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高官溯源——枣乡纪程(41)

2022-12-31 08:14阅读:
高官溯源——枣乡纪程(41)
高官溯源——枣乡纪程(41)
(高官风光)
有朋友问:“天天看你说高官,高官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本来应该对朋友有个交代的,是我疏忽了。
来高官后,通过查找资料,走访老乡,对高官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兹补述如下:

高官乡位于河北省献县县境东部,距县城33千米,沧州市西40 公里处。北距北京255千米,西距石家庄200千米,东北距天津150千米。滹沱河故道横卧南部。石黄高速、307国道横穿过境。乡政府驻徐留高村,辖21个行政村。面积115 平方公里,耕地11.3 万亩,人口 5.1 万人。
它的历史沿革是:1958年属淮镇公社,1961年析建陈高官公社,1981年改称徐留高公社,1984年改徐留高乡。1997年,辖徐留高、郭尚庄、刘尚庄、李尚庄、学礼村、崔尚庄、支家坞、卢屯、唐庄子、刘庄子、前孟
村、后孟村、柳高官、齐高官、大许村、徐村、西高官、陈高官、蒋高官、郝高官、南韩村21个行政村。后更名为高官乡。2020年7月,高官乡撤销设立高官镇。
高官镇是沧州金丝小枣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烂枣病的肆虐,金丝小枣日渐式微,农民企业家解巨胜通过深入调查与查寻,发现了濒临灭绝的古老品种“仲思枣”,与河北省枣树研究所合作,研发培育出了雨帅牌“仲思枣”,并获得了国家专利。2014年,成立了以解巨胜为首的高官红红枣种植合作社,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与推广。现在,该合作社已经成了全县红枣业的一面旗帜。
关于“高官”名称的来历,我也做过一番调查。据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曾经路过高官,中午在一家饭店打尖。店家看出此人不是寻常人,等乾隆吃完了饭,就问起他的身份与来历。乾隆没有直接回答,在饭店点菜的纸上写下“高官”二字,哈哈一笑,扬长而去。等店家醒悟过来,乾隆早已不见了踪影。店家把写有“高官”二字的那张纸赶紧珍藏起来,并把“高官”两个字刻成匾额,张挂在店里。南来北往的人们见了,就把这个地方称为“高官”了。据说,有人在文革前还见过这块匾额,经过十年浩劫,匾额也不见踪迹了。
对这个传说,我有点怀疑。因为乾隆下江南走的都是水路,高官距沧州百十里路,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轻易到这里。作为一种传奇,在此聊备一说。有资料说,在汉朝的时候,高官称为“诰官”,后习称“高官”。这是一系列“高官”——柳高官、齐高官、西高官、东高官、陈高官、蒋高官、郝高官、徐留高(徐高官、高高官与留堡驻三个村的合称)等村名的由来。
其他村名字的由来,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比如一系列的“尚庄”,原名尚书庄,以献王刘德在此整理校正《尚书》而得名;五代时,为五朝宰相冯道的庄园,后因冯道衰败,改名“尚尔庄”。“尔”取《诗经》字义,兴盛之意。“学礼村”,原为献王刘德研《礼》的地方,由著名学者戴圣为首在此校注《礼记》,当时称为“学礼院”,后改为“学礼村”。“支家坞”,系西汉元鼎三年(公元1403),汉武帝在河间国兴建军事坞堡,此为著名的四大坞堡之一,因多支姓而得名;其他村名也各有来历。
高官历史上也是名人迭出。沧州金丝小枣的“始祖”刘仲思,相传就是高官人。它所培育的“仲思枣”为宫廷贡品,被誉为“仙果”,并被大医学家李时珍写入《本草纲目》;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闫韵声,是六七十年代享有盛誉的沧州红鹰梆子剧团的创始人,他就是高官镇支家坞村人;学礼村的陈鉴修,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的第一批会员之一,他的书法宗颜真卿,浑厚而圆润,朴拙中透着灵动,在沧州久负盛名。
总之,高官是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它的发展潜力也很大。期待它在今后的时代里发展得越来越好。
2022,12,30.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