译文)
……云梯顶为一小庙,明太监冯保建,内有一明万历四年冯保碑;一明成化二年重修兜率门碑;另有二清光绪年立小碑。以前出“云梯庵”有两个门,今只留一出口。(批:可能早期在云梯庵内有一个登左山的和一个继续前行的门。估计登山门因过于险峻而关闭,欲登左高者须从继续前行门外寻岔道绕行。)
……离开“云梯庵”后继续往上攀登,沿崖璧陡阶蜿蜒前行,在一崖壁有一处占地面积很小的“建筑废墟”,这就是“静夜堂”。这里的视野很好,尽赏山谷美景。由此继续登山,山道明显平缓的许多。很轻松来到一座平台,名叫“欢喜台”,离开欢喜台,沿台边激流溪边缓道,可继续上行……
……离开云梯庵后还有一条下行的山道,直通“兜率门”,又称“红门”……(批:由此看出离开云梯庵后有两条道。)
…… 从“十方院”向西南方向,绕过一座祭奠小屋,是天开山一带高僧“神栖之所”的“塔院”…… ,塔院背后的的山崖下有些小屋废墟,据说是“隐修室”或“结庐”……
……离开塔院不远,路右为昔日“焚化场”。继续前行,不久可见路右是一片废墟,其中一处门楼依存,上镌“云萃庵”。绕过一处凸岩,就是“华严洞”……
通过以上文字可以推断:在“云梯庵-欢喜台-华严洞”之间有一条登山道。
由此我在图中注上推断的名称,供参考。
这里我再补充几句。我曾见过早年西方在京洋人有关“上方山塔林无元朝僧人墓的”探讨文字。
其中就提到上方山的僧人墓葬制度的形成。大致观点如下:
早年上方山僧人喜欢火葬,结果造成大量的山林古树被砍伐,使得居住地环境常被山洪摧毁。有僧人提出“土葬”,因土葬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占用土地,攀比风使得墓地占去活人的大量生活空间。后来又提出新的措施,塔墓葬必须是“厝葬”后的结果作决定,即:僧人圆寂后,放入“修炼密洞”(也可放入瓮内入洞)封闭洞口,即为“厝葬”。三年开封,如肉身不腐,或贴金供奉,或重着新衣入缸塔葬。若开封后只遗骸骨,选一块放入小坛内,入师傅墓前地室内“神栖”。其余焚烧,焚烧处即是“塔院”后面的“焚化场”。辽金时期僧人修行高德多。依然行此仪轨。元代佛教多为“藏密”,喇嘛不习惯“肉身不腐”的修炼,所以不来“上方山”,也就少见“元僧墓塔”。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不得而知,且一听了之。
在塔院后面,“焚化场”边山谷内有“崖室”“石屋”“窟洞”,其中有为师傅守孝的“结庐”,也有个人修炼的“密室”,也有“厝葬密窟”。据说“云萃庵”附近有地如“安乐堂”,容纳老年度牒游僧来此安度余生。
图中有San Lien Fung 位于云水洞的东南方向,不知准确的中文名。发音参考:三莲峰,参莲峰。
图中有两处“大悲庵”:一处位于“兜率寺”西侧(编号35),一处位于“云水洞”入口处。
图中有标注编号24,图例中无24注释。位置在“胜泉庵”(又称“圣泉庵”)南,退居庵的东南。不知标24为何处遗址。
在“大慈悲观音殿”和“地藏殿”之间有一座小桥横跨的山溪,该桥名“听梵桥”。“游记”称:山溪激流轰鸣,两岸寺院流派不同,梵音各异,诵、唱、钟、鼓、罄、鱼此起彼伏,忽隐忽现,忽生隐林的感觉……
《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院建筑布局图》
图内的建筑和石碑数据均来自1913年的考察记录。绘图时间为1923
该图绘制的比例准确,标注详细。其中一些石碑香炉存留至今。
佛殿内释迦像三尊为大塑像。前面五尊为小塑像。
大钟楼“千手千眼观音”为大像,“观音大士”为小像。
图中斋堂,今人多称“五观堂”,为僧人与“挂单留宿者”用餐的地方。
“游记”中介绍兜率天宫是“经堂”,无具体注说。
挂有“严庄恒色”匾额院可能是“祖师院”。“不知名大佛像”估计是“大日如来”,该像为大塑像,前面为小塑像。院中光绪年铁香炉今依存。这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小院,早期来此游览的洋人多下榻于此。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